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柴油机连杆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到柴油机连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原因,采用化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硬度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杆金相组织严重混晶和硬度偏低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使连杆小头内孔表面产生了咬伤沟槽和微裂纹,咬伤沟槽区在汽车运行中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最终导致柴油机连杆早期疲劳断裂。本文对断裂的柴油机连杆进行了失效分析,找到了连杆断裂的主要原因,从而为连杆的生产工艺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有一台德国ALFING公司生产连杆的精镗设备,该设备采用静压主轴镗头加工发动机连杆大.小头孔.并且其主轴内孔带有刀具自动补偿装置.用该设备加工连杆.小头孔圆度能达到0.003 mm.大头孔圆度达到0.006 mm以内,粗糙度R80.8 um.尺寸加工精度IT5级.公司于2002年投产,现在出现了连杆小头孔圆度超差0.007~0.008 mm.且内孔尺寸X轴和Y轴不一致出现椭圆的问题.经多次调整,圆度均无改善.  相似文献   

3.
在更换连杆铜套时,由于连杆小头内孔磨损、经常发现铜套在连杆小头孔内松动。一、铜套在连杆小头内孔松动的原因1.换装新铜套时,由于方法不当,使铜套产生变形。装配后没有达到规定的配合标准; 2.有些配件厂生产连杆,小头内孔两边不做倒角。装配新铜套时,锋边将铜套外径刮掉一层铜屑,使铜套外径变小,装配后达不到配合标准; 3.铜套内孔和活塞销配合间隙太小或在运转中缺油,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润滑不良易导致气缸体与活塞"抱死",且曲轴连杆小头与活塞销之间也会严重"卡死"。在维修此类故障时,活塞销被拉力器强行拉出后,曲轴连杆小头的内孔会产生凹凸不平,新的活塞销难以顺利从中穿过。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笔者巧妙地利用电钻这类工具,快捷高质量地将曲轴连杆小头修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康明斯公司解决现场质量问题七步法在NH连杆在小头孔中心线平行度超差问题中的具体运用,按七步法的工作步骤找出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实施永久性解决措施使NH连杆回用品率下降,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厂在135柴油机连杆生产中,精镗连杆小头轴承孔是以连杆大头一端面和小头孔定位的(定位插销插入小头孔,压紧后即拔去),压板压紧大头另一端面,小头外圆处由上,下两只辅助支钉支紧如图1。由于其定位和夹紧方法不合理,以致产品质量一直存在问题:即小头轴承孔与大头轴承  相似文献   

7.
连杆螺栓在运行中断裂将会产生严重的捣缸事故,它不仅造成打坏缸盖、缸套,使连杆变形弯曲,甚至还会造成捣破机体、折断曲轴等重大经济损失。为避免连杆螺栓折断而产生的捣缸事故,使用维修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连杆螺栓在发动机运行中承受很大的交变冲击载荷,是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它是用优质合金钢经调质处  相似文献   

8.
日本三菱汽车厂生产的4G33发动机,装用于 L300型四门九座旅行车和三(或四)门六座工具车。这种发动机的活塞连杆组合件在结构上与一般发动机上的有所不同。其活塞销拆装方法根据活塞连杆组合件连接方法的不同,活塞销一般也可分为两类:1.浮式活塞销。活塞销既不固定于连杆小头,又不固定于活塞销座。为了防止销的轴向窜动而在活塞销座的两端用卡环予以轴向定位。这样,活塞销在连杆小头及活塞销座中都能自由转动。2.固定式活塞销。这种活塞销,与活塞或连杆进行固定配合。当活塞销固定于连杆小头时,一般在连杆小头制有锯槽,用锁紧螺栓扣紧。因此,活塞销只能在活塞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柴油机连杆小头衬套松脱问题,提出2种连杆小头结构改进方案,分别从安装状态的衬套背压、工作状态的衬套滑移以及小头内孔变形三方面研究关键参数及敏感区域对结构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衬套壁厚、增大连杆小头支撑刚度可有效增大衬套背压,减小内孔变形,降低衬套由切向力所导致的滑动风险。  相似文献   

