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2002年中国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和生态需求足迹,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调蓄洪水生态供给足迹和水力发电生态供给足迹分别为9.63×107hm2和4.47X107 hm2而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则是水利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水库泥沙淤积生态需求足迹和水库淹没生态需求足迹分别为2.06X107hm2和9.65X105hm2.水利工程5项生态供给足迹总计1.47X108hm2,水利工程3项生态需求足迹总计2.16X107 hm2,生态供给足迹是生态需求足迹的6.81倍.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足迹分析法为基础,阐述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绵阳-遂宁高速公路(绵阳段)为例,计算高速公路修建前后绵阳市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的变化,并预测评价该段公路建设对其周边各土地类型改变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以票价补贴、运营补贴和生态足迹成本为策略,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了财 政预算约束下公共交通的最优补贴模型.上层模型是在有限的财政预算、运输容量及生态 足迹限制下,获得最优的票价补贴、运营补贴及消化运输活动产生的生态足迹成本,实现 社会效用最大化;下层模型采用Logit 模型和用户均衡分配模型获得公交及小汽车的出 行方式和路网流量,实现出行成本最小化.为了验证模型的实用性,构建了简单路网进行 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增加公共交通乘客的票价补贴,会吸引更多乘客使用公共交通,其效 果优于增加公交企业的运营补贴;考虑生态足迹约束下,实施82%的票价补贴和8%的运 营补贴其效用值最优.  相似文献   

4.
在交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下,城市交通既要满足城市系统的交通需求,又必须符合资源环境的客观约束,因此,有必要采用一种定量方法直接度量人类交通活动对自然的具体影响程度,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城市交通,做出正确的交通发展选择提供依据。定量分析城市交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为我们进行已成为城市交通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引入国际上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四大主流方法之一的生态足迹法,提出了活动对自然影响的测度框架,并针对各类哈尔滨城市交通活动对自然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乐山港位于老木孔水利枢纽库区河段,该段河床及水流条件复杂。为确保工程建设后航道畅通、港口正常使用,在定床模型基础上进行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以研究成库后泥沙冲淤演变及相应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水库运行初期库区河床淤积较快,随着水库运用年限的增长,淤积速率逐渐放慢,至水库运用20a,库区河床冲淤尚未达到平衡状态;重点淤积部位在老江坝尾至坝址河段左右两岸边滩疏浚区,老江坝右汊及涌澌江口附近;水库运用20a,河床发生淤积,但库区航道尺度(航深、航宽、弯道半径)仍大于岷江三级航道标准,通航水流条件(流速、比降、流态)满足流量10 000 m3/s以下船舶的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痛筛选新的镇痛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结扎雄性C57BL/6小鼠单侧L5/L6脊神经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然后利用机械刺激和冷刺激诱发的痛觉超敏实验分别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0×106、2.5×106、5.0×106u/kg)IL-2对疼痛模型小鼠患侧脚掌痛阈的影响;同时,通过5.0×106u/kg IL-2注射前30 min腹腔注射纳洛酮(1 mg/kg)以观察阿片受体拮抗剂对IL-2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IL-2可产生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其中5.0×106u/kg和2.5×106u/kg IL-2均可显著提高模型小鼠患侧脚掌的50%缩足阈值(P<0.01)和降低5 min抬足次数(P<0.05),镇痛效应分别维持30 min和15 min,而1.0×106u/kg IL-2无明显的镇痛作用。IL-2产生的镇痛效应不能被纳洛酮阻断。结论IL-2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痛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效应除受阿片受体介导外还可能有其他分子参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对骨发育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本文从体内和体外实验两方面研究了甲状腺激素对BMP 2、IGF 1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 复制碘缺乏大鼠动物模型 ,检测了甲状腺激素缺乏状态下大鼠颅骨中BMP 2、IGF 1基因表达水平。原代培养正常和碘缺乏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加入T3 观察成骨细胞中BMP 2、IGF 1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BMP 2、IGF 1基因表达水平在碘缺乏大鼠颅骨中明显降低。 1、14、2 8、4 2、5 6、84各日龄正常组大鼠颅骨中BMP 2mRNA表达量分别为 3.2、4 .0、0 .75、0 .6 2、0 .4 6和 0 .31× 10 -16mol·μg-1总RNA ,碘缺乏组分为 0 .9、0 .5 2、0 .2 0、0 .16、0 .13和 0 .2 0× 10 -16mol·μg-1总RNA ,分别为正常组的 1/ 6 .5、1/ 7.6 9、1/ 3.75、1/ 3.88、1/ 3.5 4和 1/ 1.5 5。各日龄正常大鼠IGF 1相对表达量 (IGF 1与 β actin的灰度值比 )为 1.2 8± 0 .17、1.2 7± 0 .18、1.14± 0 .16、0 .84± 0 .0 7、0 .4 8± 0 .10和 0 .89± 0 .0 8;碘缺乏大鼠分别为 1.0 4± 0 .0 4、1.19± 0 .12、1.16± 0 .0 2、0 .4 5± 0 .0 5、0 .4 0± 0 .0 3和 0 .6 5± 0 .0 5 ,分别较正常组降低了 2 3%、6 .7%、7.5 %、87%、2 0 %和 37%。体外实验中 ,T3 浓度从 0 ,10 -10 ~ 10 -6mol·L-1?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室污染物释放模拟实验和同类工程比照法相结合,根据积石峡航道建设规模,定量分析了航道建设对水体水质的污染.分析结果表明:航道建设对水体水质的污染主要来自疏挖、运营期间的船舶扰动及丁坝坝田.疏挖的影响范围为挖槽起点以下3 350m内,可导致水体悬浮物浓度增加12.9mg/L,影响区水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TN)和总磷(TP).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船舶通航引起的航道水质污染均较轻,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由于丁坝坝田间水流接近静态,泥沙淤积量约为5cm,淤积泥沙污染物的释放可导致约20hm2的坝田水体发生污染,水质由原来的Ⅱ类标准降低至Ⅳ类标准.  相似文献   

9.
