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路》2020,(8)
借助数值法,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建立预制桩沉桩过程的精细模型,分析软土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计算评价邻近地铁车辆段结构的力学响应特征。研究表明:预制桩沉桩挤土影响主要在1.1倍桩长范围内,桩周土产生侧移和沉降且两者平均值比为1.15;软土区预制桩沉桩挤土引起的位移在桩身范围内遵循圆孔扩张理论的分布特征,基于圆孔扩张理论的数值计算思路可行;预制桩沉桩过程会引起桩周土产生显著的挤压、剪切效应,桩周土发生大变形且进入塑性状态,等效塑性区半径约为4倍桩径;邻近地铁车辆段结构因预制桩沉桩挤土产生的附加变形及内力均远小于控制值,结构处于安全状态;软土区类似工程预制桩设计时,建议开展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分析,使结构在10倍剧烈扰动区半径以外。  相似文献   

2.
赵朝阳 《公路工程》2010,35(1):98-102
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将引起桩周土体产生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桩周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缓慢消散,土体会出现较大的重固结沉降,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软粘土中挤土桩的重固结沉降包含有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又涉及三维的渗流固结问题,计算较为复杂。基于AD INA有限元程序和三维B iot固结有限元理论,定义桩周土为多孔介质材料,按照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来模拟沉桩过程,分析了打桩完成后粘性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得出了一些初步成果。并与软粘土中某挤土桩工程的地表实测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弹塑性本构关系和三维渗流固结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挤土桩重固结沉降过程,为挤土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将引起桩周土体产生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桩周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缓慢消散,土体会出现较大的重固结沉降,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软粘土中挤土桩的重固结沉降包含有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又涉及三维的渗流固结问题,计算较为复杂。基于ADINA有限元程序和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理论,定义桩周土为多孔介质材料,按照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来模拟沉桩过程,分析了打桩完成后粘性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得出了一些初步成果。并与软粘土中某挤土桩工程的地表实测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弹塑性本构关系和三维渗流固结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挤土桩重固结沉降过程,为挤土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软粘土中挤土桩的重固结沉降包含有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三维渗流固结问题,基于ADINA有限元程序和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理论,定义桩周土为多孔介质材料,按照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模拟了沉桩过程,分析了打桩完成后粘性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并把分析结果与软粘土中挤土桩工程的地表实测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弹塑性本构关系和三维渗流固结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挤土桩重固结沉降过程,能为挤土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饱和软土中采用静压法进行沉桩施工时会产生明显的挤土效应,从而对沉桩区域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现分析沉桩挤土效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有效降低沉桩挤土效应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粉喷桩、振动沉管挤密砂石桩、强务加固方法处理盐渍化软基的处治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以某高速公路为依托,综合采用原位载荷试验和沉降观测的方法,对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喷桩、振动沉管挤密砂石桩、强夯加固方法处理盐渍化软基的方法实用可行,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7.
结合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工程,采用挤密碎石桩技术对软弱土地基进行综合处理.文中从挤密碎石桩的加固原理、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挤密碎石桩加固技术进行了阐述.后期地基沉降观测资料表明,所采用的"挤密碎石桩、砂砾垫层加土工织物"加固措施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挤密桩对湿陷性黄土隧道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郑西客运专线盘东隧道湿陷性黄土隧底挤密桩加固处理的工程措施,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该隧道进行了无挤密桩无地下水、有挤密桩无地下水、无挤密桩有地下水及有挤密桩有地下水四种工况的二维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在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湿陷性黄土隧道结构的沉降和受力特性及挤密桩加固措施对黄土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中,高压旋喷桩由于其施工空间小、效果显著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但是旋喷施工中产生的挤土效应也不容忽视。结合广州市某基坑工程实例,通过对该工程高压旋喷施工区域和未采取高压旋喷施工区域中房屋沉降监测值的对比,分析了高压旋喷桩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和该工程高压旋喷挤土效应的影响范围。对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加固设计及施工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沉管灌注桩断桩率减小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吉福 《公路》2012,(6):96-103
依托多条高速公路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通过地面隆起、原位监测和检测,对沉管灌注桩挤土影响范围、不同措施减少断桩率效果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断桩机理和断桩率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软黏土地基中预先设置竖向排水体对减少沉管灌注桩挤土效应、断桩率的作用很小,断桩的主要原因是地面隆起将桩拔断,连续施工的断桩率小于隔桩跳打,连续施工和桩身上部插筋可以有效减少断桩率。  相似文献   

11.
