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隔离舰船主机及其动力装置振动向甲板的传递,本文研究了液压伺服主动隔振台架。首先对液压伺服系统进行仿真,然后在实验室完成以实际柴油机作为初级振源,液压伺服系统作为主动执行机构的整个柴油机装置液压伺服主动隔振台架的建设,并进行特性实验。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型航政艇的柴油机推进轴系柔性传动方式选择,提出将柴油机和齿轮箱作为整体进行半弹性隔振方式设计,通过隔振系统台架对比试验,验证了柴油机组半弹性隔振方式设计的可行性,并确定了合适的隔振器型号,实船测试结果表明,柴油机组隔振后船体的结构振动明显降低,客舱和驾驶室的声压级下降了6 dB,研究成果对小型船舶的舒适性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CWJK23型船用柴油机电气混和式遥控系统具有操纵主机的全部逻辑功能。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应用线性积分电路与精密比例压力调节阀MPPE-2匹配,驱动主机执行机构进行调速,大大缩短了气控管系,使实船安装调试简便,参数调整容易,配机特性好,适用于大多数采用气控操作的柴油机。  相似文献   

4.
李彦  何琳  帅长庚  马建国  王飞  柳勇 《船舶力学》2015,(12):1549-1563
针对船舶机械振动的低频线谱主动控制,文章采用输出力大、频响平直、无接触式的磁悬浮作动器,分析了永磁偏置式作动器的电-磁-力耦合特性,推导了磁悬浮主被动隔振系统运动方程和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研制了满足船舶应用要求、具有冲击摇摆适应能力的磁悬浮-气囊主被动混合隔振器。采用收敛快速的窄带多通道Fx-Newton算法,并针对线谱频率波动时的控制鲁棒性,提出了窄带滤波相位差的自适应补偿环节。在船用200 kW柴发机组上进行了主被动混合隔振实验,未开启线谱控制时,可获得>32.8 dB的宽频隔振效果;控制开启后,可进一步有效衰减传递到基座的多根线谱振动,并且在柴发机组的转速波动工况下依然能实现快速收敛、稳定和高效控制。该主被动混合隔振系统可满足船舶机械低频线谱控制的工程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船用PA6-280柴油机为背景,通过柴油机主要运动部件以及轴系的建模与运动仿真,探索了柴油机隔振装置以及轴系在各种支承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船体结构在柴油机振动激励下的响应与受力;得到了柴油机的振动沿主轴承以及隔振装置向船体结构的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6.
张庆伟  俞翔 《船舶工程》2020,42(10):78-83
在主动隔振的工程实际中,有效的多通道控制算法是采用多个次级力源和误差传感器来提升隔振效果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各通道的耦合和运算量的增大采用分布式多通道自适应(DMFxLMS)算法,推导了其运算过程并给出收敛条件;基于NI PXI控制器搭载Real-Time操作系统构建了主动控制实验平台,开展了分布式多通道算法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收敛步长和滤波器阶数分析了主动控制效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卢五弟 《上海造船》2024,40(2):45-48
提出一种通用、简便的柴油发动机激励力和力偶估算方法。利用振动频响(即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柴油发动机的振动频谱和相位,运用MATLAB数学软件建立基座激励力和力偶的数学模型,从而估算出隔振系统中发动机组的横向、纵向和垂向激励力或传递力和力偶。通过试验发现,测量过程中的信噪比对发动机的激励力和传递力估算有重要影响,低频信噪比是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该简易估算激励力和力偶的方法可供柴油发动机的多维多向耦合振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某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电子调速系统为对象,研制船用中速柴油机电子调速系统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主要包括电子调速系统执行机构试验台的搭建,柴油机实时仿真模型的建立,电子调速系统控制策略快速控制原型的实现。。利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进行调速器执行机构动态特性分析、电子调速系统起动与调速等功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硬件在环仿真试验为研究电子调速系统控制策略和测试执行机构特性提供了良好的试验研究条件。  相似文献   

9.
