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可溶盐离子对高含盐水泥土强度影响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不同龄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高含盐水泥土中Mg2 、Cl-、SO42-离子含量变化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并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子扫描显微镜来研究可溶盐离子引起水泥土强度增长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g2 、Cl-、SO42-离子对水泥土强度有不同的负面影响,且离子含量越高负面影响越大;Mg2 、Cl-、SO42-离子不仅改变水泥土微观结构,而且抑制C-S-H和C-A-H的生成,从而导致水泥土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对于软土地区的路基工程,若路基处理不当,在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容易导致服役期路面开裂、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水泥土搅拌桩法是软土地区最常用的路基加固方法之一。研究循环荷载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对于指导交通荷载下软土地基长期沉降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软土和水泥土单一介质,对于水泥土桩复合体的研究较少。通过开展水泥土桩复合单元体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围压、静偏应力和置换率等因素对水泥土桩复合体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下水泥土桩复合体累积塑性显著小于软土,且应变随围压、动应力比及静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置换率的增大而减小;静偏应力的增加会导致复合单元体临界动应力比的减小。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水泥土桩复合体长期沉降计算方法。结合现代有轨电车算例,分析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路基以及经水泥土桩法处理后的路基长期沉降结果。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水泥土桩法可有效减小软土路基长期沉降。  相似文献   

3.
王聪  崔新壮  周亚旭  张娜 《公路》2012,(7):5-10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咸水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对典型地段地下土和水进行了勘察分析,对含盐水泥土的劣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基于Biot固结理论对含盐水泥土复合地基进行了固结分析。研究发现,地下水呈酸性,阳离子主要为K+、Na+,阴离子主要为Cl-、SO24-;盐对水泥土有较强的腐蚀作用,90d龄期含盐水泥土抗压强度比淡水环境降低18.5%,180d的降低了21.6%;水泥土劣化对超静孔隙水压力影响不明显;水泥土劣化使桩轴向应力水平提高15%以上;水泥土劣化使水平位移及竖向沉降都有所增大。这表明咸水腐蚀对水泥土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不可忽略,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重视,需采取耐久性措施以保证道路服役期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酸碱与钠盐对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显著程度,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别讨论在不同钠盐溶液、不同酸碱耦合侵蚀环境下,盐溶液浓度、水泥掺量、养护时间3个因素对水泥土工程性能的影响程度。通过试验,对比不同侵蚀环境下水泥土外观情况,得出结论:SO_4~(2-)较Cl~-对水泥土的破环程度更为明显,酸性条件较碱性条件对水泥土腐蚀状况更明显。分析强度试验数据:水泥土强度在浓度为3%以下Na_2SO_4或NaCl与酸碱溶液综合作用后,强度随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强,说明水泥掺量、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增强作用大于低浓度组合溶液的侵蚀作用;SO_4~(2-)对水泥土强度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酸和钠盐共同作用下,对水泥土腐蚀更强,表现为协同性;在碱和钠盐共同作用下,低浓度SO_4~(2-)的腐蚀作用被削弱,表现为拮抗性。Cl~-对水泥土强度具有一定腐蚀性,且腐蚀性受酸碱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废弃钢渣二次资源,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节约水泥用量,提高地区经济效益,开展了关于水泥土掺废弃钢渣加固软土的强度直剪试验,研究了掺入钢渣的水泥土抗剪强度与正应力-应变曲线关系,得出了符合掺入钢渣的水泥土抗剪强度特性的库仑预测公式,提出了掺入钢渣的水泥土强度特性的衡量指标,分析了水泥、钢渣含量及龄期对抗剪强度的影响,为掺入钢渣的水泥土应用计算提供强度参数。通过比较得出:掺入废弃钢渣的水泥土抗剪强度随垂直压力的增加而提高,破坏的脆性程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加;掺钢渣水泥土加固软土地基的最优配比为"100%土∶20%水泥∶10%钢渣∶30%水"。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在各种污染环境因素影响下(清水、不同化学溶液、不同浓度等)水泥土外表形态及力学特性在不同龄期的表现.试验结果表明,H2SO4溶液对水泥土影响较大,尤其是在高浓度情况下,强度折减严重;NaOH溶液对水泥土强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强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得到了预测任意NaOH溶液浓度和龄期的水泥土强度公式,经对比计算值与实测值,证明该公式的准确性较高.该研究结果为水泥土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设计及损伤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施斌  吴永明 《路基工程》2008,(2):111-113
根据实验室水泥土试验,对粉喷法加固高含水量软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作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的含水量越高,抗压强度越低;水泥掺入比增大,水泥土强度增加;水泥标号低,抗压强度低;90天龄期的水泥土强度比28天龄期的有较大增长;水泥土试件养护条件不同,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提出粉喷法加固高含水量软土时,宜用较高标号水泥,水泥掺入比不小于15%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模拟试验探讨了在不同H2SO4侵蚀环境下不同龄期的水泥土表观变化和抗压强度衰减规律,得出了水泥土表面腐蚀程度随着侵蚀时间的增长和H2SO4介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水泥土抗压强度随H2SO4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分析了H2SO4溶液的pH值和SO4-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随着时间的增长侵蚀溶液的pH值增大SO4-2浓度则呈下降趋势.研究认为:受H2SO4侵蚀的水泥土强度改变与环境溶液的pH值、SO4-2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在该基础上建立了考虑H2SO4侵蚀环境下pH值、SO4-2浓度、时间多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的水泥土强度Q-T,pH,S模型,经对比预测值与实测值,证明两者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1)