鲜河断裂及两侧地块的GPS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鲜水河断裂及两侧地块的GPS观测,得到欧亚框架下运动速度场.基于得到的运动速度,采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得到川滇地块与川青地块的运动速度分别为19.5±3.4和13.2±3.4 mm/a,川滇地块相对川青地块的运动速度为8.3±3.4 mm/a,鲜水河断裂的运动速度为7.9~8.8 mm/a(甘孜-乾宁段为8.8±3.5 mm/a,乾宁-康定段为7.9±3.3 mm/a).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川滇地块与川青地块所围成的区域为重要构造活动区.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码头规划设计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改扩建集装箱码头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建立了计算机动画模拟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型试验。结果发现,码头极限年通过能力为1 5×106TEU,制约因素是堆场容量,适当增加拖挂车数量有助于提高船舶装卸作业效率,以临海路集装箱堆场为进口箱补充堆场,码头和补充堆场统一协调运作,年通过能力可以因此提高到2 0×106TEU。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港口环境的可持续性深刻的影响着人类未来的生活.通过生态足迹来度量港口环境的可持续性,可以有效的判断人类消费是否过度消耗生态资源,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首先提出了港口生态足迹的计算过程,并对其与生态承载力比较后对结果分析;同时提出由生态足迹而衍生出来的其他港口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指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足迹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我国1978--2007年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然后对城市化与生态足迹进行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最后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对其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快速城市化导致生态足迹的增加,即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在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分析生态足迹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生态足迹方法,估算了2002年北京市城市交通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私家车的总生态足迹是公共汽车的总生态足迹的5.67倍.说明私家车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压力最为严重.从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表明;各类交通工具的林地生态足迹和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在总生态足迹中居主导地位,分别约占50%.据此得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度限制发展私人交通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公交调度监控的重要意义,并设计了一种智能公交系统的结构模式。在对现有应用技术对比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决客流统计的新方法:通过判断脚印不同部位的不同宽度来判断脚印的方向,从而确定客流的运动方向,而不必构建图形的边缘曲线或进行图形匹配识别,是对模式识别及图形相似思想的巧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动公交车运营期碳足迹难以监测的难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实车行驶工况为基础的电动公交车碳排放折算量估计方法。以西安市主城区的609路和新建城区的362路公交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车行驶轨迹数据提出一种面向城市电动公交运营线路的本地化驾驶工况构建方案。首先,引入T-SNE非线性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降维,使用Birch聚类方法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相似度最高原则和各类别比例关系构建两条线路的电动公交车运行工况。在Cruise仿真环境进行百公里耗电量计算,并折算得到碳排放量。结果表明:609路和362路同车型电动公交车百公里能耗分别为121.71 kW ⋅ h 和144.46 kW ⋅ h ,差异较为明显,证明了分线路进行驾驶工况构建的必要性;基于本文提出的估计方法计算了两条公交线电动公交车组在2019年11月的碳足迹,分别为114.099 t和117.863 t。提出的电动公交运营期碳足迹测算方法有助于推行城市交通碳排放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其在宏观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也逐步体现。遥感路域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公路建设和营运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实际情况,为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和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提供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场原型观测, 对比了生态护岸与传统护岸近岸水流特性, 以及航道内水体与岸边地下水的水质情况。 结果表明: 生态护岸对波浪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相对于常规护岸, 最大波幅平均减幅 10. 7%, 近岸流速平均减幅 17. 8%; 生态护岸的透水性较好, 而传统护岸的隔断能力强; 生态护岸对水质净化效果非常显著, 但护岸内外水体交换偏少导致溶解氧偏低, 建议适当增加开孔率, 并在生态护岸后选择一些生长旺盛、 自我繁殖和更新能力强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 以促进水陆动植物及微生物能与周围环境物质能量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