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通航服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船舶通航服务(VTS)工作方式正在快速地向船舶通航管理(VTM)的方式过渡。虽然对这种发展趋势,还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VTS由船舶的服务角色逐渐变为船舶的管理角色已是大势所趋。根据IMO和IALA组织给船舶通航服务下的定义,可以将VTS功能延伸为船舶通航管理。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海上船舶与岸上VTS中心的相互关系问题;介绍了目前航运界对发展船舶通航服务的几种不同观点;对船舶通航管理可利用的技术和VTS的资格认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探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船舶通航服务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董召溪 《世界海运》2022,45(1):48-51
近年来随着进出港口船舶数量逐年增加,船舶交通管理(VTS)中心接收船舶报告的数量也显著增加.以山东烟台港区船舶进出港报告情况为例,分析当前VTS船舶报告制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一定条件下针对进出港口频次较高的船舶豁免部分甚高频(VHF)报告,旨在提高VTS服务质量,保障VTS覆盖区内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3.
信息服务(INS)作为VTS基本功能之一,是指保证船方做出航行决定时能及时获得必要信息的一种服务。同时信息服务也是占据VTS值班员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信息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船舶航行安全与通航效率。本文以青岛VTS为例,在分析影响船舶通航安全部分因素的基础之上,从VTS值班员适任度等具体方面阐述了VTS如何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使船舶在VTS覆盖区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及时获取必要信息,确保船舶航行安全与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浙江沿海航路及其安全影响因素,借鉴国外海事监管的一些做法,从海事巡航监管、分道通航制、VTS监控、船舶通航信息发布渠道等方面对提高浙江沿海航路海事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s,VTS)管理决策与人机交互智能化的不足,以态势感知理论与可视分析技术为手段,设计基于可视分析的VTS监管水域船舶航行风险态势感知认知框架,分析基于时空数据挖掘的船舶航行风险态势评价方法、船舶航行风险不确定性预测模型及VTS管理人员决策多维参数可视化有效算法等关键技术,通过系统评估方法开展可视分析系统验证与改进。研究结果表明:借助可视分析方法,该系统可实时监控水域中的航行风险演化,保障安全通航,为航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对未来研发VTS智能化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黄大贤 《珠江水运》2014,(19):13-14
我国的VTS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建设初期、快速发展和普及阶段。目前,VTS正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跨越,并逐步进入大数据时代。VTS诞生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全方位管理,可以对区域内船舶动态和通航秩序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同时管理水域扩大,由港区向外海扩展,尤其是融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后,管理范围进一步向外海区扩展,可以达到对领海水域,甚至是专属经济区的船舶动态监控,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海事机构指挥中心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中心主要采用的3种模式运行的现状,分析其优缺点,并结合海事机构人员编制、通航环境、管理对象、监控重点以及船舶航行规则等,指出这3种运行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运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尧乐 《海运情报》2004,(3):21-22
现在,马六甲、新加坡海峡采用强制船位通报制度,通航船舶必须与VTS(船舶交通服务系统)作业人员进行交通通信。  相似文献   

9.
日前,中国海事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加强VTS运行管理工作:适时修订和完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实施细则》和《VTS用户指南》,重点是核定“VTS覆盖水域”范围。结合重点水域的分布情况合理划分VTS监控区域,为VTS中心配备足够的、合格的VTS操作人员。加强对禁航区、警戒区、船舶交通流密集区、锚地、桥梁两侧等重点水域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
沈祥法 《中国水运》2005,(11):32-33
第一个长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下称长江VTS系统)是1996年首先在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建设的南浏交管系统。自1998年正式运行以来,特别是在江苏定线制实施的基础上,VTS系统雷达覆盖水域的通航秩序明显改善,船舶违章率和事故率明显下降,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