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路公安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对提高铁路公安快速反应能力,保卫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针对铁路公安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信息传送模式以及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案作了详细的介绍,该系统已于2000年投入使用并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
周华国  虞卓  曾学贵 《铁道学报》1998,20(4):98-105
环境保护是人类在进入21世纪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使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有必要在铁路选线设计中进行周密的环境考虑,进而用环境因子来进行铁路选线方案比选。本文从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内容出发,总结出9个主要评价目标,并对目标进行量化,最终提出了铁路选线方案比选的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方法,并通过了实例的检验。此外,本文还提出了铁路绿色设计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3.
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在京津城际铁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运行必须安全、高效、舒适。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保证京津城际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自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在发生大风极端天气时,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及时报警提示列车降低运行速度,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我国铁路客票预售系统总体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票计算机预售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铁路客运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铁路客票预售系统的总体考虑,着重阐述了该系统设计和建设应遵循的原则,系统目标、结构以及实施的设想,并就系统实施的必要条件及客运组织方面的改革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建设取得的成就,提出了2001年实现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目标及任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通信在铁路安全与效率方面的角色也变得日益重要。铁路过去依赖不同的技术系统来满足通信的要求,现在也逐步转向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将来会越来越多的选择GSM—R(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列车的安全运行,建立车内和铁路调度控制中心系统,并且和紧急救援部门实现互联。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GSM—R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GPRS技术的引进使IP业务得以顺利引入更为广阔的移动市场,使移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朝未来的全IP网络平台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连网方案,使计算机水平考试系统能够在网上正常运行.作者系统地介绍了铁路财会人员计算机水平考试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功能体系结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CTC系统的应用,能够使调车作业跟列车作业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冲突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实现对调车作业的有效控制,促进国内铁路的运行管理水平得以显著升高。但是目前的CTC系统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主要就对国内铁路CTC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借此来促进CTC系统应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铁路线路方案多目标决策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铁路线路方案比选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决策分析原理建立了铁路线路方案多目标决策系统,并以洛阳-湛江铁路通道方案比为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征文通知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是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自1996年开始建设,目前在全路建成铁道部客票中心一个,地区客票中心18个,计算机售票车站2100多个(其中1200多个车站已实现联网发售客票),全路已有10000多个计算机售票窗口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1.
快速、舒适和安全是铁路高速运输得以实现的3大要素就轮轨系统运输而言,由于列车与轨道的相互作用.势必会引起轨道几何形位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使其与设计线形产生误差出现轨道几何不平顺.反过来又会影响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提供运行速度快、安全可靠性高及乘坐舒适度良好的轨道,是高速铁路轨道管理的最基本目标。其中.安全性和舒适度又是实现高速运行的两大支柱。现介绍轨道不平顺对安全和舒适度的影响.并结合客运专线的设计标准对轨道的平顺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1国内外研究现状GSM-R系统应用起源于欧洲铁路,我国21世纪初引入这一系统,特别是在高速铁路上,作为指挥高速列车行车及调度的无线通信系统。GSM-R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系统状态进行检测是不可或缺的。对GSM-R系统的检测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高铁线路GSM-R通信系统建设完毕开通运营前,  相似文献   

13.
欧洲议会颁布的CENELEC系列标准文件及安全指南基于全局安全目标来量化铁路运行的可容忍风险,并希望据此确定相应控制系统功能及部件的安全需求.本文基于单一的随机Petri网,通过对系统自身运行的动态特性及所有影响系统运行风险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层次化建模、风险分析及危险分析,实现了这一目标.在本文的建模方法中,通过对运输工具的动态运行操作过程、控制系统功能及功能可靠性的建模和仿真实现了风险分析;对动态运行过程、功能执行部件及部件可靠性的建模和仿真实现危险分析.本文以磁浮列车超速安全防护过程为例描述了详细的运输系统建模、分析及仿真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单一的随机Petri网可以用来实现全局安全目标到系统功能部件可靠性的全面分配.  相似文献   

14.
以监控铁路自动售票系统运行状态,提供可靠的预警报警机制,提高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为目标,提出铁路自动售票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系统分车站、铁路局、铁道部三级部署,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预处理、监控管理3个子系统。数据采集完成对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进程、售票终端进程、网络状态等关键资源和环境数据的收集;数据分析和预处理完成数据的解析和规范化,并设计故障预处理流程;监控管理实现状态监视、系统控制、统计分析和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5.
车站、隧道和住宅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对内燃牵引动力提出更为严格的准入标准,因此,在这些区域运行的内燃牵引车辆需要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介绍MTU公司和德国铁路(DB)进行的一项旨在为铁路客运中长期运营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带来益处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试验,该系统可节省燃油25%,并能实现列车在车站区域的零排放运行。  相似文献   

16.
王建 《铁道工程学报》2006,(5):14-18,24
研究目的:铁路系统设计因素可以预测拟建铁路系统能否满足决策者的预期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拟建铁路系统设计因素开展评价。本文试图探讨铁路系统设计因素的评价办法,对渝怀铁路技术设计状态的主要设计因素做出初步评价。 研究方法:铁路是复杂系统,铁路系统设计因素评价方法很多。本文按照系统思路研究拟建铁路系统设计因素的评价方法。 研究结果:对渝怀铁路设计因素的初步评价表明,在当时已给定条件下,渝怀铁路设计因素是满意的。 研究结论:拟建铁路主要设计因素分析方法是实现预测拟建铁路系统能否满足决策者预期目标的方法之一,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根据铁路加冰所作业管理的需要,研制开发了铁路加冰所作业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了系统设计目标、功能、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的硬、软件运行环境。系统已在3个加冰所得到应用,提高了加冰所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国内外铁路列车电视系统的研究现状及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铁路列车电视的发展目标和技术关键,阐述铁路列车电视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构成。  相似文献   

19.
铁路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全路逐步推广使用,使得各变配电所以及各个车站的信号电源供电装置设备运行的信息透明,方便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将各所的信息送至调度中心,使得调度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全网的工作情况,这样就使铁路信息电源系统的供电安全更具可靠性,使得各所均可以实现无人值班,做到调度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铁路基层单位材料核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实践,证明系统的研制是成功的。系统的目标确立、系统的分析设计、系统的实施步骤是正确的。各单位投产运行结果说明,系统的设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软硬件环境先进,在路内乃至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由于系统是面向生产管理全过程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铁路各单位的现状,因些系统的实用性、通用性较强,易于推广应用,使于维护扩充,完全实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