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冲突技术是交通安全领域的一种非交通事故统计评价方法,是以大样本、快速、不同特征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从传统的事故统计评价方法中提高效果。应用交通冲突技术,建立了施工期间现状交叉口的仿真模型,结合SSAM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了交叉口交通冲突特征。利用交通冲突数,对不同方案的平均车辆延误时间指标进行了比较,从而确保最佳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住宅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住宅项目交通需求特点出发,提出住宅开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原则,指出了住宅开发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流程。在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中,交通需求预测是关键技术,采用了重力模型、层次吸引和走行路线3种预测方法,结合北京康泉新城住宅小区交通影响分析进行论述,并对项目周边公交线路服务水平,停车设施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预测应遵循的原则,并对交通预测评价方法和模型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交通实际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效益评价指标及其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系统运行效果评价的角度,建立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中的19项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成果为交通控制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控制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提以建国门立交改造为例,从系统角度对建国门立交及周边交通运行状态、交通拥堵分布及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结论为建国门立交改造方案的提出提供技术支持,并采用宏观模型和微观仿真两种方法对立交改造方案进行评价,确保在综合考虑周边现有交通设施与各类限制条件下,改造后的建国门立交具有安全、有序、畅达和舒适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6.
运用交通仿真技术进行分流方案设计和评价,从行程时间、燃油消耗、沿线速度等方面进行了交通仿真的应用研究,采用美国TSIS仿真软件对某高速公路分流方案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表明,交通仿真技术用于分流方案研究具有定量化、形象化的特点,可以客观地评价各方案的优劣,并为方案的改善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道路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交通量的预测一般都采用四阶段法。作为四阶段法的第二个阶段,如何准确地建立交通的分布模型一直是一个难点。由于每个交通出行都是个体行为,而四阶段法作为集计模型,需要将个体的出行行为转化成宏观层面的交通分布,因此,在交通分布层面应反应出个体出行是检验交通分布模型是否合理的标准。基于熵的最大值原理,该文对交通分布建模方法及理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交通影响评价能缓解交通拥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促进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立足常州实际情况,阐述了交通影响评价的定义与目的,确定了交通影响评价的流程,并结合常州建设项目实例进行了交通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的仿真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simWalk软件,建立客流的微观仿真模型,并研发评价客流组织方案的技术方法。车站内行人交通特性实地观测和分析表明,客流的步速、步幅、步频服从明确的统计分布,能作为仿真模型的基本参数。实例分析说明了技术方法的可行和有效,能够以多种方式直观、定量地分析和评估客流组织方案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在对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交通发展水平指标选取的原则,从社会发展、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3个方面构建了由16个指标组成的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基于路网拥堵指数和骨干网高峰小时运行速度的宏观路网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2003 -2010年北京市实际数据的搜集和指标处理,确定了关系模型的输入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城市交通发展水平与路网运行状态关系模型,并利用现有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精度在10%以内,能较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关系模型能为北京市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决策和交通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