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谌博 《中南公路工程》2013,(2):145-147,169
用双曲线回归拟合法、指数曲线拟合法和星野法3种方法进行了路堤沉降与稳定观测数据的处理,通过对拟合结果的分析说明了三种方法的各自特点。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短期沉降预测能力均较好,星野法模型较其它两个模型与实际最贴近,双曲线模型与星野法模型拟合效果相近,而指数曲线模型预测的最终沉降量较另外两个模型偏大。  相似文献   

2.
个别驾驶维修人员,在维护修理交流发电机时,不知用什么方法来检修,下面介绍几种实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德琛  邢松岐 《公路》1994,(2):32-36
对桥梁结构力学特性的试验,过去乃至目前,国内外仍普通采用静力试验的方法。本文根据几座桥型结构静力与动力的实测结果和试验方法的分析比较,从桥梁结构实际承受动荷载的观点出发,论述了结构动力学能够从本质上正确反映荷载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解释许多静力学解释不了的问题。在电子测量仪器,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技术已相当发展的今天,发展动力试验并逐渐以动力法取代静力法来进行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是可行的,也是必  相似文献   

4.
少打快回法 此法用于坑坑洼洼的道路,假如前面有一水沟,先用连续制动法控制车速,当前轮接近水沟边缘就要下落时,踩下离合器踏板,松开制动器踏板,把方向往左稍许打一点,利用车的惯性使左右前轮先后斜滑入沟,而后快速回正方向加油慢慢上沟,这样使两轮一前一后斜角滑沟,减轻了两轮同时跳跃造成的震动。  相似文献   

5.
公路桥梁水文计算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公路桥梁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各类不同来源的水文资料,按照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计算机处理,研制了一套适合于设计工程师使用的公路桥梁水文计算系统,该系统具有理论基础可靠,使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泛,运行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双侧壁导坑法在隧道特殊段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奥法是隧道施工普遍采采的方法,但在合(肥)-芜(湖)高速公路试刀山隧道特殊段施工中,坚持新奥法,先后采用正台阶法,上导洞法均未成功,最后通过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才得以顺利贯通。本文仅就该法的具体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桩基工程检测工作中,低应变反射波法和钻芯法被广泛应用。通过对2种检测方法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总结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指出了2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的工程检测中低应变反射波法可作为一种普测方法,钻芯法可作为一种详测方法,2者取长补短,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课程教学必须符合社会需要,从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持续发展需要出发安排教学。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既能切合社会需要,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不仅掌握专门的经济法律知识,又具备融合和运用经济法律的综合能力。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课堂45分钟达到这一效果呢?本文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认为,可以采用讨论法、案例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围岩分级方法很多,各分级方法指标的选取及参数的取值差异性明显,导致各方法间的一致性和相互参考性较差。依托锦州地下洞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围岩分级Q值法、RMR法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BQ法,并简单对比分析了各分级指标的差异;对分级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得到相互间数学关系;横向比较3种分级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证明:Q值法与RMR法间相关性较好,BQ法对岩体质量的分级偏于保守,综合比选之后认为Q值法和RMR法较适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程中经常遇到的抗滑桩嵌固地层比较复杂的情况,应用弹性地基梁初参数法,推导了上土下岩“m-K”法、层状地基“K-K”法的弹性抗滑桩内力、位移数学解析解,同时为了推广电子表格法在抗滑桩治理滑坡领域中的应用,运用Excel内嵌的VBA语言编写相关的计算表格,使计算更加透明化。工程实例表明:所提出的电子表格法可完成嵌入复杂地层抗滑桩的全部计算并绘出内力图形,可有效提高抗滑桩变位、内力分析效率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1.
对简化Bishop法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简化Bishop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这种方法既满足整体力矩平衡外还满足整体力平衡的观点,并与严格条分法比较,得出其差异并进行了改进,改进的简化Bishop法保留了计算简单的优点,并使每一条块也保持力与力矩的平衡,从而使其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果更趋合理,而且安全系数较简化Bishop法稍增大,因此更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不同的地质问题,隧道勘察工作中可以选择综合物探技术进行探测。各物探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选择不同的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探,可以实现各方法的优势互补,提高勘察精度,更好查明隧道地质条件并提供更加详尽的地球物理参数。介绍了隧道探测中选用的各物探方法,对各方法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解析,并结合钻探进行验证对比。应用结果表明,隧道综合物探勘测是行之有效的,可为类似隧道的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几条山区公路的定线经验,探讨了利用测距仪和PC-E500袖珍机进行回头曲线实地定线的几种方法,提出了回头曲线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综述公路隧道新奥法基本施工方法选择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见几种施工方法的分类,简单说明隧道新奥法基本施工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使用每种基本施工方法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斜拉索静力分析综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广泛收集斜拉索静力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概括了等效弹性模量法,等效刚度法和曲线单元法在斜拉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为斜拉桥结构分析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跨度山岭隧道结构设计方法——结构承载能力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小红 《公路》2000,(5):40-45
新奥法是现阶段隧道设计施工的首选方法,但是由于它中提出一些比较合理的原则与概念,在实际应用时,特别是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很难把握,如作为结构一部分的围岩怎样参与作用,算术对复合衬砌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如何将结构设计与新奥法的灵魂-监控量测统一起来等等。作为对大跨度山岭隧道设计的一种探索,本文指出:了解隧各部分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做好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关键,并从结构承载能力与新奥法设计、结构承载能力与奥法施工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应用,喷射混凝土技术正面临着革新,无论是对原材料的要求方面,还是施工技术方面,已对不同条件下大量的解决方法、原理进行了验证,各种解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又是相互矛盾的,在下文中,将详细地介绍喷射混凝土应用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矿山法和新奥法在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当前中国公路隧道设计施工理论以新奥法为主导,在然而在公路隧道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仍沿用按矿山法制定的质量检验计定标准,显然存在局限性和陈旧性。结合当前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在项目划分,检验内容,实测项目等方面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隧道掘进过程中围岩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单一的地质预报方法存在多解性,准确率较低。基于分析不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适用范围,建立地质分析与物探长距离预报和短距离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报解译方法,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为例,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进行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能较准确查明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及性质,可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为地质灾害处理和围岩设计变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螺栓装配技术中扭矩法与转角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可控螺纹联接技术的机理,对扭矩法和扭矩/转角法两种拧紧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对在两种不同拧紧工艺下影响螺纹联接装配的实质——螺栓的轴向预紧力的分布和散差的比较,并结合生产实践进一步论证了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在发动机关键螺栓联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