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跨孔波速测试方法和CT探测技术方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对冲孔桩的冲孔前后岩体破坏研究,结合实际冲孔过程进行探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弹性波可以用于探测岩体破坏,探测结果可以定量分析岩体破坏程度,而且结果直观,达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精细探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作为一种优异的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利用夹层板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基于传统船用加筋板,通过等质量原理,设计了不同开孔形式的船用聚氨酯蜂窝板,利用声学边界元的方法对其隔声性能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同时分析面板厚度、夹层高度和夹芯壁厚等因素对聚氨酯蜂窝板隔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六边形孔的蜂窝板隔声性能略差,其他开孔...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大桥井吉铁路跨线桥为依托,根据桥梁上跨井吉铁路和桥位处岩溶地层发育的特点,提出综合采用弹性波CT法探测溶洞发育、超大直径空心桩替代钻孔灌注桩及桩底注浆加固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复杂岩溶地层桥梁桩基础设计、施工中的诸多难题。介绍目前国内最大直径桥梁桩基础——φ15 m超大直径空心桩在复杂岩溶地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浅地层剖面仪具有工作高效、成本低廉等特点,目前常被用于海底地质和海底管线路由的探测。本文主要以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方式为研究重点,从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出发,阐述了浅地层剖面仪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实际应用介绍了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管线路由中的应用,最后对探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高速公路试验基桩完整性检测实例,介绍低应变法、跨孔透射法和钻心法等3种常用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对3种检测技术进行比较,指出相互验证方式。  相似文献   

6.
韦世贵 《水运工程》2023,(11):198-203
由于第三系泥岩地层时代新、成岩差、岩性软弱、模量低、强度低、承载力不高,特别是在卸荷或开挖暴露后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变化大,常规的岩石试验方法得到的指标往往比真实值低。依托广西航运枢纽工程,现场开展岩体载荷试验、钻孔声波速测试和旁压试验,研究广西新近系泥岩的地基容许承载力。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地基容许承载力、钻孔纵波波速、岩体完整性系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相关公式,可通过钻孔声波速测试间接获取新近系泥岩的地基容许承载力。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罗本永  秦飞 《船舶工程》2022,(3):34-39+101
金属夹层结构在稳定性、抗爆抗冲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舰船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研究夹层结构在轮印载荷下的应力特征,以特定单层甲板加筋板架结构为原型,设计相应的I型夹层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进行分析,并通过缩比模型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夹层结构上下铺板厚度、芯层腹板厚度、高度和间距等参数变化对夹层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为舰船甲板夹层结构的设计和模型试验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澳门地区沿岸工程地质条件及填海造陆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澳门地区的填海造陆是今后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文中简要地概述了澳门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地貌以及第四纪地质的沉积特点,提出研究分析近岸工程地质条件夺填海造陆工程的重要意义。接着对80年代初以来的主要填海造陆工程进行了回顾。本文首先对澳门沿岸进行分区,并分别简述其工程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填海造陆的地域和前景,为今后的填海造陆提供指导性佐证。最后明确指出今后填海造陆应着重研究  相似文献   

9.
边坡位于三叠系中统关岭组第二段(T2g2)地层中,地层存在多层软弱夹层,在通过边坡开挖揭露下,对边坡各软弱夹层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各位置的稳定性,进而对边坡给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通过处理,避免边坡产生顺层滑坡,危及公路和上方村寨。  相似文献   