10.
CG发动机为使活塞销在工作状态下能自由旋转,磨损均匀,活塞销与活塞销孔、连杆小头的配合一般采用全浮式,这样当活塞销在销孔中有一定轴向间隙时,活塞销将撞击活塞销挡圈发出"哒、哒"声,为减轻发动机异响应对活塞销轴向间隙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1.
4102ZQ柴油机连杆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有限元法对 410 2ZQ柴油机连杆两种设计方案 (单油孔和双油孔 )的主要部位的应力、连杆大头内孔和小头内孔纵横向的变形进行了对比研究 ;根据VonMises屈服条件对连杆进行了疲劳强度校核。结果表明 ,两种方案均可满足 410 2ZQ柴油机增压的要求 ,双油孔方案优于单油孔方案。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胀断连杆的发展现状及对材料的要求,对比了中碳非调质钢36MnVS4和46MnVS5金相组织及合金元素的差异,探讨了36MnVS4连杆断口不齐等缺陷的原因,并分析了各合金元素含量对新型胀断连杆材料46MnVS5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6MnVS5微观组织结构成分分布更均匀,在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等方面具有更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最后对胀断连杆未来锻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连杆采用高强韧性球墨铸铁制造,介绍了采用小子样升降法试验该种发动机球墨铸铁连杆疲劳强度的方法和结果,预测了不同存活率下连杆的疲劳强度,分析了疲劳断口特征,指出渣,气孔和疏松等铸造陷是造成连杆失效的主要原因,如不存在铸造缺陷,疲劳裂纹起源于工字筋中心的显微疏松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柴油机连杆在疲劳强度验证试验过程中发生的螺纹底孔位置断裂失效故障,进行了连杆试验载荷、材料性能、宏观断口及结构应力分析,指出了螺栓孔底部过渡尖锐造成应力集中是导致连杆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连杆螺栓孔结构改进设计方案,通过结构应力仿真、疲劳强度仿真分析以及疲劳试验验证,结果均表明结构改进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
《JSAE Review》2002,23(1):101-104
The fracture splitting method used with connecting rod (C/rod) is attracting attention as a mechanical method that can reduce production cost by decreas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this method, powder metals and forged steel (C70S6) are generally used. These materials are superior in fracture splitting properties, but inferior in fatigue strength and machinability. Therefore, the authors developed microalloyed steel for C/rod which has high fatigue strength and machinability, and started the mass production of fracture splitting C/rod using the steel.  相似文献   

16.
研究开发了斜切口连杆裂解加工工艺:先对粗加工后的连杆整体断裂剖分,再利用断裂面的啮合特性实现连杆体/盖结合面的全方位定位;采用C70S6非调质钢楔横轧制坯、热模锻压机成型,锻后强风+空冷处理,得到珠光体加少量铁素体组织;采用国产CSE—400型裂解机床进行定向裂解,调整"背压"保证断裂面质量并减小大头孔残余变形。实践表明,采用该项新工艺可节约设备投入、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产品制造精度高,重复定位精准。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连杆小头与活塞销轴承润滑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活塞连杆弹性流体动力学润滑(EHD)模型,研究了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轴承的润滑特性。首先建立了活塞销、连杆及活塞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自由度缩减,然后建立了连杆小头轴承EHD仿真模型。通过分析连杆小头轴承油膜厚度、油膜压力、粗糙接触压力等轴承润滑特性参数,研究了不同配合间隙、活塞销和连杆小头刚度匹配等参数对润滑的影响,分析了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连杆小头衬套异常烧蚀的故障原因。结果表明,活塞销与连杆小头刚度匹配、连杆小头间隙对连杆小头轴承润滑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机械拉杆式"制动结构三轮摩托车"自制动"现象的分析,将行车制动系后摇臂末端销轴孔中心的运动轨迹,拟合成固定圆心和半径的一段圆弧,后拉杆前端设计在该圆弧的圆心上,并使后拉杆末端始终在该圆弧上运动,从而有效解决了"自制动"问题,为其他"机械拉杆式"三轮摩托车"自制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470Q汽油机连杆进行设计,首先根据连杆的工作条件对连杆进行了方案设计,包括材料和结构型式的选择,连杆长度等基本参数的确定;然后利用经验公式及经验数据对连杆组进行了结构参数确定,包括连杆体、小头衬套、大头盖和连杆螺栓,并对所确定的参数进行了刚度和强度的校核计算,确保连杆的机械负荷在许可范围内;最后利用AutoCAD对连杆进行了详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8V柴油机连杆小头轴承润滑及结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8V柴油机由于润滑不良和背压不足导致的连杆衬套磨损和松动的故障,借助仿真手段,提出改进连杆衬套油槽结构及增加衬套厚度的方案,以达到改善轴承润滑状态并提高连杆衬套背压的目的。通过连杆小头刚度对比分析校验了改进结构刚度,最终方案经500h台架耐久性试验表明故障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