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工地和智慧建造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解决跨海大桥设计、施工、协同管理的数字化建设难题,以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设计连建造工程为研究对象,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能力,解决了钢桁梁桥桁架结构、桥墩和主桥大节段钢结构设计深化问题,基于BIM技术实现设计计算交互与参数化设计、下部结构视觉化表达和配筋设计、三维碰撞检测设计;在施工阶段融合无人机倾斜摄影、全景监控技术实现基于GIS+BIM的基础信息化平台,融合PM管理实现GIS+PM的可视化、移动化项目管理,融合IOT技术形成BIM+IOT的“物联网”施工管理平台,打造BIM+智慧工地。结果表明,通过本次BIM技术在澳氹四桥施工阶段的应用,在桥梁施工、桥梁设计BIM新技术应用以及BIM+协助项目管理方面做出有益探索,节约成本约1 500万元,节省工期约57 d,在助力澳门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数字化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三维可视化大场景的基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实现了铁路工程空间数据的直观化和可视化.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野外控制点布设方案作为三维模型精度控制的关键步骤,目前尚未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基于某铁路建立试验区设计了14种像控点布设方案,对不同方案的空中三角测量精度和模型精度进行分析,总结出最优像控点布设方案.此外,以多个铁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二维平面设计已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发展需求。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选线的设计效率和质量,应用BIM技术将倾斜摄影生成的三维模型导入BIM操作平台中,直观表达沿线控制物的真实特征,为选线提供理论支撑。采用该技术,在某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进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倾斜摄影的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精确化的优点,能直观表达重点控制因素的数据信息,对沿线实物的还原度较高,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选线设计的精确性,也为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3D建模技术和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将建筑工程构建成具有4D结构化数据库的工程数字化模型,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降低后期运营维修成本。利用BIM云平台实现对装饰装修工程量概算和成本控制,形成以BIM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流程体系。通过对重大施工方案三维模拟,模拟出不同施工方案下的施工风险及施工成本最优方案,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利用三维模型对现场工人三维技术交底,实现建筑图纸的集成化和可视化,提高读图效率。  相似文献   

5.
BIM辅助铁路隧道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基于BIM技术的3D可视化设计环境和4D虚拟仿真环境,研究BIM辅助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推演的方法和流程,以及施工方案的环境、结构和施工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设计原则。针对铁路隧道仰拱与仰拱填充施工特点,利用BIM辅助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建立施工方案的三维数字模型,优化设计仰拱与仰拱填充快速施工装备与工艺,模拟方案的施工过程。结果表明,BIM辅助铁路隧道施工方案优化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开展BIM、GIS等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实现铁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运维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针对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项目,以应用BIM技术构建的高精度三维铁路工程结构物模型为载体,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生成的GIS数据集成大场景为核心,实现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提升了铁路建设项目智能化建造水平。在京雄城际铁路四桥六线并行段、桥梁装配式一体化段进行BIM+GIS数据集成技术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中应用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在设计阶段建立接触网零部件三维族库BIM。通过参数化快速腕臂装配建模、线路模型布置,开展碰撞检查、仿真模拟,实现接触网最优设计;通过BIM工程量自动统计、出图功能,提高设计效率。施工安装阶段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进度展示,设计交底、施工方案交底,指导施工并提高施工质量。基于BIM的接触网数据集成与传递,实现接触网BIM承载的建设管理过程信息无缝转移到运维阶段,为将来智能运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岭地形大型铁路工程施工组织精细化需求,利用BIM技术对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在施工阶段的应用进行研究。明确了与BIM应用点相对应的模型标准,选择不同的BIM软件组合构建了地形、主体结构和临时设施模型库;采用BIM+GIS实现施工总平面图精细化布置,充分利用Delmia参数化优势对主拱圈总体施工方案和各专项方案进行优选,对重点工艺实现可视化交底;应用人机交互模拟、BIM+CAE、BIM+3D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了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桥梁BIM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重载铁路桥梁设备类型多、数量大,传统运维管理多以人工为主,缺乏系统化、信息化管理手段。针对该现状开展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载铁路桥梁设备智能运维管理研究与应用,解决桥梁快速建模、BIM模型与GIS融合等关键技术问题。以朔黄铁路为背景,基于GIS平台,融合BIM模型、铁路沿线倾斜摄影模型,实现桥梁设备的三维可视化,构建基于BIM+GIS的铁路桥梁设备管理系统,对推进铁路桥梁设备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涉及的专业多,模型复杂。为提高建模效率和建模精度,采用RevitBIM软件平台的二次开发技术和C#编程语言,通过控制参数方法,实现桥梁、隧道、轨道等线路结构物参数化族自动建立。