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汽车出行特征是城市道路网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采集小汽车出行数据并深入分析其出行行为特征,是引导小汽车出行方式转变、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重要条件,能够为交通精细化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基于车载OBD可采集到的小汽车出行数据和轨迹数据,提出小汽车出行特征分析方法,得到出车率、出行次数、出行距离等量化指标,分析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政策下的出行指标变化特征。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出行规律深层挖掘,进一步获得用户画像、路网非直线系数等交通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车载OBD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小汽车出行行为特征,并对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悉尼小汽车共享出现了P2P的基于私人家庭小汽车的共享服务。与常见的由小汽车共享服务商提供车辆的汽车共享服务不同,P2P的小汽车共享服务车辆大多来自于私人拥有的车辆。因此,P2P的小汽车共享服务更为复杂,不仅管理需要使用小汽车的会员,还需要管理提供车辆的车主会员。本期文章,对悉尼P2P小汽车共享发展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小汽车进入家庭势不可挡。从城市布局、车、路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昆明市城市交通所面临的严峻状况,而私人小汽车的迅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挤。通过对小汽车需求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比较,提出采用引导法和经济调控法来控制昆明市小汽车合理使用和发展,优化城市内部交通结构。  相似文献   

4.
基于出行链方式的私人小汽车出行属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飞速增长,私人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本文以私人小汽车使用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有效的出行行为分析方法,挖掘私人小汽车出行属性规律,为制定有效的私人小汽车管理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首先从潜在内部属性和行为属性的角度对私人小汽车的出行属性进行分析;其次,引入基于家出行链分析方法,将基于...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小汽车出行特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汽车家庭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家庭对小汽车的需求也极大地推动汽车工业及其它产业链的发展,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依托昆明市小汽车出行特性的调查分析,旨在探索有效的小汽车出行行为分析方法,挖掘私人小汽车出行属性规律,为制定有效的私人小汽车管理措施,缓解昆明市城市交通拥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上海市沪C号牌小汽车每年增长10万辆以上,外省市号牌小汽车驻沪行驶已超50万辆。在中心城对小汽车实施"近期控制拥有,远期控制使用"的政策背景下,有必要对沪C和外省市号牌小汽车加强管理,使交通需求管理得到全面落实。一、对沪C号牌小汽车继续实施范围限制和区域经营的控制措施沪C号牌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上海市政府实施"号牌政策"引申出来的。当时上海许多旧车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强制报废要求,为了加快发展上海旧机动车交易市场,1997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小汽车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对北京市小汽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接着分析了现状和特点,并对北京市小汽车发展引发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当前小汽车发展是超前消费,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小汽车在交通出行结构中所占比例过高,加重了交通拥堵,给资源、环境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和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北京市小汽车发展的总体策略应该是:适量拥有、合理使用。政府管理部门要树立“公交优先”的思想,采取各种管理手段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我国现阶段小汽车使用特性的基础上对小汽车使用模式进行划分,分析了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活动特性对小汽车使用模式选择的影响,并建立了小汽车使用模式预测模型.研究中用蚌埠和沈阳两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小汽车的使用目前存在较大共性,如女性对小汽车的依赖不如男性等,但差异性也应城市交通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实例证明小汽车使用模式预测模型准确率大于80%,今后可运用于城市小汽车出行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9.