为分析NH+4和SO2-4离子对水泥土的侵蚀作用,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在硫酸铵侵蚀环境下(不同龄期、不同溶液浓度)水泥土试块力学性能的改变,分析了其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铵对水泥土有显著腐蚀作用,溶液质量浓度和腐蚀龄期对水泥土抗压强度有重要影响;龄期越长、质量浓度越大,水泥土受腐蚀程度越深;受腐蚀水泥土的荷载~位移曲线变化规律相似,受龄期和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因素下水泥土搅拌法加固淤泥质黏土的强度规律及变形差异问题,对水泥土进行一系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比分析了水泥掺入量与养护条件对水泥土搅拌法改善淤泥质黏土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入量的增加,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但水泥土破坏时的应变变形变小,脆性增大;在不同养护条件下,同一水泥掺入量下水中养护的水泥土强度值是软土养护试块强度的2倍,并且水中养护试件的变形能力、破坏时的应变以及残余强度等皆强于其余二者。对于软土养护水泥土试件,同一水泥掺入量下水泥土强度最小,但破坏时的强度值近似,并且其塑性变形大,脆性低。因此,可采用改变水泥掺入量或掺入外加剂改善水泥土养护环境,满足水泥土搅拌法加固淤泥质黏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软土的工程特征,并就两种典型软土——淤泥和淤泥质黏土进行了水泥土配方试验,分析了固化龄期、水泥掺量、粉喷与浆喷形式、软土本身性质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水泥土强度随着固化龄期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前28 d强度增长较快,约占90 d强度的66%~78%,28 d后增长趋缓;强度与龄期的关系可表示成对数关系。②水泥土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两者近似呈线性关系,斜率在0.07~0.10之间。③粉喷水泥土强度比浆喷的要高12%~36%。最后基于试验结果设计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液态离子型土壤固化剂加固红黏土的强度特性,采用美国Road Bond公司生产的液态离子型土壤固化剂对浙江金华地区的红黏土进行加固。在试验确定的最佳离子土壤固化剂掺量0.014%条件下,通过在试样土中加入不同掺量水泥、石灰,成型2种不同压实度(96%、98%)试件,分别进行固化土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冻融强度试验,分析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红黏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并铺筑试验路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红黏土中加入离子土壤固化剂后,其塑性指数有所降低,形成更为密实结构,固化剂、水泥或石灰的掺入都能增加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掺入石灰对抗压回弹模量的增强效果优于水泥;各配合比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受压实度影响较为显著,98%压实度固化效果优于96%压实度,固化剂、水泥、石灰的掺入均可较好提升试件的劈裂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其冻融抗压强度损失BDR也随之提高,其抗冻性能越好。结合现场试验路的情况,建议在实际工程中严格控制其压实度。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软土地区城市道路地下管道对于沥青路面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管道周边和上部土基的模量对于沥青面层内部剪应力的影响,并与容许剪切强度进行了对比.提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增加管道周边的土基强度,从而有效地避免沥青路面的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4.
叶琪  王国权  杨兰强  金增选 《隧道建设》2017,37(11):1379-1386
为解决围护桩施工时的挤土效应对临近既有建筑物变形的影响,基于宁波地区首例MJS工法桩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MJS工法桩的施工原理,并提出了一套适合宁波软土地区的施工和设计参数。最后,采用建筑物沉降位移、建筑物倾斜、地表沉降和深层土体位移等动态跟踪监测手段得到了MJS工法桩施工期间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变化规律、周边地表的沉降变化规律以及深层土体的变形规律,并进行了MJS工法成桩质量情况分析。结果表明:1)MJS工法桩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2)MJS工法桩的水泥掺量大于50%时,其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49 MPa;3)在淤泥质土中MJS工法的成桩质量会随着加固深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城市深厚软土路堤路基稳定性较差、沉降较大,即使采用粉喷桩加固后,有时亦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该文针对工程实例综合对比分析,认为软土层含水量高、塑性指数高、有机质及同结特性等主要因素导致水泥土强度较低,进而影响桩体质量和路堤路基稳定性及沉降,并提出改进措施,提出其它质量更可控制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桥梁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泥搅拌法因其良好的经济效应,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基处理方面。但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了大面积土地含有有机质,影响了水泥土桩的强度,对桂林某工地化粪池附近的桩体进行检测,因为该原因造成承载力不足就是很好的证明。通过室内试验,初步探讨了养护时间和养护环境对有机质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有机质水泥土强度会随着龄期而增长,前期增长速度快,而后期增长幅度则会减慢;有机质含量会影响压缩系数的大小;自然养护条件下有机质水泥土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比湿养和水养条件下的要高;试验中使用的外加剂可增加有机质水泥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在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小塘至茅山段采用水泥搅拌桩方法处理软基施工中,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搅拌桩处理软基的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25省道南延工程路基施工中处治土的问题进行分析,选用水泥稳定土处治方法,考虑水泥稳定土延迟时间进行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压实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