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荣忠 《中国港口》2002,(5):46-47,48
一向与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加坡政府,经过反复考察和深入调研后,再对照现实,已经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有必要让私人资本入伙新加坡港务局.而众所周知,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港务局(Port of singapore Authority简称PSA)还一直完全由新加坡政府投资,经营,管辖,协调和运作,即所谓国营.新加坡政府最后作出决定,新加坡港务局的私有化进程要分三步走完,迄今这三步已经走完了两步.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化》2004,(6):36-36
STINIS是一家专业从事集装箱吊具开发、设计和生产的跨国企业,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STINIS集团总部在荷兰,亚太区总部在新加坡。其产品以技术领先、设计独到和易维修保养而闻名于世界集装箱吊具行业。1996年11月STINIS发明和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可调式双箱吊具(Longtwin)并在比利时Flan ders码头投入使用,开创了集装箱吊具行业的一片新天地。今天,采用可调式双箱吊具已成为行业趋势,在国内使用的进口集装箱可调式双箱吊具基本上都是采用STINIS专利。另外,STINIS正在研发和试验的双40英尺集装箱吊具也为各方所关注,相信很快就…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已经明显成为在船舶修理和船舶改装行业中日益崛起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修船业起先仅因其价格竞争优势而闻名,而如今中国的领先船厂在船舶修理和船舶改装业务中所具有的全面竞争力已经获得全球海运界的公认.日本川崎重工和新加坡胜科集团这样的业界领先企业已经在中国建起了合资船厂,这些国际知名船舶管理公司的加盟正使中国修造船企业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8,(6)
一.概况: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面积只有618平方公里,人口300万。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马六甲海峡的航道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给新加坡的修船业和航运业带来了天然良机。新加坡船舶工业有着百年历史。目  相似文献   

5.
提到新加坡,不少人只知道新加坡港,而不知道迄今已有30多年建港历史的多用途裕廊港口,堪称新加坡第二大进出口门户的裕廊港.拥有新加坡规模最大,占地28万平方米码头仓库的裕廊港也是新加坡唯一可以装卸散货、项目工程件杂货、集装箱货和常规杂货的多用途港口,包括自由贸易区在内的面积达到120公顷的裕廊港也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年吞吐能力超过400万吨的水泥装卸码头,世界上六大水泥制造商在裕廊港都不约而同地设立业务代表处.裕廊港附近有一座占地11.8万平方米的物流中转配送仓库,可以供给日本索尼公司、雅马哈摩托车制造公司等来自世界各地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租用或者经营增值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6.
秦琦 《中国船检》2012,(12):59-62
近10年来,包括新加坡、韩国、中国和阿联酋等国家在内的亚洲主要海洋工程建造国接获和建造了大量钻井装置。比如2000~2012年间,韩国船厂建造了世界90.2%的钻井船、20.9%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和1.4%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新加坡建造了世界40.3%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和61.8%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中国建造了世界3.9%的钻井船、14.9%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和15.3%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由此可见,新加坡、韩国  相似文献   

7.
航运与物流     
许艳 《中国海事》2008,(4):76-77
集装箱码头质量全球标准出炉;新加坡调整法律以鼓励更多的海事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魏家福总裁,以中国海商法协会主席的名义,率领中国海商法协会代表团出席CMI第37届国际研讨会期间,在新加坡主持召开了中国中远/中国海商法协会中国法律讲座,并在讲座开始前作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辞。魏家福总裁说:“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先生倡导对外开放的政策以来,中国的航运事业与中国经济的其他领域一样,得到了令世人瞩目的飞速发展,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海运业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世界海运中心之一和最繁忙的港口,近几年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与新加坡稳定的政局、重要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港口设施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体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去年,新加坡港4个集装箱码头共处理货物1590万TEU,比1998年增长5.3%,仅次于处理量为1620万TEU 的香港.此外,该港还处理了1900万吨散货,比1998年上升4.6%.  相似文献   

