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求解车间作业调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一个有限经济批量和交货时间计划的车间作业调度问题.在这条供应链上包含两个大的部门(生产加工部门和组装部门);多种工件首先需要经过加工部门多个车间的加工,然后送到组装部门组装成为成品;目标是如何组织安排各种工件在各个车间的各个机器上的加工顺序和加工开始时间使得此供应链上单位时间内的运输费,组装费和存储费用最小.此问题是一个NP难问题,为了找到满意解,本文利用禁忌搜索算法来解决此问题,并用MATLAB软件编写求解此问题的算法程序.从算法的数值试验过程来看,禁忌搜索的效率和效果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基于拉格朗日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Job-Shop 调度角度出发,以列车为待加工的“工件”,将车站接车进路、 到发线和发车进路看作“加工机器”,列车在车站的走行与停站看做不同的“作业工序”, 把高速铁路车站作业问题抽象成Job-Shop 车间调度优化,以设备能力、冲突进路、停站时 间为空间和时间约束,以最小化到发线的占用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高速铁路车站作业 优化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松弛原模型的约束条件,建立车站技术作业问题的拉格朗日 对偶松弛问题,设计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优化模型算法.并以高速铁路的某一车站为实例 进行验证,实例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化解车站作业进路冲突和实现到发线运用时间 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顾客化大量生产模式的计划平准化模型的优化问题,研究了混流生产线上产品需求量相差甚大条件下的产品投产(或加工)顺序问题。提出了工件取整法和工件还原法两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一方面优化了产品投产顺序,缩短了产品出产节拍,另一方面使得产品投产顺序更具规律性,易于被企业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所掌握。  相似文献   

4.
基于混合进化策略算法的并行多机调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一类带工艺约束的并行多机调度问题,其工艺约束的特点在于工件的加工需要多种不同类型机器同时协同工作来完成,为求解此类调度问题,采用进化策略与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提出一种工件加工的机器动态调度策略,寻求生产调度完工时间和机器负荷均衡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大量工件在若干台机床上加工,必须合理进行工序安排以节省加工时间。约翰逊与具尔曼解决了N个工件在两台机床上的工序安排,本文将它推广到N个工件在M台机床上的工序安排并用BASIC语言在微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6.
研究车削加工直径尺寸形成机理,简化工艺系统尺寸链,得出三瞬心法预测工件加工精度的理论模型;在对工艺系统误差检测与辩识的基础上,实现对虚拟车削加工(一次进刀级)工件的精度预报,其结果与实际加工测量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7.
在冷成形加工中因为工件和模具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而使工件的成形误差也随之变化,以前的成形误差分析仅涉及单个工件加工循环.同时考虑机械效应和热力效应对成形误差的影响,对批量生产多循环闭式冷锻铝材成形过程中工件的成形误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给出了一个包含成形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成形误差的误差分析公式.该公式可用于诸如挤压成形等其他成形工艺.这一分析工作为高精密成形误差补偿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编组站初始配流方案有时难以保证每一出发列车满轴正点出发,此时要对解编顺序进行调整.在调机能力限制的前提下,将编组站划分为解体和编组两个子系统,结合工件加工排序问题对编组站中各项作业时间、发车间隔时间、等待发车时间以及各个时间参数间的关系进行图解推导,得出解编顺序局部调整时要满足的条件以及调整后对列车能否正点出发造成的影响,进而得出局部调整方案.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该方法进一步验证,说明这种结合已有车流解编方案进行局部调整的合理性,从而最大程度使得列车满轴正点出发.  相似文献   

9.
虚拟车削加工尺寸精度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车削加工直径尺寸形成机理,简化工艺系统尺寸链,得出三瞬心法预测工件加工精度的理论模型;在对工艺系统误差检测与辩识的基础上,实现对虚拟车削加工(一次进刀级)工件的精度预报,其结果与实际加工测量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使用工业机器人进行去毛刺加工作业时,编程方法多数为现场手动示教或是在离线编程软件中对工件模型进行手动编程.针对手动编程的不便利性,提出了一种通过使用视觉传感器对工件模型进行识别检测,进而自主生成去毛刺加工路径的方法.在V-REP平台下,将实际应用场景抽象化,并使用Lua语言编写相应的脚本程序.最后通过模拟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