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确保全京交通状内的明显变化,将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全面打通两条出省大通道;加快构筑干线公路网络,进一步提高公路网的通行能力;努力打通市出口公路,保证与周边省、市避出畅通无阻,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为此要加快发展,确保交通工程按计划实施,坚持质量第一,确保交通工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2.
国内动态     
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交通行业抗灾保通表彰电视电话会议,我国建成连接东南亚南亚的西南陆上交通大动脉(昆曼国际大通道国内路段全线贯通),贵州公路部门抢抓时机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3.
从交通区位论角度分析了运输通道形成机理,阐述了交通区位规划方法本体规划属性及其特点,对几种常见交通规划方法特点及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规划需求与思路。最后,以交通区位论为基础,对广东省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交通区位线进行了分析与绘制,提出了广东省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勘察设计市场的不断开放迫切要求勘察设计企业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然而,在当前的公路勘察设计项目中,设计周期长、设计质量与过程难于控制是困扰交通勘察设计企业的一大难题.为此,针对交通勘察设计企业对现代项目管理的迫切需求和公路勘察项目的特点,借助IDEF0建模工具建立公路设计过程的功能模型,采用ESIA方法对公路勘察设计流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使其不仅符合ISO 9000的要求,而且尽可能减少了流程中大量不增值活动以及调整流程的核心增值活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勘察设计市场的不断开放迫切要求勘察设计企业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然而,在当前的公路勘察设计项目中,设计周期长、设计质量与过程难于控制是困扰交通勘察设计企业的一大难题。为此,针对交通勘察设计企业对现代项目管理的迫切需求和公路勘察项目的特点.借助IDEF0建模工具建立公路设计过程的功能模型,采用ESIA方法对公路勘察设计流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使其不仅符合ISO9000的要求.而且尽可能减少了流程中大量不增值活动以及调整流程的核心增值活动。  相似文献   

6.
白河特大桥的建设有助于我国南北公路运输大通道的形成与完善,对进一步补充、完善河南省的公路网络结构,缓解豫01线的交通运输压力,增强高速公路网络化,提高区域网络的通达性,发挥国道主干线、国家重点公路干线和省道干线的联网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论证崇海长江公路大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对项目影响区的界定,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所在区域的过江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运用"四阶段"法对项目未来特征年的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并研究了崇海大桥在未来区域路网结构中的地位,认为崇海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至黄骅港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二大跨世纪工程——神华工程的相关工程,是河北省“三纵三横三条线”公路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黄高速的建成通车对改善省会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全省和环渤海经济区及中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一条促进冀中平原经济发展的大通道,也是西煤东运出海的大通道。为了保证公路的安全畅通,自2000年12月全线建成通车以来,石黄高速公路管理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养护。在众多的养护项目中,公路的边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与安全,还会影响到道路的环境与绿化,甚至影响到沿线村民的来往通行。因此必须加强公路边坡防护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南通抢抓机遇,奋战五年,实现公路联网畅通,向交通强市过渡.新世纪的南通从重在织"线"到重在织"网",实现交通史上质的飞跃,八条干线高速公路,"一横一竖五条专线"铁路网络,苏通桥立项建设,南通机场发展,南通港与世界65个国家地区通航.构筑大通道,营造大港口,建设大城市是今年三大重点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公路绿化是公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尤其国务院提出的“绿色大通道建设”更是扩展了公路绿化的外延。公路绿化不仅仅为公路服务,还要通过绿色通道建设,扩大公路绿化的生物总量,提高绿化覆盖率.使其具有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作用。绿色通道的建设,使公路绿化站位于更高的位置,成为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田晓燕 《北方交通》2012,(4):153-156
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共同构成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科学客观分析通道内的运输需求总量和运输方式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协作关系是准确预测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的必要前提。以桓仁(辽吉界)至丹东(古城子)高速公路为例,探讨应用综合运输分析进行公路交通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的思路和方法,为公路建设项目的交通量预测提供可靠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孙玉武 《北方交通》2006,(10):21-23
随着东北振兴步伐的加快,快速经济增长带来交通运输需求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地区间出行需求快速增长,现状环渤海湾公路通道已经无法满足,开辟大连至烟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解决运输能力短缺矛盾的最有效途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世界之最,是一项技术复杂、工程艰巨、投资巨大、效益显著的宏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的技术研究和论证工作。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多角度论证先期进行战略研究的必要性,为尽快进行项目前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方伟  蔡能  蒋康 《交通标准化》2013,(19):21-23
在总结并分析湖南省雾情气候特征及其主要成因的基础上,针对大雾灾害对公路交通运输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的防雾规划与设计水平、加强公路气象信息数据采集与监测、加强雾天雾区交通安全管理和大雾条件下交通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等几方面措施,以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的防雾灾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传统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综合运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综合运输网络的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法,并对预测方法涉及的具体模型进行了讨论。认为应用该方法可以客观反映公路与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作用关系、准确描述交通量的转移规律、充分把握建设项目在综合运输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使预测结果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道路交通风险防控的闭环管理体系建设问题,建立了交通大数据智能应用系统工程的逻辑框架,阐述了交通大数据融合的模式和方法,运用风险认知、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理论构建了道路交通风险主动防控体系,最后应用道路交通风险主动防控体系的主动防控即时风险沟通服务对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进行事故预防,结果表明采用主动防控即时风险沟通服务对于减少高速公路事故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丽娟 《交通标准化》2014,(15):221-224
为构建与新疆公路项目特点相适应的代建制模式,基于新疆公路项目代建的背景,分析公路项目代建的现状及优势,结合新疆公路项目代建运行的特点,总结新疆公路项目代建的经验及成效,最终提出完善新疆公路项目代建制的措施,为新疆公路项目代建制的建设提供基础性研究成果,对新疆公路项目代建制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对引进国内的先进管理理念与经验,加强新疆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加快新疆交通公路网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行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分析了公路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特点,然后研究了公路交通运输相关前沿科技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影响,最后提出了公路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未来中国公路交通运输将更加智能、安全、绿色、高效、便捷,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交通、新能源汽车、共享汽车、交通大数据、空间信息技术等将对公路基础设施、运输装备、交通管理和出行需求产生深远影响,新时代我国要加强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开展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建设科研条件平台,为制定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保通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跃进 《交通标准化》2007,(11):133-136
老路保通方案设计,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保通方案,都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多种方案进行论证比选,最终制定适合于本工程的保通方案,以达到尽可能降低改扩建工程对老路交通的干扰,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充分发挥老路的社会经济效益,减少对社会负面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用地的不断向外扩张,大型建设项目向城市边缘区域拓展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开发的必然趋势. 本文在分析以往交通影响评价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通道交通分析的基本思路,以项目临近的交通通道为研究对象,根据项目周边通道上的瓶颈路段确定研究范围,并在项目对通道交通影响程度分析的基础上引入通道建设敏感度分析,以确定按规划实施项目建设时所必须的交通通道. 应用案例研究表明,引入通道交通分析比较成功地缓解了城市周边大批建设项目实施和通道交通供需之间的矛盾,改进了以往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的不足,可以确保项目建成后通道交通服务水平不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交通影响分析技术可以综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有关用地与交通的相互矛盾问题。介绍了交通影响分析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交通影响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对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量进行计算。对项目建成后的交通影响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对我国城市中大型建筑项目开展交通影响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