应用MNL模型和方法,引入影响出行者出发时间选择行为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征等因素,构造私人小汽车使用者出发时间选择模型,着力挖掘影响私人小汽车使用者出发时间选择的关键因素,可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公交占主导地位的香港居民对小汽车的依赖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减少城市的小汽车交通量,促进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人口密集型的大城市制定交通运输政策的一项主要目标,也是香港制定交通运输政策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但根据国际标准,香港居民对小汽车的拥有量和使用频率已经非常低了。首先是明确香港人为什么要拥有小汽车,其次是探索小汽车的拥有者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第三是识别政策的含意。基于对401位小汽车拥有者的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尽管城市里有很好的公共交通,但人们一旦拥有了小汽车后,便会开始变得依桢小汽车进行所有的外出活动。因此,为了促进交通运输持续、稳定发展,小汽车的拥有量和使用频率必须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二重性,存在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其中经营性亏损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现象,政府如何对公共交通企业进行规范性补贴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我国现行补贴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收入的征收公交专项税收的方法来拓宽公交补贴的来源,提出征收的方式、方法,分析该方式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优先方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城市客运应该以公共交通方式为主,通常采取公共交通优先方案来保障其实现.本 文针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优先问题,提出一套全面评价体系与相应的应用模式/程序,在城市客运交通模式战略选择、城市内区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城市公共汽电车通道交通设计三个层次上,定量化地解决公共交通优先度的评价、选择、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权利的均衡间题,成果可应用于大城市确定客运交通战略,并一贯性地部署城市各区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和指导具体的公共客运通道交通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对土地集约利用含义进行拓展,并研究产业规则对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对经济活动与土地空间的一般关系进行阐述;以此为基础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含义进行拓展,说明产业规划是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实现途径之一。在对土地集约利用与具体的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一般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理论说明产业规划推动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机理;最后形成本文的结论,以及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极易导致换乘站的换乘需求差异过大。为提高列车时刻表与换乘需求的匹配度,本文基于网络中换乘站的空间拓扑结构和换乘需求在时间和方向上的特点,通过构建量化换乘差异的协同度指标,建立以列车同步次数最大化为目标的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优化轨道交通网络线路间成功衔接次数,提升乘客换乘出行效率。针对提出的混合 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天牛须搜索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并将模型及算法应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依据换乘需求在空间、时间及方向上的差异,利用协同度分级优化轨道交通路网中列车协同状态;优化后全网列车同步到达次数增加33.86%,乘客平均换乘等待时间减少22.75%;相较于PSO和BAS算法,本文所提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求解效率。本文可有效提高轨道交通换乘效率,为提升城 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复杂网络理论在城市交通网络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月  杜文  陈爽 《城市交通》2009,7(1):57-65
介绍了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并详细分析了城市交通网络的特性。列举了2种将城市交通网络抽象为复杂网络的方法,探讨了各自存在的不足。从网络实证、网络演化机制、网络演化性质、网络动力学和网络结构稳定性5个方面总结了复杂网络理论在城市交通网络分析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城市交通网络复杂性研究的几个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6.
段树明  王卫平  许明 《城市交通》2009,7(6):66-70,44
针对目前城市道路景观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人工化的号观环境、忽视道路实际功能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对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的理解,指出存在装饰性过度、技术性过度、功能性过度三方面的问题。分析造成道路景观过度设计的原因,包括过分强调视觉“冲击”、外来景观设计的影响,以及忽视人性化。最后提出通过“人性化”的适度设计、建立道路景观设计规范体系,避免过度设计,创造优美且实用的城市道路景现空间。  相似文献   

17.
����·�������г�ʱ��Ԥ���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神经网络(SSNN)和拓展卡尔曼滤波(EKF)的混合式行程时间预测模型。以往的研究表明,状态空间神经网络能够较好的处理复杂的非线性时空问题。然而,状态空间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作为离线训练之用。其不足之处在于,首先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准备数据,以及训练神经网络。其次,输入输出随着时间不断增加,训练过程需要不断的从新重复。为了提高状态空间神经网络的有效性,扩展卡尔曼滤波代替了传统的方法来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荷兰的一条城市道路被选择为模型验证的试验路段。通过与另外两个预测模型之间的对比验证,该模型的预测能力能够达到满意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管理越来越重要,以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交通警察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今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需要。教学中的仿真实训直接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分析当前公安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虚拟技术的优势,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相结合,对虚拟仿真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发展迅速,固定资产总额快速激增,轨道交通企业的资产管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资产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伦敦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方法进行梳理,提出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参考的借鉴经验.在充分考虑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际情况和国外经验启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的主要对策:树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统一资产分类标准及登记规则;引入第三方管理和定期审核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资产维护与更新改造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适合道路交通现状的信号配时方法,对于提高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的科学性、改善城市交通安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总结分析了现有信号配时方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然后,针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Webster法和ARRB法的缺陷,考虑行人对信号配时的影响,引入关键交通流向概念和判断流程,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交叉口信号周期和绿灯时间。最后,选取无锡市梁清路和钱荣路上的7个交叉口进行仿真验证和实地测试。结果显示,采用基于关键交通流向的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能减少21.7%的车辆平均延误,23.9%的最大排队长度,以及12.8%的平均停车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