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有利于协调生态保护和航道工程的关系。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是水运行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谋求航道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理论框架出发,系统论述国内外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相关理念、技术和发展前沿,总结了我国内河生态航道的成绩和不足。结合国内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现状,提出下一步需要重点开展生态航道架构及评价方法、生态修复、生态航道影响与效应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创建、生态廊道构建,推动旅游航道发展,结合全国首条以绿色航道命名的“锦江绿色航道项目”工程实践,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的绿色旅游航道建设理念,“节能低碳、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航景融合、安全畅通、智慧建养”的绿色旅游航道建设目标体系,“生态、旅游、休闲”为特色旅游航道,构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旅游航道顶层建设理念体系。研究成果可为交通运输部门推动旅游航道绿色发展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内河航道绿色施工技术的内涵,给出用于内河航道的绿色施工技术判断的技术指标,分析集中供电技术、混凝土水平运输方式"油改电"和混凝土主体建设施工工艺改造三项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技术方案、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论证推广内河航道绿色施工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胡飞  林燕清  沈超 《水运管理》2022,(3):12-14+29
为持续推进安徽省航道建设,安徽省结合自身内河航道特点进行绿色航道设计探索,并在新开工引江济淮工程、涡河等航道工程中进行实践,绿色水运发展成效初显。从安徽省内河航道特点、绿色航道总体布局、生态功能设计、绿色环保施工等方面对安徽省绿色航道设计要点进行系统总结,并指出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绿色航道理念是未来发展方向,支撑“十四五”期间安徽内河绿色航道建设,可为国内同类内河绿色航道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家、江苏省发布的绿色航道政策的解读,选取多项政策中提到的LNG燃料应用、岸电应用、航道环境整治等与绿色航道建设紧密相关的政策举措,从江苏省的角度出发,对政策执行情况、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等进行分析,并给出推进建议,以期推动江苏省绿色航道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李明  刘怀汉  刘奇 《水道港口》2023,(6):917-923
长江航道作为长江保护和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推动建设生态航道工程,在生态航道基础理论、生态结构与工艺、大面积生态修复与涵养、环保施工与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初步形成一套独特的理论与技术,并在多个大型航道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果,技术水平已处于我国内河航道前沿。通过对长江生态航道技术最新进展与不足进行梳理与总结,从建设理念、基础理论、建设技术、绿色运维技术和生态航道监测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强化长江生态航道技术理论,为长江航道后续发展提供指引,也为我国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交通现代化的发展为框架,通过分析长江航道的发展现状与现代化需求,提出现代化航道概念:综合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通过现代化的航道规划、建设、养护与管理,建设具有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等指标特性的航道。同时,对长江航道现代化的下一阶段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转型升级,长江经济带在我国新时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又好又快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思路,由此长江航道的发展保质保量的发展阶段迈进。本文基于长江航道绿色发展的内涵,对长江航道绿色发展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说明,之后对目前长江航道绿色发展仍然存在的挑战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建议,以期能够为长江航道绿色发展、低碳转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航道建设步伐的加快,测量精度和相关技术要求进一步提升,对为航道维护提供了可靠分析决策依据的长江航道测量船舶的建设在数量、功能、船型开发上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驳岸功能性强而生态性弱、驳岸前后的物质能量交换被阻隔,难以适应新时期绿色生态航道建设需求的问题,本文以上海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通过对建设条件、工程特点以及生态驳岸理念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呼吸型装配式生态驳岸结构,总结了生态性、亲水性、节点连接以及计算方法等设计技术,为建设更快、更好的绿色航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江航运具有运量大和能耗小的低碳环保优势。在长江生态航道建设过程中,强化生态航道的设计、科研与实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既显著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又充分释放水运的绿色属性,实现航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融合。下一步将在高质量发展、系统研究、成套技术凝练推广和生态环保技术提升等方面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12.
航道技术等级是航道建设、养护、保护及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航道法》对航道技术等级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对航道技术等级和航道规划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解答了行业内多年来对二者关系的困惑。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航道技术等级划分的必要性,并对航道技术等级划分提出了比选方案和实施建议,对航道主管部门依法划分航道技术等级、科学管理航道,以及新建、改建、扩建与航道有关工程的建设单位开展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伟红 《中国水运》2012,(12):59-60
近年来,长江航道局坚决贯彻落实部党组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在长航局党委领导下,以建设智能航道为契机,以实施"培育职工品格,提高服务品质,提升文化品位,打造航道品牌""四品"工程为载体,全力打造"绿色航道·畅通服务"文化品牌,进一步开创了航道兴旺、文化兴盛、职工幸福的良好局面。围绕"绿色航道·畅通服务"文化品牌建设,重点抓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合理利用长江干线支汊航道资源,对长江干线支汊河段特点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梳理,将支汊航道按功能作用划分为公用分流航道、港口专用航道和通支流航道三类,提出支汊航道建设发展建议:统筹协调绿色发展,适度开发利用支汊河流;全面服从主航道要求,合理规划利用支汊航道;根据支汊航道类别特点推进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联想到处置航道突发事件相关问题。通过分析航道突发事件特征,找出了现有航道应急处置体系中存在的站点布局不平衡、装备不充分、手段不充分、缺乏重大考验等问题。进而从信息公开,技术、物资储备建设,干部培养,舆情引导等方面展开论述,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航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和需要加强的体制机制、技术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航道运输作为重要交通手段,在整治期间容易给水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本文从保护环境角度着手,在了解工程带来的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航道建设方法,并从生态改良、生态修复两方面给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希望能够有效保护航道周围生态环境,为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长江航道迈入了高质量发展征程。本文基于长江航道绿色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绿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着重探究提出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航道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时代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航道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文中阐述了生态型航道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生态航道建设的现状、应用、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其在我国内河航道建设的必要性和良好前景,并从应用技术、自然资本与经济价值的平衡、制度完善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生态航道的未来建设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道绿色施工评价问题,对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基于长江干线航道整治特点及整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流程,结合航道整治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目标及评价原则,得到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节约利用、生境保护、生物防护、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绿色港航建设技术进行梳理筛选,从航道、港口、航运三个角度确定适用于北盘江-红水河绿色港航建设的关键技术与方案,涵盖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集约高效运输组织模式、水运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节能环保工艺与装备应用等方面,通过技术的实施逐步推动北盘江-红水河水路运输通道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