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GIS的我国人口集聚地和铁路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人口密度图和分形思想,划定我国三大人口密度等级体系。通过将现有铁路网线与人口集聚地图叠加,发现现有铁路在连接各人口集聚地上存在明显不足。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弥补现有铁路网的不足,使得我国各地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针对此次大地震中我国西南地区铁路网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对铁路网规划进行了再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研究结论:通过分析铁路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此次大地震中暴露出我国西南地区铁路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铁路网规划提出了一些相关方面的建议: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灾害应急保障系统的要求相结合综合考虑铁路网规划;通过建设和加强对外通道、扩大内部路网规模、建设资源开发型铁路、完善快速客货运输网络等措施不断完善通道建设和提高路网的灵活性;统筹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衔接,充分发挥综合交通系统优势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以不同时期甘肃省铁路网密度、人口密度和GDP密度为研究对象,分析路网发展与GDP、人口的时空关系,建立甘肃省铁路路网需求函数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未来甘肃省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规划所需的路网密度进行预测,为省内路网建设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供需匹配程度,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协同发展,以全国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39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Arc GIS软件分析车站不同半径的客流吸引区内覆盖人口与高峰期发车频率的关系、各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覆盖人口规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覆盖人口密度与车站客流吸引区半径呈负相关关系,但不同半径范围内人口密度的梯度不明显;发车频率与车站覆盖人口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存在部分车站覆盖人口数量少而发车频率高的现象;36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覆盖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不足20%,28个城市不足10%,城市轨道交通覆盖人口比例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人口密度与岗位密度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重要指标,但如何表征人口密度和岗位密度指标与线网规模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选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作为衡量线网规模的指标,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密度、线网负荷强度、人口密度、岗位密度、人口密度加岗位密度、人口密度与岗位密度中较大值等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与人口、岗位密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亚洲和欧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与人口、岗位密度之间关系的差异,为合理确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季节性冻土区铁路路基冻害研究积累了诸多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实践效果.但是,在地质、气候、冻融循环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下,季节性冻土区铁路路基冻害问题仍然突出.在交通强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等新时代战略驱动下,越来越多的铁路工程向季节性冻土区推进,我国铁路网也将进一步完善.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及成果...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以来,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目前铁路建设,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速度,到2012年,我国铁路将发生历史性变化,届时发达完善铁路网初具规模,铁路"瓶颈"制约状况基本缓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铁路网运营的相对有效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民 《铁道学报》2006,28(6):1-9
为量化分析我国铁路网运营的有效性,利用评价经济系统相对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就铁路网近年来运营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从投入产出的角度,通过计算决策单元未充分利用的资源投入和产出指标输出不足的数量,分析决策单元非相对有效的原因,获得某些有关改善路网运营效率的管理信息;还就我国铁路网运营的有效性与国外主要国家铁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铁路网规模的扩大,路网质量的提高,尤其是近几年一系列运营组织措施的实施,不仅整个路网的运营有效性在提高,而且大多数铁路局(公司)所在路网的运营也是相对有效的;与国外主要国家相比,我国铁路网也是运营很有效的路网之一。  相似文献   

9.
铁路网拓扑结构复杂,沿线各种维护点和设备变更较多,不易描述.利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中的几何网络对铁路网拓扑结构进行描述,可以将GIS与铁路网拓扑统一起来,又可以充分利用几何网络强大的拓扑分析功能,提高搜索的效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网络的铁路网拓扑分析方法,详细阐述利用几何网络描述铁路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速铁路对湖南省县域经济集散效应,选取2008~2017年湖南省124个区县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模型,从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第三产业区位熵、市场内部潜力4个方面来衡量高铁开通对县域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开通对湖南高速铁路通过的核心县城市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与市场内部潜力产生显著提升作用,但在短期内会削弱核心县城市第三产业增长,削减了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动力;高速铁路开通通过吸引农村或小城镇人口提高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高速铁路对促进边缘区域县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贡献大,有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视核心、外围、边缘区域县城产业结构转型,尽快发挥高速铁路开通带来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