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对船舶检验、审核、证书的有效期带来影响,满足因疫情防控而显著增加的船舶远程检验需求,以及在后疫情时代以"无接触"方式进行船舶检验,切实保障船舶检验质量、维护水上交通安全,中国船级社开展了基于"5G+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船舶远程检验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能有效地将船舶检验与之深入融合,不仅可以提高检验效率、提升检验质量、优化验船师工作环境、节约船东维修成本,而且可以建立科学完善的船舶健康档案,从而实现对船舶健康状况的预警监测、数据统计、故障分析,进而对船舶的设计优化改良、器械合理装配、运营科学管理,不断提升海上运输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船舶法定检验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智能化发展水平,就如何加强互联网技术在船舶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思考总结。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技术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互联网+造船"也逐渐成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业界关注和思考的焦点。日前,在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有关学者专家对"互联网+造船"的意义、作用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4.
国际海事组织(IMO)出台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简称"73/78公约"附则Ⅵ)及我国相关的检验法规对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的规定相继生效,加大了对海洋和大气环境的保护。本文针对国内航行船舶的现状,结合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详细研究了《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73/78公约"附则Ⅵ)和我国现行船舶检验有关法规规范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控制措施,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国内船舶防止空气污染的有关规定以及检验实践工作,对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方面的检验发证的管理和具体操作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互联网+应用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提出一种互联网+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构想,设计系统架构,介绍主要功能,开展技术可行性分析。该系统可辅助开展船舶交通信息服务,节省甚高频信道资源,减轻值班人员工作负担,有一定研发建设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洪 《珠江水运》2023,(11):90-92
电气设备作为船舶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船舶行驶安全产生极大影响。通常船体在行驶过程中,受湿度方面影响,产生的电化学腐蚀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船舶行业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船舶电气设备故障案例,对船舶电气设备故障类型以及相关检验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船舶电气系统组成结构的阐述,分析故障类型产生原因,最后对具体的检验手段展开概述。旨在减少船舶电气设备故障现象,保证船舶行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船舶检验行业是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特殊行业,船舶检验工作在维护水上交通安全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智能船舶已经成为数字和智能技术时代中一个新兴的领域,它是船舶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对整个船舶行业的技术和装备升级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智能船舶研究,甚至主要的造船大国把智能船舶领域视为占领未来船舶制造行业的总抓手。文章通过对日本、韩国、欧洲及中国的智能船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综述了智能船舶关键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关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装载仪因受互联网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的限制,大多数为单机版且无三维可视化功能现有的局限性,提出将Web技术应用到装载仪中以实现船舶与公司之间共享配载数据,达到实时监控和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目的。采用Web技术、Java编程语言、液位在线监测技术、MySQL 5.5免费版数据库对船舶数据的存储与读取功能和Web图形库(Web Graphics Library,WebGL)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开发一套船舶装载在线计算的软件。船员和岸上人员可登录软件进行计算、查看装载计算结果。将“互联网+”理念与船舶装载计算相结合,建立“互联网+船舶配载”体系结构对船舶航运行业的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船舶检验、维修等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船舶完工资料档案,因此,船舶完工资料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是船舶档案工作发展势趋.本文分析了船舶完工资料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探讨了船舶完工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以期推动船舶完工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助力船舶制造业实现新的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造船业、航运业来说,船舶检验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中国船级社坚持"技术立社",按照"自主创新、引领发展"的科技工作指导思想和"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科技工作要求,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为船舶检验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政府主管机构政策法规制定和行业监管,推动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朋  范利军 《船电技术》2024,(4):21-23+28
本文介绍了现代船舶航海驾驶中如何而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简述了信息技术为现代船舶航海驾驶带来的积极作用和优势,分析了智能航海技术、航海自动化技术、数字海洋技术、自动化识别技术以及自动化驾驶技术5中信息技术在现代化航海驾驶中的具体应用。在分析介绍的过程中发现,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船舶航海驾驶技术,保证其现代化发展。经研究本次研究分析发现,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船舶航海驾驶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水平,同时也可以提升船舶航海驾驶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值得被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孙武 《船舶工程》2020,(3):I0010-I0011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已步入大数据时代。近年来,信息经济已逐步融入工业经济,驱动和引领着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智能化是实现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智能船舶"成为了提升航运业整体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什么是智能船舶?智能船舶将如何发展?这些均为航运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船舶行业对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多领域技术群体和交叉融合呈现增长趋势,船舶制造技术也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了保证船舶在航行和实际作业中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针对船舶航行保障系统中各设备单元分散独立、智能化低和信息不共享等问题,对船舶驾驶室中航行保障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该系统利用现场总线实现航行保障单元间的互联互通、协调工作,方便终端用户操作及监控,提高了船舶航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结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自"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以来,各行各业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不断涌现,孕育出许多新业态。"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形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谈国际上对第三方船舶管理业务范围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I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航运法规的产生,进入专业船舶管理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通过研究和分析,使我国的第三方船舶管理在专业船舶管理的规范化、专业船舶管理的技术、专业船舶管理的市场开发、专业船舶管理的法律、船舶管理公司的地理布局优化、船舶管理公司整合兼并收购以及船舶管理公司战略问题及相关工作得到解决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郑剑 《珠江水运》2016,(4):92-93
在船舶的营运检验、建造检验和审图过程中,笔者发现区内很多船舶的号灯号型的安装配备不能完全满足内河避碰规则及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及船员、船厂对信号灯的使用知识存在许多盲区。本文通过笔者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常规船舶数据互联网结构改进研究中存在分析能力较低的不足,提出基于多目标跟踪的船舶数据互联网络结构改进研究。引入船舶多目标跟踪技术,搭建船舶数据互联网结构改进拓扑结构,实现船舶数据互联网结构改进研究模型的构建;基于船舶数据互联网结构改进参量的确定,以及船舶数据互联网结构改进效果的统计分析,完成提出的基于多目标跟踪的船舶数据互联网结构改进研究。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结构改进研究方案较传统研究方案,分析能力提升62.35%,适合多线程的船舶数据互联网结构改进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互联网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本文主要研究在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合理搭建船舶虚拟化综合信息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搭建的综合信息平台具有成本低、共享性好、维护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船舶检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广东、黑龙江海事船检体制改革则是这宏伟改革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进一步完善船舶检验体制机制,使船舶检验工作职责分工更加合理、管理关系更加明确,确保船舶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职责全面落实,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