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市域(郊)铁路是我国轨道交通体系四网融合发展的短板,其在功能定位、客流需求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这也导致了市域(郊)铁路信号系统制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阐述了市域(郊)铁路在多层次轨道交通的融合需求、运营需求,分析了其在运营管理、设备选型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为案例,对比了国铁CTCS-2(中国列车控制系统2级)+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城轨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特点,对二者在市域(郊)铁路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基于该线跨线运行至苏锡常城际铁路的需求,对该线的信号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及结论]案例线路宜采用以CBTC系统为基础、兼容CTCS-2+ATO系统的信号系统方案。该方案既可保证市域(郊)铁路具有公交化运营的能力和高的自动化等级,同时也可满足列车跨线运行至国家铁路时信号系统的兼容需求。  相似文献   

2.
成都至蒲江铁路作为一条市域轨道交通,是成都市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成蒲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重点研究列车开行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首先,在原始客流数据基础上,进行了客流特征分析;其次结合成蒲铁路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该线运输组织模式和动车组运用方案;最后,以满足旅客旅行需求和提高客运公...  相似文献   

3.
针对四网融合背景下既有铁路市域化运营改造的相关问题,以西户铁路为例,研究既有铁路市域化运营改造的新思路与新模式。首先结合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在梳理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建设模式和运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存在技术标准不完善、线网融合程度低、客流强度不高、运营亏损严重等问题;然后以西户铁路开行市域列车为例进行研究,分析运输组织模式、客流特征、交通接驳方式等内容,深入探讨单线市域铁路客货混跑模式的适用性;最后论述市域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优化策略,提出统筹前期规划、优化交通衔接、提升运营效率、加快用地开发、打破管理壁垒等建议方案,为后续既有铁路改造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随着市域轨道交通的不断建设和城市格局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其沿线客流将呈现不同的特征,可采用不同的列车开行交路模式以适应变化的客流需求。提出了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从服务水平、线路通过能力、列车运用、车站布置以及客运组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交路形式的特点,并给出市域轨道交通线列车开行交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谈市郊铁路发展及其运营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组团式大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谈市郊铁路在大城市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市郊铁路特点及其客流分析,从运输组织、票务服务、一体化换乘等角度探讨市郊铁路的运营策略,为市郊铁路的规划及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客流分布特征及规律是铁路客运运输组织的依据,根据客流状态及时调整运力配置,充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铁路主要的运营目标。京张高铁目前已投入运营,并将成为北京冬奥会铁路运输系统。文章基于京张高铁历史客流数据和已公布的冬奥会赛事日程信息,对冬奥会期间崇礼和延庆赛区的基本客流构成和特征进行分析和预测;分析冬奥会赛事期间突发客流成因及形成过程,确定了客流密度分级定义,以对客流密度进行分级监测和预警,准确把握铁路运输系统面临的客流压力大小;分别从客流和运力利用状况两个角度,定义冬奥会突发客流预警指标,提出实现突发客流与铁路运力相匹配的应急措施,实现冬奥会期间突发客流应急处理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市域铁路车站功能需求、运营管理及客流组织特点,通过数据横向对比分析、仿真模拟及论证,确定市域铁路车站客运通行设施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及建议标准。市域铁路车站客运通行设施服务水平等级建议为D—E级。设计参数取值应尽量满足适宜通过能力的要求,且不应高于最大通过能力的标准。建议取值小于我国地铁规范要求,高于我国城际铁路规范要求,符合《市域铁路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有利于指导市域铁路车站建筑设计,保证市域铁路车站客运设施配备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整体效益,依托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市域(郊)铁路开展互联互通设计已成应用热点。文章以重庆“一干多支”架构下的市域(郊)铁路网为依托,在深入分析线路条件、客流特征及其功能需求基础上,构建“外快内慢、灵活编组、互联互通”的运输组织方案。系统研究互联互通模式下交路形式、编组方案、运营模式及互联互通节点配线,首次提出灵活编组模式系统能力计算方法、实现“∞”型交路形态的单岛四线配线形式和适配快慢车模式的车站规模差异化方案,在保障运营服务水平的同时有效降低工程投资,相关研究可有效指导后续市域(郊)铁路设计。  相似文献   

