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集装箱跨运车的应用范围和前景,依据我国对港口装卸设备的节能环保要求,提出了基于负荷敏感节能技术的集装箱跨运车液压系统,可实现跨运车的无级变速,动作平稳可靠,操纵轻便灵活,安全可靠,作业效率高,符合我国港口装卸设备节能降耗和防污减排的整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近日,振华重工自主研制的第5代跨运车进入调试阶段。本次研制的跨运车首次采用了油电混合动力,由柴油发电机组和锂电池共同提供动力,是国内首台混合动力跨运车。该跨运车吊具下额定起重量50 t,满载工况行驶时速26 km,可堆放2层集装箱,不仅满足市场对环保的需求,同时提高跨运车的行驶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集装箱跨运车是集装箱装卸设备中的主力  相似文献   

3.
中小型集装箱码头一般使用简单、灵活的装卸设备,国内常使用集装箱正面吊,极少使用国外常用的集装箱跨运车。分析2种装卸设备对于码头作业模式、平面经济指标、整体造价的影响,讨论跨运车对于中小型集装箱码头的适用性,列举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对类似项目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伟鸿  黄争 《水运工程》2022,(10):190-194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多以“双小车自动化岸桥+堆场垂直布置端边装卸”的布局方式为主,较少采用传统的“单小车自动化岸桥+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的布局,当自动化码头堆场与岸边无充足空间时,宜采用“单小车自动化岸桥+IGV桥底装卸+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的作业模式,可提高单小车岸桥与IGV协同作业效率。本文提出岸边装卸作业工艺流程及IGV交通组织方案、各级系统适配于工艺流程的功能逻辑要点、操作规范流程及重点注意事项,确保自动化作业有序、稳定、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5.
国外集装箱跨运车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国外集装箱跨运车的生产与使用情况,对集装箱跨运车的车体结构型式、动力及传动系统,吊具及升降系统等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情况进行分析,并预测集装箱跨运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余良 《集装箱化》2009,20(3):36-36
跨运车是应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码头专用设备,由于其兼具陆上装卸、堆垛和水平运输等多种功能,因此早期在集装箱码头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受到欧洲集装箱码头的青睐.跨运车在我国集装箱码头应用较少,目前只有某些较早开展集装箱业务的老码头还在使用.随着集装箱运输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进程加快,码头堆场的作业量急剧上升,跨运车在堆场作业中的弱势日益明显,现在几乎已被轮胎式或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取代,因此,跨运车曾一度不被码头经营人看好.  相似文献   

7.
余良 《集装箱化》2009,20(3):36-36
跨运车是应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码头专用设备,由于其兼具陆上装卸、堆垛和水平运输等多种功能,因此早期在集装箱码头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受到欧洲集装箱码头的青睐。跨运车在我国集装箱码头应用较少,目前只有某些较早开展集装箱业务的老码头还在使用。随着集装箱运输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水平运输设备包括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跨运车和无人集卡等。定位技术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埋线电磁感应一直是AGV的主要引导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多种新型的引导技术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其中包括激光引导、超声引导、光反射检测、惯性导航、图像识别和坐标识别等。研究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定位技术,对提高水平运输作业效率及确保水平运输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集装箱运输的初始阶段或箱运支线的小型港口.码头装卸工艺与设备选型比较简单。对于特大型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来说,这个问题同样比较简单。因为其集装箱吞吐量高至数百万箱乃至近1000万箱.不但底盘车工艺系统早已成为过去,就是跨运车工艺系统也困堆存密度较小而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0.
针对自动化码头工业场景无线工况,对比分析传统Wi Fi系统和4G-LTE系统,设计了基于4G-LTE技术的双网双覆盖冗余无线通信系统,解决了自动化码头无人物流小车AGV、无人集卡及跨运车的自动化控制问题。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更高的网络覆盖率和稳定性,可保障自动化码头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主要有"堆场平行于岸线布置+端面装卸"和"堆场垂直于岸线布置+端面装卸"两种建设方案;而我国传统集装箱码头采用"堆场平行于岸线布置+侧面装卸"建设方案,在实施自动化改造时不能完全复制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南沙四期自动化码头")采用"堆场平行于岸线布置+侧面装卸"建设方案,堆场采用"智能导引车(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IGV)运输+自动化机械装卸"作业模式,致力于打造高效率、低能耗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12.
以秦皇岛港煤三期煤炭装卸中央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中央控制系统的结构、通讯系统、流程监控系统、实时作业管理系统以及单机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并对各部分的具体使用进行详细的阐述.该系统的投入使用,有效地提高了装卸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为提高港口吞吐量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模式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魏恒州 《水运工程》2002,(4):28-30,36
介绍我国集装箱码头普遍采用的2种装卸工程方式,即: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方式和集装箱跨运车方式。提出集装箱码头设计和建设的科学,合理工艺布置,工艺流程,装卸设备和装卸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彭传圣 《水运工程》2005,(10):21-23,27
随着跨运车技术的发展,跨运车工艺方式有利于提高码头作业效率的优势得到重视,采用跨运车替代常规的拖挂车和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工艺方式中的拖挂车,不但能够提高码头作业效率而且车辆配置的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轻型集装箱跨运车的技术特性,并对其应用性进行了分析.轻型集装箱跨运车以柴电机组替代柴油机-液力变速箱驱动,提高了维护保养性能,降低了设备造价,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罗勋杰 《集装箱化》2015,26(2):16-19
<正>自1993年荷兰鹿特丹港ECT码头投入运营以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范围内新建集装箱码头作业工艺系统基本以半自动或全自动化方式为主,其中,水平运输工艺系统对码头总平面布局及码头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系统应用现状及自动化设备发展情况,围绕自动导引车和跨运车技术参数对码头总平面布局的影响进行定性及定  相似文献   

17.
杨瑞 《集装箱化》2007,18(8):10-12
结合广州鱼珠码头使用的K35轻型集装箱跨运车的研制工作,对集装箱跨运车电气系统在设计、制造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展望跨运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场地装箱装卸机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和跨运车在各个国家、各个制造商、各年份实际使用的台数。从这些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装卸机机械发展的动向,最后还介绍了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跨距和扬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面向港口集装箱装卸、港口管理和服务向全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需求,以基于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通过智慧型引导运输车的应用,设计人工智能的实时交互式标准化业务流程,并借助计算机管理系统,高效完成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堆存、收发箱的集疏运物流,从而形成智能控制、数据管理、无人参与的全新集装箱立体集疏运标准化流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浅谈港口跨运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分析港口跨运车的优势及其在欧洲、亚洲等地的应用情况 ,并介绍跨运车的几个新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