10.
加快港口建设为常熟市经济发展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省、市地区都十分重视港口建设,港口越建越多,船舶越造越大,既促进了航运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腾飞。因此,可以说是“大港口带来大工业,大工业带来大发展”。新加坡就是依靠港口而发展成为一个以机械、外贸、运输、服务、旅游五大支柱为主的现代化国家,新加坡也因此成为国际性的枢纽港和世界海运中心。此外,如日本、荷兰、希腊、韩国等国经济的发展也得益于港口的繁荣。上述国家的发展说明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每年向各国船舶供应燃料油1800万T。本文分析了船舶挂靠新加坡的目的,新加坡供应燃料油的品种与价格,当地油价与世界各地油价的对经,坐低廉与波动原因,从各个侧面了这个世界最大的船用燃料供应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世界油气需求的旺盛和不断攀高的原油价格引发了新一轮的海洋油气开采热潮.海洋工程各界在对未来前景十分看好的同时,加紧扩充建造各类海洋工程钻采和生产装备.在建造市场上,韩国和新加坡的霸主地位日益凸现,产品定位的差异避免了两国在同一市场上的竞争.韩国着力发展基于大型船舶设计理念的钻井船和FPSO建造项目,而新加坡秉承一贯的修理向建造过渡的成功经验,成为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的佼佼者,并在FPsO改装上独树一帜.从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现状入手,在分析当前海洋油气开采和生产装备的建造规模、布局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韩国和新加坡两大海工装备制造大国的发展特点、产品和技术优势、研发能力以及战略走向.  相似文献   

13.
柬伟 《集装箱化》1994,(5):11-11
香港同新加坡争占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的宝座,看来还会延续下去。早些年新加坡曾列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但是1992年的吞吐量为756万TEU.比1991年只增长了20%;而同年香港的吞吐量则比1991年增长了近30%.达到797万TEU,跃居世界港口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随上海市劳动学会组织的考察团赴新加坡、香港等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劳动工资、保险制度专题考察。在此期间我们参观了世界一流的企业——新加坡维斯丁大酒店WESTIN HOTEL的人事管理实务;接受了新加坡金航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组织的《企业人事管理》培训;访问了香港政府部门劳工处。通过考察,我们获得了不少有关上述地区劳动工资、保险制度方面的信息。新加坡和香港虽然与我们社会制度不同,但由于在地理上接近,文化上同属一渊,尤其是新加坡,华人高度集中且长期由华人执政,其社会文化背景与我们比较相似。自从6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劳动工资、保险制度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在这一方面的成功做法对目前我国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无借鉴之处。为此,笔者特将有关资料及点滴体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新加坡修船对比看中国修船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世界修船业的发展情况,主要就中国--新加坡修船情况作了对比,指出未来30年,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修船业具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据挪威咨询公司Menon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加坡是世界领先的海事城市。据悉,该报告围绕四个海事领域进行海事城市排名:航运、财政与法律、技术和港口物流。同时也展示了城市的总体竞争力和对海事企业的吸引力,参与调查的对象是来自33个国家的200名行业专家。报告显示,新加坡凭借业务友好型政策和欧亚贸易航  相似文献   

17.
迪拜港口世界(DPW)与新加坡港务集团(PSA)争购铁行港口(P&O)业已尘埃落定,财大≮粗的迪拜港口世界以每股520便士的代价收购了铁行港口集团,总金额39亿英镑(约74亿美元)。迪拜港口世界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连续两次大出手。一次是2004年年末,迪拜港口世界以11.5亿美元购买了美国环球码头公司的(CSX)全部资产,包括其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大陆、澳大利亚、德国、多米尼加、委内瑞拉所经营的33个集装箱码头和泊位。这些码头和泊位未来年吞吐能力可达1460万标准集装箱,而在收购以前,迪拜各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为640万标箱。更令人叫绝的是,迪拜港口世界在买下美国环球码头公司不久,即转手以11亿港元(约1.4亿美元)的代价,向新加坡港务集团出售了原美国环球码头公司一个泊位权益的1/3。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世界液化气海上运输以LPG(液化石油气)和LNG(液化天然气)为主,约占海上运量的80%,其中LPG货就占了60%.1970年世界LNG船仅有8艘、26.8万m3,而到了1997年就拥有了98艘、588.2万dwt.目前亚洲是LNG的主要消费地区,日本、韩国和台湾3地的LNG进口量长期保持在全球总进口量的3/4以上,其中日本占全球进口量的一半以上.欧美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增加了LNG的进口量.  相似文献   

19.
刘玮 《中国船检》2013,(9):112-113
当今世界,所谓航运大国,屈指可数。而其中强者,首推希腊。举凡航运大国,莫不有所凭籍。或以实业立国,如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均是当代制造业实力最强的国家;或资源丰沛,如挪威,油气资源富足,原油出口世界第五,天然气出口世界第六;或地当要冲,如新加坡、香港,以地利之便汇聚商脉资源,在航运业占得一席之地。独有希腊,其维系世界第一航运强国地位所凭依的,似乎唯有希腊式的航运商业文明。  相似文献   

20.
于杰  李佳  董翰霖 《世界海运》2014,37(11):58-59
世界贸易的90%是由航运市场完成,航运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作为航运市场建设中的软环境,法律服务市场已体现出其重要作用。因此,航运法律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成为航运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而中国目前的航运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实有必要对传统模式进行适当的创新以适应航运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