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CPⅣ轨道基准网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CPⅢ轨道控制网的轨道三维检测系统对计算轨道被检测点坐标与轨道中线坐标较为复杂,检测精度不够高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高精度CPⅣ轨道基准网的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检测系统采用双全站仪的轨道检测小车直接捕捉CPⅣ基准网棱镜,消除CPⅢ轨道三维检测系统对全站仪进行设站所带来的繁琐与误差,并通过欧拉角与刚体运动规律的原理简化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出轨道被检测点坐标与轨道中线坐标,CPⅣ轨道三维检测系统显著提升了轨道的检测精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分析轨道不平顺的类型、动静态检测的不足、动静态轨道不平顺的差异和快速条件下轮轨作用的特点,提出了深化快速区段轨道动态质量控制的一些想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轨道扫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杰 《中国铁路》2001,(12):56-57
介绍了电气化工程局从澳大利亚引进的SY00970试验车轨道扫描的工作原理、特点、扫描对象及系统构成等。  相似文献   

7.
轨道视频检查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轨道视频检查系统研究中的一些相关技术,并对ENSCO公司的VSI系统作了简单介绍,为我们研制自己的轨道视频检查系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长波长轨道不平顺检测中的数字滤波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和比较了目前较为成熟的轨道长波长不平顺的检测方法,尽管随检测原理的不同,各国的轨检系统采用的处理方法相关很大,但其共同点是均离不开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从而保证系统有良好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相似文献   

9.
10.
轨道质量指数在济南铁路局线路维修工作中的实践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道建筑》1994,(11):27-31
济南铁路局1991年起开展采用了轨道质量指数(TQI)指导线路维修的探索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轨道进行科学管理,重点突出地安排计划,显示了投资效益高,线路质量均衡等优点。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和提高人员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11.
12.
轨道检测系统主要检测轨道几何尺寸偏差,包括轨距、轨向、高低、水平、三角坑的几何不平顺。通过对轨道的周期性、全项目的等速动态检测,全面掌握线路质量状态,指导养护与维修,保障行车安全。我国的轨道检测技术在发展中不断进步,检测设备为第四代和第五代轨道检测车。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轨道检测车——GJ-4型轨道检测车,最高检测速度160km/h;以引进技术为主的第五代轨道检测车——GJ-5型轨道检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德国RAILCHECK光电式自动化钢轨检测系统的结构原理、特点以及在轨道检查车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GJ-4型轨道检车检测系统组成、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阐述了GJ-4型思检车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字滤波技术在轨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概述和总结了数字滤波技术在国外一些轨道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特点,着重分析了应用于我国轨检车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数字滤波技术,特别是基于数字移变滤波器设计原理,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行方向影响检测结果的机理及消除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各轨道检查项目的重要性及其检测现状的分析,提出轨道检查车应增加的一些相关检测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轨道静态精密检测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轨道静态精密检测直接服务于轨道精调作业,是确保轨道高平顺性的关键施工环节之一。结合国内多条客运专线轨道静态精密检测的实践,探讨了轨道静态精密检测过程中的一系列精度控制措施,同时就绝对平顺性与相对平顺性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相对平顺性提出了一种简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综合检测列车检测数据指导工务维修是高速铁路维修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轨道检测波形图的分析可以掌握轨道不平顺的状态,方便快捷地查看波形可以极大地提高轨道不平顺分析效率.本文介绍了轨道检测波形综合展示分析软件的研发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轨道刚度检测是识别轨道弹性不良区段,评估轨道、桥梁和路基等结构动力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解决现有轨道弹性状态检测方法在检测效率与检测投入之间的不平衡,基于周期性动静态检测数据,提出基于动静态轨道几何不平顺差异的轨道弹性状态检测方法。此外,为解决弹性不良区段静态调整与有载不平顺不匹配问题,充分发挥动态检测数据的作用,提出基于动态数据的轨道弹性不良区段平顺性调整方法。通过刚度加载车试验和现场复核验证基于动静态高低不平顺峰值差来评判轨道弹性状态的有效性,在分析11条典型有砟轨道线路的动静态高低不平顺差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动静态高低不平顺差超过2 mm的区段即可以判定存在轨道弹性不良病害。基于某条弹性不良线路区段的动态检测数据,采用本文提出的平顺性调整方法指导人工起道作业,结果表明动态高低不平顺幅值和标准差分别降低42%、51%,波长为32 m的周期性不平顺特征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钢轨应力及其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