根据线路敷设方式划分线路区间,利用Revit软件二次开发的程序进行区间分段加载,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所有结构部件BIM的自动组装;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三维BIM的快速拼接方法,减少和降低了模型细化和拼接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以福平铁路新鼓山隧道项目为依托,将BIM技术应用于新鼓山隧道进口215 m范围内隧道复杂段设计,得出BIM技术在隧道复杂段设计中具有以下优势:利用地质三维模型,按照地质三维分布,确定隧道洞口和隧道走向;利用三维开挖工具,建立复杂的洞口开挖模型,可直接利用模型生成土方数量表;利用BIM的4D技术,一方面可以完成隧道复杂段的施工模拟,另一方面可以检测出模型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铁路车站改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采用航空摄影测量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车站改造范围内的三维实景模型;利用3DGIS技术,将铁路信息化模型、车站改造设计方案、站房BIM设计模型和三维实景模型进行集成,建立完整的铁路车站改造信息化模型系统并应用于铁路车站改造施工组织过程中,为铁路大型车站改造提供基于虚拟仿真的地理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施工进度作为项目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形象和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的项目进度管理中,诸多问题难以解决,随着BIM技术的出现并不断发展成熟,利用其可视化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达到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将BIM可视化技术引入项目进度管理,有助于提高进度管理效率。以进度管理为研究对象,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入手,重点研究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中的进度管理应用问题。首先,对施工行业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BIM技术的优点进行剖析;其次,对基于达索系统的BIM技术应用于施工项目案例进行分析,阐述BIM可视化技术的优点;最后,分析施工行业BIM技术推行工作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中,布线的工艺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如期施工并达到预期效果,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面临的关键问题。利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的三维可视化特点,对铁路信号室内机柜设备及线缆等建立三维模型,将室内机柜设备布置和配线等的二维设计图纸实行整合可视化,可以弥补施工图纸不足,提升图纸阅读效率。通过碰撞检查优化布线方案,减少在综合布线施工阶段可规避的损失和返工的概率。实现技术交底更加方便,达到优化室内布线布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已成趋势,综合性交通枢纽越来越多。在设计中,交通枢纽建筑具有功能多样、专业繁多、接口复杂的特点,为保证其不同空间效果和功能使用要求,综合管线设计越来越重要。从综合管线设计原则出发,结合京张高铁清河站管线综合设计实例,阐述综合管线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和重难点。并以BIM技术在碰撞检查、验证复杂空间、解决净高、优化设计、三维交底5个方面的优势,分析BIM辅助设计的必要性。最终说明综合管线排布可以保证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并从工序上指导施工:通过BIM技术深化设计,对提高设计准确性,提升管线施工效率和安装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为综合交通枢纽管线综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牵引变电所选址方法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无人机倾斜摄影和BIM技术相结合的选址方法,利用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和BIM模型可视化的特性进行融合分析选址。首先,让无人机在外业现场执行特定的航拍飞行路线,从低空垂直正向和斜向多个角度拍摄现场地面环境图片;接着,在计算机倾斜摄影数据处理软件中生成密集点云、关联地表纹理、重构现场三维实景模型;然后,在三维地理信息分析软件中实现三维实景模型与牵引变电所BIM模型融合;最后,在集成的三维演示环境中直观地观察和分析牵引变电所与拟选所址三维空间的位置关系,提取拟选所址区域的风险点位,自动调取风险点位关联图片,为选址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更多维度的决策支持。在工程实例中进行了方案验证,在拟选所址区域共发现8处风险点位,利用三维实景模型测量风险物体尺寸,结合数百张关联的航拍图片辨识风险物体外观,在三维实景模型中精确规划所址方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规避风险点,减少征拆工程、土建工程、外电工程的投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传统人工现场判视方法,能从更多维度对现场进行记录和分析,选址结果可靠性和经济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BIM由于具备可视化、碰撞检查、自动统计工程量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未来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武襄十城际铁路试点项目应用BIM技术,实现了桥梁专业完全基于达索平台建模设计,并实现了与欧特克平台数据交互及模型整合。设计成果具有可视化的优势,可直观、形象地进行设计交底指导施工,为今后基于达索平台进行桥梁BIM设计提供借鉴,也可为多平台BIM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铁路桥梁布跨设计过程中,存在工作量大、自动化水平不高、方案展示不直观等问题。为优化桥梁方案设计、提高桥梁布跨设计效率,提出一种基于AI的桥梁自动布跨及三维可视化方法。针对桥梁人工布跨效率低的问题,引入强化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根据桥梁布跨原则,自动计算桥墩位置,优化桥梁设计方案,提高桥梁布跨效率;针对方案展示不直观的问题,基于Cesium平台,构建三维地理环境场景,读取线路数据,定制桥梁参数模板,创建和展示桥梁方案模型。基于上述方法,开发了桥梁自动布跨及三维可视化软件,实现了AI自动布跨及真实环境场景下的桥梁方案展示。在某城际铁路中,应用桥梁自动布跨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桥梁设计方案的比选和优化,为设计决策提供技术依据,证明该方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具备可行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铁路信息化的总体要求,为提升铁路工程建设水平,在铁路项目中积极开展BIM技术研究及应用。高速铁路桥梁占比高、特殊结构多,施工难度大;基于2D的技术交底形式不直观,不能很好地体现设计重点及施工难点;现有BIM软件交互存在一定壁垒,不同BIM软件共享成果的效果较差。因此开展基于BIM的铁路桥梁专业技术交底研究很有必要,能够很好地解决BIM模型的传递问题,使设计单位BIM模型承接的信息顺利传递到施工单位,更好地指导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深化研究。同时以可视化、交互化的方法讲解设计内容、重难点工程,辅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20.
结合佛山西站项目无站台柱雨棚施工,介绍BIM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通过BIM技术,优选出累积滑移最佳安装方案;对钢结构雨棚分块安装的网壳纵、横向接口等部位进行深化设计;同时应用BIM技术,模拟雨棚钢结构工程的预安装过程,实现正式施工实施前的预可视化工程建设管理,优化正式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