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上海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城市建设与内河航道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为此,通过航道改线来替代原有航道的货运功能,尽可能减小负面影响。本文通过"洞泾港航道改线规划"的案例来浅谈上海内河航道与城市建设之间矛盾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穿越城市的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两者之间的主要矛盾,如航道高等级改造将对城市发展产生隔断性影响、港区集疏运导致城市道路拥堵、整治航道引发的拆迁成本不断增加、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对航道功能的削弱作用等,以锡十一圩线航道张家港段为例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工程修改方案。结合实例,从航道功能、建设条件、产业布局等方面向穿城航道治理方案提出改进建议,明确穿城高等级航道的运输功能、正确处理航道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对有效推动城市协调发展、构建城市合理布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船舶大型化及货运需求的转变,浙江省内大部分低等级内河航道货运功能已逐渐弱化,逐步向休闲、旅游、观光、生态等复合功能转变。考虑到当前缺乏内河旅游专用航道通航技术尺度的相关规定,为充分发挥低等级内河航道的旅游、生态等功能,保障旅游船舶安全通航,通过分析旅游及旅游船舶与货运及货运船舶的区别,对浙江省内河旅游专用航道建设涉及的航道尺度、代表船型等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制定出浙江省旅游专用航道通航尺度标准,为低等级货运航道发展旅游专用航道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设计船型是码头设计的基础,是码头靠泊等级、结构设计、水域尺度设计的依据。上海Ⅵ级及以下航道里程约占总航道里程的75%,现状通航船舶、航道代表船型、码头设计船型之间差异较大,码头设计等级与通航船型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增大,给内河码头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带来很多不便。通过梳理分析关键问题,研究分析现状通航船型、码头设计船型、航道代表船型之间的异同点,最后经理论计算和结果复核论证,提出上海市内河码头设计船型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之间的适应性,测算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的适应程度,选取汉江航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与航运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以航道条件、航道管理、通航保障、航道安全保障、航道信息技术等5个方面为着眼点,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2014―2016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不适应",2017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欠适应",2018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基本适应"。改善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可从提升航道等级、加强航道管理、提高航道通航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吕小龙  吴澎  刘晓玲 《水运工程》2021,(10):266-270
航道等级的确定是航道工程建设前须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常规项目主要考虑腹地水运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并依据上位规划确定,但新开发的运河航道通常规划依据较少且缺乏理论分析支撑。考虑运河与天然河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基于运河衔接水系的通航条件,采用保证率分析法分析航道、通航建筑物及跨河桥梁对通航的限制影响。根据运输组织方式及大型船舶变吃水运输的经济性分析,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经济性、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运输通达性等因素,得出运河推荐航道等级,为运河航道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平陆运河应采用I级航道标准建设,通航5 000吨级船舶。  相似文献   

7.
航道技术等级是航道建设、养护、保护及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航道法》对航道技术等级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对航道技术等级和航道规划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解答了行业内多年来对二者关系的困惑。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航道技术等级划分的必要性,并对航道技术等级划分提出了比选方案和实施建议,对航道主管部门依法划分航道技术等级、科学管理航道,以及新建、改建、扩建与航道有关工程的建设单位开展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内河水运资源丰富,共有定级内河航道约2.5万km,其中,超过1.4万km为七级和等外级的低等级航道。大规模的内河定级航道,有力支撑了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但是,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航道条件大幅改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等一系列形势和要求的变化,大量的低等级内河航道的现状情况及功能出现了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和产业升级需求的状况,对低等级航道进行潜力挖掘和能力提升的需求较为迫切。本文在分析江苏省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江苏省低等级内河航道能力提升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江苏省航道普查工作和产业转型发展趋势,提出低等级航道功能调整思路与工作路径,为江苏省内河航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下,深圳港西部港区良好的区位优势、港口泊位、设备硬件条件,与西部港区进出港航道对大型集装箱船舶通航限制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港口能力。通过分析研究深圳港西部港区出海航道拓宽浚深方案,使航道通航等级由原10万吨级集装箱船全天候单向通航升级为20万吨级集装箱船全天候单向通航。  相似文献   