10.
铝质夹层板主要在豪华邮轮和快速艇上进行应用,为扩大铝质夹层板的应用范围,以常规民船上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对该上层建筑局部结构进行轻量化替代设计。根据夹层板结构特点确定结构型式和相应连接结构型式。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比较分析替代设计前后该上层建筑的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铝质夹层板上层建筑能有效减轻结构,并且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这为后续铝质夹层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米小云 《港工技术》2011,48(6):42-44
基于对不同类型路基土样的剪切波速检测和干密度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确定路基剪切波速与土体干密度的相关模型,探讨路基压实度检测的便捷方法。在实际工程中为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将剪切波速法与传统灌沙试验法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进一步证明由剪切波速推算路基土体干密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曹勤方  徐敏 《港工技术》2020,(2):116-120
本研究基于现场试验探讨了低应变反射波法和地质雷达测试两种无损检测方法评价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效果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低应变反射波法既可通过时域曲线识别桩体缺陷,又能根据波速判断桩体强度,但在测试过程中,需有针对性的优化测试方法,且其对超过6 m长桩桩底反射不明显,对初始含水率较大地层容易产生误判反射波。地质雷达探测只能简要识别桩基位置,但对桩基缺陷及完整性无法识别,不适用于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对于软弱岩层中的打入桩,目前尚无公认的方法评估桩侧阻力。针对巴拿马Amador邮轮码头航站楼嵌岩钢管桩基础,开展了9组桩基动力测试,采用波动方程分析方法获取桩侧阻力。研究了地层中桩侧阻力分布规律、岩层中桩侧阻力与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侧阻力分布曲线均呈抛物线形式,可以明显区分出软黏土、粉质砂土、强风化岩、中风化岩4个地层。将曲线跌落后的部分定义为嵌岩段,据此得到桩A-4嵌岩深度为6 m、其他桩嵌岩深度为4 m,均满足设计最小嵌岩深度3 m的要求。2)岩层桩侧阻力-抗压强度(UCS)曲线均呈指数分布,而非线性分布。3)软弱岩层中,侧阻力起主导作用。同一UCS值,泥质粉砂岩中桩侧阻力明显大于玄武岩。4)随着UCS增大,岩体的自稳能力逐渐增强,摩擦系数逐渐转变为影响侧阻力的主导因素。UCS增大到一定数值后,桩侧阻力趋于稳定。5)获得了岩层桩侧阻力-抗压强度关系式,为估算场地岩层中桩侧阻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受到海风、海浪和海流等环境扰动作用,这造成在不同航速下船舶动力学模型的参数不确定性,本文对船舶本体运动和风浪流干扰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PIλDμ的抑制风浪干扰的的航向控制算法,并与传统 PID算法进行对比,针对某型船舶动力学模型在6级海风和5级海浪海况下进行对比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航速下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鲁棒性,对风浪干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应用于船舶的航向控制,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5.
用超声纵波沿垂直于应力方向对45#钢进行测试,测量其在单轴应力作用下的声速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拉、压单轴应力作用下,超声纵波的声速都发生了变化,声速相对变化率与应力成线性关系。通过本实验提供了一种无损测试材料内部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般情况下梁板式高桩码头的基桩顶部需要与上部结构嵌固,传统的单桩完整性检测方法已不能适用于此类基桩完整性的无损检测,在总结国内、外桩基检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对动测法和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改进,主要包括双速度法、横波法、超震波法、纵阻抗剖面分析法等,分析论证在梁板式高桩码头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应用高应变法的可行性,以及综...  相似文献   

17.
高宁波  杨建民  赵文华  李欣 《船舶力学》2017,21(12):1449-1459
文章对一个理论畸形波序列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且将数值结果与理论值做了对比.采用速度入口方法以实现波浪模拟.在造波边界处不考虑高阶波浪成分,只输入线性波浪速度.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分辨率的网格进行数值模拟,以找到足够有效捕捉自由面的网格模型.考虑到快速傅里叶变换不能反映畸形波的时频特征,因而引入小波变换研究畸形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最后比较了北海实测畸形波和文中理论畸形波小波变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乍浦港圆形混凝土柱进行取粉检测,研究氯离子侵蚀的环向变异性。根据乍浦港的风况、波况,计算圆形截面混凝土柱在各个方位的累积风速、累积风压和波浪压强的环向分布。并通过灰关联分析得到了累积风速、累积风压和波浪压强与表面氯离子浓度、扩散系数之间的关联度。累积风压由于考虑了贝努利效应,比累积风速更能反映真实情况。为建立海港码头相似理论及耐久性评估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范威  范军  王新宁 《船舶力学》2012,16(6):705-715
采用Sommerfeld-Watson变换(SWT)方法研究了内部充水弹性球壳的散射,应用绕数积分求根方法在频率域复平面和波数域复平面求解环绕波的频散方程。比较了弹性球壳在内部真空和内部充水两种情况下环绕波相速度曲线和衰减曲线,结果表明内部流体负载使得相对于内部真空情况有大量流体环绕波产生,相邻流体环绕波相速度曲线的"排斥"现象是明显的,流体波向周围媒质的再辐射作用在其相速度接近内部真空球壳弹性环绕波相速度的时候达到局部极值。用镜反射波和环绕波的叠加合成反向散射形态函数,与简正级数解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