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林祥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2):111--113,122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资讯系统的建设需求、系统设计特点.采用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和视频播放等技术,整合多种显示媒介,为乘客们在不同场合提供多方面的行程信息和生活资讯.认为乘客资讯系统的主要信息来源于中心信号ATS(列车自动监控)信息和播出视频,有必要对资讯来源(如拥堵和换乘信息等)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轨道交通乘客资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PIS)的系统组成、主要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结合实践经验,对轨道交通乘客资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地铁轻轨项目公务通信与专用通信、时钟与乘客资讯系统整合进行了方案探讨。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列车乘客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列车与南京地铁1号线原有车辆最大区别就是采用了全新的乘客信息系统。详细介绍系统的设备配置、主要设备组成,该系统可实现运行信息播报和显示、视频资讯、图像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1 主要技术性能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信息化深度集成综合监控系统”,共计监控点133600个,中央级监控站1个,车站级监控站21个,全面监控和管理深圳地铁OCC大楼、车站、隧道区间、110kV主变电站的通风、空调、电梯、扶梯、屏蔽门、照明、人防门、给排水、供配电、火灾报警等机电设备,并与信号系统、乘客资讯系统、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隧道光纤温度检测系统、通信系统等有接口关系。  相似文献   

6.
地铁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公众无线通信系统、警用无线通信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车-地无线通信、视频监控系统和乘客资讯系统(PIS)车-地无线通信及基于DVB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等。概述了目前地铁中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采用的制式,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地铁无线通信系统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当前主流的几种无线通信标准及其在地铁中的应用,从实际出发,通过地铁隧道区间内不同无线组网方式的分析与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商用通信系统的无线引入方式,用以减少无线干扰。通过对无线标准的研究,选择了能够满足地铁信号系统和乘客资讯系统(PIS)功能需求的802.11g标准。  相似文献   

8.
张森  于敏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3):146-152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迭,广大人民群众获取资讯的方式和习惯也悄然改变,手机App、微信等孕育而生,服务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城市轨道交通与乘客的沟通窗口仍停留在实体客服中心(票亭),势必无法跟上当今社会高效的节奏。首次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智能服务模式,搭建全维度的综合智能客服平台,通过线上地铁APP、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客服,将畅通沟通服务融入市民生活;通过车站线下乘客自助终端、智能客服中心等自助设备,车站现场逐步向"无人化"值守转变,形成"一站式"快捷资讯服务;同时设置快速客服响应体制,通知就近的现场工作人员"响应式"精准专项服务,同时辅以服务质量监控系统。提出乘客智能服务新模式,适应人民群众新需求和社会技术发展,将传统以现场人工为主的模式向线上集中智能服务模式转变,节约车站运营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新的客服模式已在2019年10月广州智慧地铁示范工程中作为重点成果进行展示,系统运营至今效果显著,为广州地铁"十三五"新线建设及既有线网大规模改造推广积累宝贵的运营经验,也为国内其他城市乘客服务新思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地铁首都机场线完成导向标识更换,全新的导向标识在四座车站亮相。5月24日,从北京地铁公司获悉,新导向标识通过醒目的蓝色、黄色等大色块区分换乘路线,并用更大的面积、更大的字体整合以前多块导向箱体的信息,同时新增资讯类标识,进一步提升了乘客出行的便捷度。根据乘客进出站、换乘、乘车等站内各项活动的最优走行路径,地铁公司系统设置标识,保持连贯性与整体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轨道交通只有在乘客刷卡离开路网,且获得实际列车运行图后,才可通过清分模型系统仿真推演其全出行链的问题,在实时接入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刷卡数据情况下,建立基于乘客出行OD规律、乘客职住地规律及重点去向车站规律的级联目的站预测模型,为进站乘客快速预测目的站,进而与清分模型系统结合实现进站乘客在网分布的实时动态推演。通过开展乘客目的站预测,提高客流实时仿真推演系统对各项客流指标的预测准确度,不仅方便运营管理人员进行科学高效的网络化运营调度指挥及客运管理,还可为乘客出行提供个性化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