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制定适合富水砂层零覆土地铁车站抗浮、内力及变形改善,且经济性较好的方案,结合零覆土地铁车站工程实例,在围护墙参与车站抗浮的前提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底板下设置抗拔桩、底板设置折线仰拱、顶板设置夹层压载三种方案下的车站抗浮稳定性、内力及变形、工程经济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方案均可使车站结构变形及内力得到大幅改善,且有利于车站抗浮,各方案对结构的作用效应分别与抗拔桩桩径、桩长、底板折线仰拱矢高、顶板覆土压载厚度相关;底板下设置抗拔桩方案不利于全包防水层敷设,而折线仰拱、顶板压载方案避免了该问题;设置抗拔桩与底板设置折线仰拱方案经济性较差,而顶板压载法经济性较好,对车站结构内力及变形改善效果与其他两方案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2.
在高地下水位地区修建地铁车站,往往存在抗浮问题。抗浮问题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地铁车站正常使用期间的可靠度。而采用不同抗浮措施会对结构内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为研究这种影响并希望从结构受力角度对车站抗浮提出一定的建议,结合一个明挖地铁车站实例,针对目前最常见的2种抗浮措施——压顶梁和抗拔桩进行数值计算,发现抗拔桩具有改善结构受力的作用,在结构跨度较大时应采用抗拔桩或者抗拔桩与压顶梁联合抗浮的措施,在结构跨度较小时,可优先考虑压顶梁抗浮。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基础埋深逐渐增大,导致建筑物抗浮问题越来越突出,现有规范对抗浮桩设计没有统一规定。文章从挖掘大埋深建筑物底板的抗剪承载能力出发,通过力学分析试图尽量减少抗浮桩造价。  相似文献   

4.
狮子洋隧道明挖敞开结构抗浮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是我国第一条水下铁路隧道,也是世界上行车速度目标值最高的水下隧道.本文结合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阐述明挖隧道结构抗浮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与计算,提出明挖隧道结构设计中可采取的抗浮水位、浮力、抗浮力建议值和抗拔桩的配筋量,可为类似工程抗拔桩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目前由于抗浮水位的选取没有统一标准,既有浮力计算理论不考虑结构所处地层的渗透特性,导致抗浮设计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偏差.通过分析与计算提出:当抗拔桩桩长大于10 m时,采用分段方式配筋,以节约成本;在抗拔桩设计时应同时考虑其作为承压桩的可能性,并验算抗拔桩的设置对隧道结构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贵广铁路佛山隧道进口引道段抗浮设计为例,结合工程实际对各种抗浮设防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便找到更加合理的抗浮设计思路,在保证结构施工运营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方便施工,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的目的。在对周围环境和隧道结构条件进行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形成排水减压层引排上层地下水,从根本上降低结构抗浮设计水位,采用排水型设计与传统的结构抗浮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优化了结构的抗浮设计内容,大大减少了抗拔桩的设置数量和深度,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程费用,进而有效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6.
地铁隧道施工时常面临管片局部或整体性上浮的问题,且局部上浮过大易引发螺栓连接件受力过大而断裂、管片破损等施工风险。通过宁波地铁软土地层隧道施工期发生较大管片上浮的工程实例,从同步注浆浆液特性、总推力竖向分力、隧道周边土层特性,及同步注浆压力等方面对施工期管片上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抗浮控制措施。研究表明:该工程采用强度较低和初凝时间较长的浆液配比,竖直向上的总推力竖向分力过大,以及隧道周边地层特性是引发管片上浮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采用可硬性浆液、下坡段仰头掘进、控制上下部注浆点位、控制实际掘进轴线在设计轴线下一定高度等抗浮措施。  相似文献   