对宁启铁路中某段现场的粉质黏土进行室内试验,采用的水泥掺入比分别为4%,7%,10%,13%。对水泥改良土样进行分组击实、养护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水泥掺入比改良土的击实特性及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对改良土的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影响不大,可依据原路基粉质黏土填料的压实标准作为控制水泥改良粉质黏土的压实标准。水泥改良粉质黏土的最优水泥掺入比是10%,7天的养护期即可满足现场施工挤密桩加固不低于1 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柔性桩对高铁路基的加固效果,结合沈丹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地质条件,选择深层搅拌桩、水泥粉喷桩进行加固处理,成桩后对地面沉降、测斜、土压力及土工格栅变形等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深层搅拌桩、水泥粉喷桩形成柔性桩在沈丹铁路客运专线中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黄旺明 《桥梁建设》2012,42(3):114-120
津秦客运专线丰南特大桥以113 m简支系杆拱桥同时跨越津山铁路下行线和丰胥联络线,为不影响津山铁路和丰胥联络线的正常运行,该桥上部结构采用异位支架成桥,整体平转至设计桥位的方法施工.异位支架由钻孔桩基础、钢管桩及贝雷梁组成,位于津山线的下行线外侧并与之平行.平转系统由大吨位球形铰支座、临时墩和圆弧形跨线滑道梁组成.拱桥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后,沿圆弧形滑道梁顶推约33.53m,以球形铰支座为中心平转约17°后跨越既有线上空到达设计桥位,在梁体两端交替进行项、落梁作业,使系杆拱桥落座于永久桥墩的支座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高铁高填方路基高速液压夯实施工参数,在沪昆高铁芷江段施工现场进行原位试验,测试了夯击能36 k N·m作用下路基的沉降和动应力,分析了动应力随夯击次数和深度的变化规律,沉降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确定了有效加固深度为1.75 m和最佳夯击次数为9击,并对其加固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夯击能36 k N·m累计9击作用下,路基压实度在1.75 m深度范围内都达到了95%,路基表面Evd平均提高了14%,K30平均提高了26.31%,CMV平均提高了18.63%,路基压实质量满足设计要求,高速液压夯实效果显著。建议对同种条件下的路基每填高1.75 m时,采用夯击能36 k N·m,累计作用9击对其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5.
刘海兵 《路基工程》2022,(6):124-129
依托京滨铁路宝坻至滨海新区段JBSG-3标段的建设项目工程,基于现场原位试验,分析在含有软土地层的崎岖地形下填筑大于30 m的路堤,加固高填软基路堤中土体的土拱演化规律,探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在高填方路堤中抑制土拱效应的效果。研究表明:群桩(管桩)能够有效地提高桩间土体的承载性能;地基加固方式深受基底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当基底压力呈非均匀分布时,会导致桩间土压力过大,极端情况下局部超过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压实桩端土体导致桩间土压力上升和桩承荷载下降现象,若荷载较大时,也存在桩端产生“刺入”现象,引起桩间土沉降速率低于桩体沉降速率;管桩复合加固高填方路堤中土体的土拱演化规律的关键因素是持力层和荷载强度,若桩端产生刺入情况会引起土拱骤停,导致桩间土剪切破坏,引起高填路基整体变形,进一步加深桩体形变量,可通过设置连梁来减少桩体不均匀形变,提高其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戈壁地区的路基填料以粗颗粒、低含水量为主要特点,国内外关于戈壁地区填料用于高速铁路路基的研究很少。为给兰新高速铁路第二双线的修建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试验段柴窝堡工点的现场试验,分析了填料的性质,提出了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填料碾压工艺等一整套的填筑方法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结合蒙内铁路DMK7+660~+920软土地段高路堤地基实际工况,建立软土高路堤稳定与沉降计算模型并验算,同时比较“碎石桩加固”和“基底换填+强夯+反压护道”两种方案。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的松软土地段高路堤在沉降和稳定性方面不能满足要求;路基沉降最大位置位于路基中心,其次为左右路肩及左右边桩,且左右路肩沉降趋势相同,左右边桩沉降趋势相同;从沉降监测数据和运营状态来看,采用“基底换填+强夯+反压护道”方法,保证了蒙巴萨西站高路堤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玉蒙铁路膨胀土路堤桩板式挡土墙离心模型试验,就路堤加筋、不加筋两种工况,以及最优含水量及富水两种含水条件进行模拟测试。试验结果得出,弱膨胀土路基加筋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使路基的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满足了设计要求。弱膨胀土含水量的变化对路基的变形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振杆密实法加固粉土地基的效果,对宿(迁)新(沂)高速公路粉土地基采用十字形振杆密实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加固前后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分析了侧向土压力系数和超固结比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了路堤填筑期工作性状,分别基于CPTu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得到的压缩模量计算加固后上覆荷载下沉降,并与采用双曲线法基于现场实测资料的预测沉降和瑞典振动翼加固沉降进行对比,以证明基于CPTu测试的沉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比较加固前后相同上覆荷载下地基计算沉降量以分析地基加固前后路堤荷载作用下控制变形能力的差异;比较了加固前后场地土类别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场地土层加固后静止侧压力系数提高了40%,超固结比提高到1.8~2.3,出现超固结效应;十字形振杆控制粉土地基沉降效果优于瑞典振动翼,基于CPTu测试确定土压缩模量的方法能较好地预测地基沉降,在相同高度填土荷载下,加固后地基沉降比加固前减少约25%;加固后场地指数提高,特征周期减小,场地土类由软弱土提高为中软土,场地类别由Ⅳ类提高为Ⅲ类,在不影响建筑物基础抗震要求的情况下,可大幅降低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20.
邱俊杰  王宁 《路基工程》2020,(2):74-79,86
针对川藏铁路某风积砂高边坡路堑工程中“双排桩+植筋挡土板”支挡结构的设计,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对双排桩设计方法、结构形式、桩间距等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宽度设桩数量不变时,矩形布桩在结构受力、抵抗变形、桩-土作用方面均优于梅花形布桩;桩间距取2~4倍桩径时,桩间土拱效应显著,桩间土加固效果好;连接钢筋最大轴力位于两端,应采取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