10.
威海港石岛港区拟启动规划东港池的开发建设,但东港池防波堤端部将穿过现有航道。因此,需重新选线布置航道。同时,需提升航道等级以适应港区泊位等级的提高。航道布置需综合考虑风浪流等自然因素,并综合考虑港区中远期发展因素。本文以威海港石岛港区进港航道为例,对该航道平面布置提出设计方案比选,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2#桥墩建设对拟建的武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和整治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提出将桥墩防护工程和其周边航道整治工程合二为一的设计方案,统筹安排施工进度,并根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设计方案,解决了桥梁建设与航道整治工程之间的矛盾,确保两项工程保质、保量、按时竣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港航业务需求为驱动力,将管理目标和航道智能化等级关联,提出一种智慧航道等级划分方法,为制定智慧航道等级划分标准提供依据,从而优化智慧航道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智慧航道建设效用。  相似文献   

13.
<正>涡河是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涡河航道(安徽段)是安徽省中5条区域性重要航道之一,规划为Ⅳ级航道,目前现状等级为Ⅴ级、Ⅵ级,部分航段为等外航道。近年来,随着涡河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开发,急需提升涡河航道等级。提升涡河航道等级对中部崛起和促进皖北、豫东经济社会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4.
当河流兼具发电、供水、防洪和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时,航道承载力如何兼顾多目标协同发展及量化问题成为当前航道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运用改良变异法,并结合航道承载力对生态、经济、河流多功能利用等目标的承载水平评价值,对航道承载力进行协同互适的调控,计算出多目标协同下的最大航道尺度,并通过AE航道作为算例对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出的最大航道尺度可缓解当前航道建设与经济、生态和河流多功能利用发展中的矛盾;计算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贺江下游航道优化开发等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江下游航道兼有山区河流和渠化河流的特点,枯水季节局部航道出浅,长期以来等级低下,水运发展缓慢,影响了航运效益的发挥。建立了一维数学模型,研究枢纽调度运行条件下贺江下游航道的水位衔接问题、碍航浅滩的长度;并考虑山区河流枢纽渠化河段以及河口入汇自然河段的航道整治宽度、航道疏浚条件下水位的降落程度,分析了贺江航道适宜提高航道等级的可行性与适用条件。最后将碍航浅滩的长度、航道整治宽度和水位的降落程度作为航道优化等级确定的参数,综合确定了贺江下游航道的优化开发等级为Ⅳ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珠江三角洲河口湾主要航道的现状情况,在分析航道回淤影响的基础上,对航道选线、整治思路等相关航道整治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河口湾航道回淤受上游水沙条件、潮流波浪情况、采沙等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台风骤淤情况不明显。航道选线宜选择天然深槽、走向与潮流动力线一致、尽量避开强浪区。整治措施宜采用疏浚结合局部碎岩清礁,宜分期实施。广州港出海航道和崖门出海航道有进一步提升等级的空间,铜鼓航道可考虑适当调整航槽位置,横门出海航道与九洲港航道开发深水航道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近期不宜过度开发。对河口湾的航道开发与港口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蕙  季岚  刘红  石进  封学军  任华堂 《水运工程》2022,(11):138-144
为检验潮汐河口生态航道建设水平,开展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研究。根据潮汐河口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航道属性等特征,分析潮汐河口生态航道内涵特征,提出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江口南槽航道为例选取适宜指标进行航道健康水平评价。结果表明,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后南槽航道健康指数0.884 6,为良好状态;工程后南槽河势条件、航道条件明显改善,通航条件和涉水功能的状态良好,生境与生物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与河口整体生态环境背景状态一致;南槽生态航道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发挥航道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服务功能,研究上海内河航道的功能演化特征.采用系统化理念,梳理各阶段上海内河航道的发展变迁和功能升级过程,分析内河航道建设的新趋势,提出将数字赋能贯穿整个航道功能升级的过程,可以更好地服务上海内河航道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乌江航道等级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分析乌江航运发展现状,并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测算出乌江航道等级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值。通过与其他内河航道开发的经济社会贡献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测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乌江航道等级提升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是十分可观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工程建设中内河船闸级别与航道规划等级之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广东、广西工程实践的体会及规范的理解,探讨提出对内河船闸级别与航道规划等级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