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闸泵站智能化群控系统理念的研究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松 《中国水运》2009,(9):149-15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闸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水闸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还仍然停留在"单泵闸控制"阶段,阻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智能化群控系统理念。智能化群控系统理念是集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于一体的系统理念,它更强调"泵闸组控制"的模式,同一时间统一科学合理的调度多座水闸泵站,提高水闸泵站的调度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水闸需要兼顾河道行洪、灌溉蓄水和交通通行的功能,要求桥梁和水闸结合设计。本文在水闸与桥梁的平面结合布置、闸门型式的选取及闸孔宽度、桥梁结构型式的选取中,均进行了多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建设上得到极大的发展。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泵站水闸是综合性较强、最具代表性的水工构筑物。在对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和对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工程的重难点有清醒的认识,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基于此,本文以严家港泵闸新建工程为分析对象,结合在建的实例来总结经验,通过对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以及具体的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今后水利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志登 《中国水运》2014,(5):212-213
钢板桩在交通、内河水闸泵站、海工领域作为施工围堰已广泛应用,对于水利复杂滨海环境下水闸泵站的钢板桩施工围堰目前应用较少。文中通过某堤闸工程双排钢板桩围堰的施工实践,重点介绍钢板桩材料结构加筋优化、垂直度和轴线控制、特殊情况处理措施等施工技术,证明在复杂滨海环境的水利工程中,将双排钢板桩作为施工围堰是可行的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闸工作桥梁承受的荷载分析,运用结构力学方法,对工作桥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复核工作桥梁的裂缝宽度、挠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为工作桥梁结构设计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可供水闸工作桥梁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泵闸工程具有良好的调水引流作用,合理的选址及总体布置,对改善区域水环境至关重要。结合苏州金鸡湖区域水环境及治理目标,基于泵闸工程选址及布置的基本原则,从用地规划角度,研究分析了木沉港泵闸工程的选址与总体布置,以及取得的良好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7.
野猪窝水闸为闸、堰结合的拦河式水闸,主要由进水闸、冲沙闸、拦河式溢流堰、上下游连接段等组成。野猪窝水闸是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控制下游灌溉面积1.34万亩,设计引水流量为1.16m3/s,该水闸安全鉴定为四类闸,其现状建筑物布置不合理,需重新选择闸线进行设计。拟选三条闸线从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置、引水条件、施工条件、占地情况及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终确定2#闸线为推荐闸线。  相似文献   

8.
袁和平 《水运工程》2019,(5):135-140
受一线船闸、桥梁、泄水闸、调水泵站和防洪大堤等已建建筑物的制约,京杭运河万年闸复线船闸的平面布置条件较为复杂。船闸平面布置时结合既有建筑物的限制条件、船闸通航条件、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船闸运行管理、工程协调美观性、施工条件以及工程投资等方面对闸位进行比选,确定最优的船闸闸位方案,在引航道布置时结合设计船型的实际情况和一线船闸引航道的现状条件采用弹性停泊段和共用靠船墩等创新方案,对在工程集中区域布置多线船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龙昆沟排涝泵闸工程为例,采用物理模型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水闸闸室、泵站前池等重要区域以及外河区域的水流流态、流速分布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并针对不良流态、流速分布,提出可行的整流措施,以保证设计科学合理,工程安全有效,并为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结合西直湖港闸站枢纽的实际情况,通过比较2种方案在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工程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特点,优选出西直湖港闸站枢纽工程节制闸闸室结构布置的方案为结合泵站控制室布置的型式。该方案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并可以适当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环境特色及城市总体规划,介绍武汉四新大道景观桥梁总体布局及设计思路。根据桥梁景观功能,将13座桥划分为5组,分别阐述桥梁桥位布置、风格定位、桥跨布置、桥宽布置、结构形式及桥梁材料。桥梁形态各异,桥型具有原创性,并运用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突显武汉水城特色及都市风情。  相似文献   

12.
船闸与桥梁施工在相互交叉的时候,施工工艺通常采用先闸后桥或先桥后闸形式进行,而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结合船闸和桥梁工程的施工特点,采用了闸桥同建的施工方案,有效解决了施工难题,且大大缩短了工期,为同类型工程的建设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庆  ;郭德发 《中国水运》2009,(2):149-151
本文分析了目前水闸结构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开敞式水闸为例,建立了水闸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静力分析时对地基按弹塑性材料进行模拟,分析了应力、变形的计算结果;还对考虑工作桥和不考虑工作桥影响的两个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使闸室结构计算能体现实际受力状态,为水闸设计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明亮 《水上消防》2023,(16):190-192
泵站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泵站枢纽工程规模逐渐增大、服役环境逐渐严酷,对其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工程实践表明,泵站流道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强度等级高、结构尺寸大,易产生温度裂缝,严重影响其耐久性和服役寿命,需要采取措施对裂缝的开展进行有效控制。本文结合上海新川沙泵闸枢纽工程,对施工期泵站流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原因进行分析,从混凝土内外温差、温降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变形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防裂措施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5.
陆俊 《水道港口》2006,27(4):249-252
随着长三角感潮河段船闸船舶量的迅猛增加,研究新型口门船闸布置与运行方案很有必要。结合南通船闸的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经研究提出了新的船闸布置方案,即在现船闸下游适当的位置增设一个闸首,使现船闸具有3个闸首、2个闸室及2个引航道,提出了新的通闸运行方案和新船闸方案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感潮河段支流口门建设调水工程时,枢纽受到用地条件限制常距江较近且开敞布置,引水和排涝受到外江非对称涨落潮流牵制,流态十分复杂,节制闸、泵站和船闸建设协调困难。针对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界牌枢纽工程,进行枢纽整体水流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界牌枢纽受到外江不同涨落潮条件和节制闸、泵站不同引排水工况的影响,局部形成不良流态,枢纽布置时应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占地面积广,江河湖泊遍布全国,水资源一直都是全球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怎么样对我国水源进行重点的调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直都是现代有关部门所重点思考的问题。水闸自动化管理,是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了对于水闸的远程控制等技术,提升了对于水闸的管理水平,从而加强了对于水资源的合理管理。但是水闸自动化系统是我国近几年研发推广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上海游艇产业基地水闸工程突破现有水闸的固定型式,大胆采用新结构、新技术,巧妙结合利用下卧式闸门门顶的人行平台与闸底廊道形成上下交通系统,构思新颖,方便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黄河故道大沙河夹河闸扩改建工程的水闸渗流稳定计算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改进阻力系数法计算结果影响因素以及在水闸稳定分析计算中的应用情况,所得结论如下:1)从计算机理以及案例计算均表明阻力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渗流区域的几何条件,尤其计算段的长度,且水头损失与阻力系数之间呈现正相关;2)通过采用修正系数法对夹河闸进行渗流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各段渗透坡降最大出现在出口段,平均渗透坡降为585,水闸抗渗稳定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研究内容对进一步优化改进阻力系数法以及水闸渗流稳定计算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闸泄水时部分势能转为动能,流速增大,因此闸下冲刷是一个普遍且严重的问题,一般采用消力池消杀闸门出口处急流动能。闸下有害冲刷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设计不当,有的是运用管理不善,本文以实例就对消能设计条件、跃前水深、跃后水深、下游水深,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从设计角度进行论述,使得水闸闸后消能设计计算更加贴近实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