7.
抗浮锚杆由于造价较抗拔桩低且施工方便,近几年来作为一种抗浮措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但针对抗浮锚杆目前尚没有全面系统的规范,现行可参照的规范公式及术语符号不完全一致,特别是对于防水问题,更没有相应的规范及图集可以采用,往往令初次接触者无所适从。以青岛站地下室抗浮锚杆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基础抗浮锚杆设计可选用的3本规范、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地下地铁车站的抗浮是目前地铁工程建设中一个经常面临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措施是使用抗拔桩。由于目前对抗拔桩的抗拔承载机理缺乏深入了解,设计计算理论尚不成熟,且没有现成的规范作为设计依据,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抗拔桩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就等截面抗拔桩的破坏机理及其在地铁车站抗浮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借助工程实例,具体阐述峰福线峰南段铁路在电气化改造工程中,全线59座既有隧道土建结构的净空利用原则,结构运营状态检测与评估方法,较为严重的隧道结构背后空洞、劣化、裂损、渗漏水、底板开裂下沉、侧沟变形等病害情况及其具体的整治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挤扩支盘灌注桩应用于结构地基的抗浮,可解决许多技术缺欠,使地基起到抗压和抗拔的双重作用.介绍挤扩支盘抗拔桩在地铁车站抗浮工程中的设计应用、施工方法和力学特性,以及在抗浮工程中的优越性及经济性,为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工程抗浮措施的技术经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森林公园站、奥林匹克公园站抗浮施工为实例,通过对降水、锚固、配重混凝土、摩擦桩、扩底桩、挤扩支盘桩6种抗浮措施的比较分析,阐述挤扩支盘灌注桩的适用性、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地下水路堑段槽型挡土墙,铁路设计人员一般采用边墙简化为悬臂梁、底板简化为弹性地基梁的结构计算模型。一个整体结构简化为两个分离的构件,计算模型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设计者对此不甚了解;在边墙土压力计算理论的选择、边墙外侧活荷载侧压力的计算、抗浮措施的确定、抗浮稳定安全系数的选取、地基压缩模量的选用等方面也存在疑惑。通过多个荷载组合工况的内力及位移计算,结合国内外标准的有关规定,探讨了结构计算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弥补其缺陷的措施,提出了设计参数选取的优先方向,得出如下结论: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弹性地基梁链杆出现负反力是其最大的缺陷;边墙位移小于产生主动土压力所需位移,土压力计算采用静止土压力更为合理,同时可以减小链杆负反力,弥补弹性地基梁模型缺陷;边墙外侧活荷载宜按非主可变荷载单独计算其侧压力,不宜合并入土压力;抗浮优先考虑底板外延方式;抗浮系数在限制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小于1.0的条件下取1.05;弹性地基梁模型对地基压缩模量取值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接触网通过既有低净空跨线建筑物悬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英 《铁道运营技术》2009,15(2):20-21,25
针对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多存在低净空跨线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提出接触网通过跨线建筑物所需净空的计算办法,介绍了降低接触网结构高度、增大跨距或减小承力索张力、承力索绝缘通过、刚性悬挂、线路落道与接触网改造结合5种接触网悬挂方案。通过在大包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既有低净空跨线建筑物接触网悬挂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兴未艾,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和运营不可避免地给城市带来诸多如振动噪声等污染。超标的振动及噪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设计的城轨交通工程,轨道减振设计都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哈尔滨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17.4 km,全部为地下线,其中利用既有人防隧道工程约5.4 km,既有人防工程为单洞双线马蹄形隧道。如何选择该城轨交通工程新建隧道与既有人防隧道的轨道减振结构成为轨道工程设计的难点。轨道减振设计应以国家相关环保规范为准则,以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为依据,按《地铁设计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同时,轨道减振等级的划分应适当留有余量,采用性价比合理的轨道减振结构,不能盲目追求高标准产品,更不能为节省造价而降低标准。在城市轨道交通利用既有主体结构,轨道结构高度不能满足浮置板轨道结构要求时,应对浮置板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或者研发其他减振道床结构。  相似文献   

15.
讨论CBM自稳型结构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艺,抗浮施工措施、预埋管铺设及混凝土浇筑等关键施工技术,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说明该类内模系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龙 《铁道建筑技术》2012,(Z1):201-202,210
首先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进行简要介绍;然后结合一住宅项目地下室工程,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与普通梁板、宽扁梁板进行经济性对比;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中抗浮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铁车站结构抗浮难题,依托成都含水丰富、含水层总厚度达17.7 m的砂卵地层地铁车站工程,运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及方案优化等方法分析大型车站结构抗浮面临的问题,探讨了目前常用抗浮措施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齿槽抗浮新技术并确定了抗浮设计参数。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地铁车站结构齿槽加强抗浮技术,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简单、简洁易作、施工成本低廉、工艺简便且质量易于控制,可以克服传统抗浮技术的一些不足,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某铁路车站附近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场地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确定场区地下抗浮设防水位,并对地基基础及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孙梓博 《铁道建筑技术》2012,(4):100-102,118
既有桥梁在建设时,考虑到成本因素,一般对净空预留较低。新建电气化铁路下穿既有桥梁时,经常会因为净空高度不够而落道,进而产生了很高的土建费用。因此,跨线桥处如何确定接触网净空进而降低土建费用是设计中常常碰到的问题。以新建松陶铁路下穿桥为例,探讨了如何计算最小净空高度。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地下建筑各种抗浮措施的现状,研究了多支盘加筋水泥土桩的构造特点、受力特征和抗拔机理,给出了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多支盘加筋水泥土桩解决地下建筑抗浮问题,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