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武广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广(武汉-广州)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及其可行性、跨线列车的开行方案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武广客运专线采用本线列车和跨线列车共线运行、跨线列车采用动车组和普通机车牵引相结合的多种速度组合的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跨线列车合理始发范围的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既有线旅客列车合理始发范围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同余理论,针对客运专线开设垂直矩形天窗时跨线旅客列车合理始发范围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上线列车、下线列车、既上线又下线列车及多次上线和下线列车的合理始发范围确定方法,并应用算例说明了其求解步骤,对跨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和日常旅客运输组织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客运专线运营初期采用本线和跨线列车共线运行的多种速度组合的运输组织模式下,分析计算不同方案下旅客列车的扣除系数,探讨通道分工方案对既有线和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一些通道合理分工问题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陈慧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15(5):20-22,31
在高密度、高速度行车条件下,综合维修天窗开设方式和维修时间的确定对客运专线的通过能力、行车组织方式有很大影响。文中对“单线隔日维修型”这种天窗形式进行分析,通过模拟铺画列车运行图,分析“单线隔H矩型”天窗对客运专线跨线列车行车组织所带来的影响,讨论不同天窗形式相互衔接对跨线列车运行线铺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轨跨线运营可减少乘客换乘,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以企业车辆使用成本,列车运营成本和乘客出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跨线列车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以列车发车间隔、满载率、可用车辆数为约束,构建跨线运营模式下的运力配置模型,结合算例提出判定跨线运营模式适用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实施跨线运营线路需具备一定的冗余能力,其实施效果依赖于跨线客流强度、接轨站的换乘条件、行车组织等多个因素;同台换乘易实现跨线运营,因线路通过能力和可节省的换乘时间都有限,高峰期实施跨线运营优势并不明显;与单线独立运营开行方案相比,实施跨线运营可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和乘客出行成本,且随着跨线客流强度的增加,成本节约效益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既有复线区段快速列车越行站的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列车越行方式的产生条件,详细分析了既有复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而中间站配线数量不变时,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建立了快速列车越行站布局的概率模型。并以京广线和京沪线为背景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我国既有复线快速列车越行站分布和站线配置的一般原则和结论。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列车经济合理开行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客运专线列车开行距离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阐述研究客运专线开行距离的思路与方法,综合考虑运行速度、综合维修天窗、市场竞争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分别计算出旅客乘车疲劳适应距离及动车组安全检修距离、客运专线列车最大开行距离和竞争经济距离。最后确定客运专线经济合理的开行距离。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列车的控制模式与普通铁路的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普通铁路列车牵引计算模型不适于客运专线。论文在对客运专线、普通铁路及地铁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自动恒速的列车牵引计算的模型与算法。将列车运行过程分为起动和牵引加速过程、恒速牵引过程、调速制动过程及进站制动过程四部分,对各部分分别建立了计算流程。最后对照非恒速牵引计算模型,测试了所造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速铁路目前还处在建设阶段,还没有形成网络,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为高速列车和动车组列车共线运行,鉴于其该模式对区段通过能力等条件的要求,对高速铁路的站间距离进行了分析,主要从通过能力、动车组列车旅行速度系数、扣除系数均衡性,列车间隔等角度对高速列车和动车组列车共线运行时越行站间距的取值进行分析,同时从列控系统,以及最小曲线半径的角度对高速列车和动车组列车共线运行时的速度匹配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列车风载是临近高速铁路建筑物设计和确定相关建筑限界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采用三维不可压缩势流模型和面元法,对高速列车通过时作用在跨线天桥表面上的气动压力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高速列车通过时跨线天桥表面受到空气压力波的作用,压力系数的波动范围为-0.135~0.095.文中还分析了跨线天桥上压力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岩石滑移面上的应力进行分析,说明形成滑移面破坏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对随机性的地质参数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分为两类:居民区过街设施与商业区过街设施。作者重点对路段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三种过街设施进行了行人通过量、车辆通过速度的交通调查和问卷调查,对各种过街设施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建筑种植屋面的构造特点及不同季节下种植屋面与大气环境的温度关系,阐述植被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能够保温且保持水分的特性,植被混凝土的厚度、养生时间、喷射施工方法、力学强度等技术指标要求,为以后植被混凝土在建筑绿化上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依据G315路基水毁的主要概况,设计了路基水毁防护工程试验模型,提出了砂枕(无纺土工布)、土工格笼2种防护型式,对比了2种防护型式的防冲效果,得出土工格笼更适用于G315国道的水毁防治,为路基水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参考型式。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汽车故障分类、引发原因、基础,并提出了几种诊断方法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众多的信息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生产流通企业纷纷开展电子商务。根据近几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中小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特征,并提出广大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增值服务,进行业务的深度整合,理性思考自身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化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地位,描述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综合治理的相关对策,作为改善环境影响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随着船舶大型化、多样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引用的航道宽度设计和评价标准已经不能充分满足航道设计和评价要求.基于船舶操纵模拟试验的航道宽度的确定方法,相较于其他航道宽度确定方法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刘亚光 《辽宁交通科技》2014,(2):102-103,106
分析了沥青路面产生坑槽的原因,提出坑槽的处理方法、防治措施及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气垫船登陆海洋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气垫艇登陆海洋环境效应的深入研究,分析了海洋环境对气垫艇海上航行以及上陆的影响机理,构建了气垫艇登陆海洋环境效应模型,有效地保障了气垫艇登陆行动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