9.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本质上轨道交通四网为多制式复合网络.分析轨道交通四网的功能定位与关键技术参数,重点从设施设备、枢纽场站、通道走廊规划与运营两个层面系统研究了轨道交通多制式复合网络的融合问题,并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进行了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建设城市群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促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但现有文献大 多还停留在定性分析“四网融合”的实施方法,缺少对如何实现“四网融合”的系统量化研究。笔者以市域(郊) 铁路与其他轨道交通的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以融合模式的选择为研究目的,提出了融合模式,并根据技术条件、 客流特征、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技术融合模式选择的两阶段决策方法,并以西宁—青海湖—茶卡(察汗诺)铁路为 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在轨道交通规划过程中为更好地实现融合提供思路。研究验证了两阶段决策方法的可行性, 得出西青茶铁路与青藏铁路西格段采用过轨运营模式进行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市域列车,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对于优化城市客运体系结构,缓解交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丽水市域客流需求,分析了开行市域列车的必要性,并对运输组织方案进行了研究,然后重点从线路能力和车站能力两个方面对金丽温铁路缙云至青田段的富余能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研究年度在合理优化运输组织的情况下,金丽温铁路缙云至青田段可满足市域列车开行需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结合市域(郊)铁路的基本功能定位,通过分析部分项目前期分析的市域(郊)铁路客流强度和实际市域(郊)铁路客流强度,发现其客流强度与线路客运能力的差异较大,线路富余运力较大,从而探讨目前新建市域(郊)铁路富余运力释放到货物运输及共线开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行性,从线路运力、工程技术、投资、运输组织等方面,结合某一项目的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3.
对成灌市域铁路的客流特征、需求特征和客运产品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列车运营的开行方案改进建议,在市场营销方面提出培育通勤客流、完善车站配套设施、丰富销售渠道和灵活定价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市域铁路普遍运营效益欠佳问题,调查分析了东京都市圈市域铁路、城际铁路效能提升的先进经验,从中总结出相应启示:始终重视市域铁路的服务水平,在客流需求较小的时期宜采用小编组列车+高发车密度的形式提供与之相匹配的运能;应积极探讨按照客流需求设置车站并采用快慢车组合运营组织模式的设计方案,以提升通勤效率;优先考虑地上敷设方式;在城际铁路富余运能可以满足中心城市通勤客流需求,或新建城际铁路与市域铁路共通道且一条线路可同时满足二者客流需求的前提下,宜尝试采用城际铁路并兼顾市域铁路功能,以节省建设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交通运输一体化的角度提出铁路运输发展策略,以缓解铁路运输紧张局势,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研究方法: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从分析交通一体化的内涵入手,根据铁路运输的发展特点,确定铁路在一体化交通中的定位,并依此提出具体对策。研究结果:应高度重视铁路枢纽在综合运输枢纽中的布局;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客货专用铁路;加快高速客运系统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积极推进运输管理信息化和运输管理体制的创新。研究结论:铁路运输业应从一体化交通发展的角度,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与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实现铁路运输的跨越式发展,共同推进和实现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化,优化交通资源,取得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利用既有张博线开行市域列车,从客流角度分析线路走向与市域客流走向的契合度,研究本项目对轨道交通的替代性和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既有铁路现状及线路运输功能,推荐增建二线改造成双线电气化铁路方案;考虑本线需要在维持货运运输的基础上开行市域列车,对本线速度目标值、车辆类型、车站布置、列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问题进行研究比较,推荐本线速度目标值100 km/h,开行CRH6型动车组,4辆编组,到发线有效长280m,采用CTCS系统和非接触式IC卡式自动售检票系统。同时对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营管理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综合交通网络采用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票制,分别由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铁路客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系统提供功能服务。“四网融合”中城市群内轨道交通公交化运营时,铁路客票系统难以提供快速便捷的通勤服务,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又无法满足实名认证、席位管理的铁路运营需求。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根据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票制模式和技术体系,重点分析不同票制的优缺点和运营组织关键点,结合现行已实施案例提供一体化融合技术方案,探讨并提出铁路和城市轨道不同票制的融合技术思路、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铁路网的不断升级与完善,部分中低速铁路能力得到释放,其客运功能定位有所调整,甚至有归口地方管理的趋势,而在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体系中,市域线不可或缺。通过对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市域铁路第一批试点项目在利用既有铁路的规模、标准、投资模式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运营权、既有铁路能力、客流需求、互联互通、车站设置、运营补亏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铁路列车的有关建议,为后续类似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厦漳泉区域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现有交通设施,认为区域具备一体化的基础。厦漳泉都市区需要覆盖中心城市及周边组团、服务于中长距离出行、以通勤和弹性客流为主的区域轨道交通。区域轨道交通线路围绕厦门开展规划,兼顾都市区及厦门市域快速出行功能。依据国内外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运营经验,在现有公路、铁路网络已实现厦漳泉城市群间点到点直达交通联系的前提下,推荐厦漳泉区域轨道交通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快线模式。在邻近城市间1 h可达的时间目标下可选择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的地铁车辆,开行多种运营交路及快慢车,分时分地满足客流需求,并提高乘车舒适度。区域快线宜尽早规划,修建时机取决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铁路》2012,(6):101-101
俄罗斯《铁路运输业发展战略纲要》中规定,应合理利用运输资源,使运输过程尽可能高效。客运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需要完善对客流的预测方法,在实际的运营活动中,采用信息技术,保障人们对运输服务的需求和对运输业发展预测的适时分析。预测的结果应能显示客运部门商业过程智能系统中最重要的信息分析构成,包括客运的计划和调整,财务与干部的管理情况,以及客运车辆的运用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