建立基于虚拟仪器开发平台的柴油机振动监测系统,结合功能强大的数据库,通过分析监测结果,有效地对柴油机运行状态及工作性能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它的运行状况做出评估、诊断故障和预测趋势,实测表明,该系统对柴油机故障诊断是可靠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双层隔振系统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推导双层隔振主动控制系统的力传递率,分析了反馈信号的选择对力传递率的影响,指出了双层隔振PID主动控制系统应采用速度或加速度作为反馈控制信号。在此基础上采用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对双层隔振系统进行了主动控制仿真,表明该方法对双层隔振系统进行主动控制的可行性,提高了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双层壳体的船舶动力舱的水下结构流体耦合的声振模型。采用有限元结合边界元的方法,数值计算并分析了耐压壳体和轻质外壳的厚度变化对动力机械振动传递、水下外壳振动以及辐射噪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对大型复杂结构的水下声振预估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冯娜  周欣  侯志鹏 《船舶工程》2021,43(1):56-60
针对某艇主机12缸V型高速柴油机振动过大的问题,开展柴油机动力学分析与振动测试,得到各主要工况下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振动干扰成分丰富,且分布在很宽的频域上,主要干扰频率为基频的0.5阶、1.0阶及3.0阶,设计时应重点考虑隔振系统刚度与主要干扰阶次的关系。对主机振动过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共振的干扰频率、存在激励力或结构局部共振、柴油机结构轻量化及刚性较低是主要影响因素,对柴油机减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贝叶斯与遗传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柴油机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小波包分解提取缸盖振动信号的特征向量,提出选择因子对改进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超1-依赖贝叶斯算法的诊断结果进行融合,克服贝叶斯和神经网络的不足。通过在WD615柴油机上的实验检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机械作动器进行主动消振是船舶振动控制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一种新型机械作动器-四转子机械作动器的工作原理;然后从主动消振理论出发,结合机械作动器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机械作动器最优相位和偏心距的解析计算方法-调相解析法.配合机械作动器的使用,可以使主动消振系统获得较好的消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春明 《中国造船》2007,48(B11):461-466
针对海洋平台的振动具有低频、高幅的特点,提出了振动主动控制的试验方案。振动主动控制可改善台上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海洋平台及台载机械使用寿命,已成为提升海洋平台综合性能的潜在技术手段。该试验装置包括振动试验模型、激振器、作动器、主机及DSP板、低通滤波器、信号放大器等。根据对海洋平台的类型、特点及振动控制研究的分析,设计了用于海洋平台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的两个模型,一个用于研究水平面两个方向的振动,另一个用于研究纵向振动。海洋平台振动试验模型采用柔性较强的材料,支架模型采用刚性较强的槽钢。对于第一个模型进行了必要的强度和刚度计算。设计的模型可用于海洋平台的概念性振动主动控制试验,对海洋平台的振动主动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机身振动信号对船舶柴油机故障的识别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故障的分析提供重要的参数,因此编写了基于LabVIEW的柴油机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系统,应用搭建的平台在正常工况和几种典型的故障模式下进行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试验。从采集到的状态信号中提取与设备故障密切相关的机身振动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和幅值域的分析,同时通过各特征参数的分析对柴油机进行简单有效的故障诊断与识别,并根据计算得出的特征值的变化趋势来分析确定信号中故障的发生与发展,及时对故障作出分析诊断。这对保证船舶安全航行以及对设备实行预知维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晗  李垣江  王建华 《船舶工程》2015,37(10):49-53
为了提高柴油机故障诊断的精度,将引力搜索算法用于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及阈值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力搜索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柴油机磨损故障的振动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与BP神经网络相比,对柴油机的磨合、磨损、极限等故障诊断准确,精度提高明显,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压电类船舶智能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振动是存在于船体结构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所带来的危害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文章根据振动主动控制原理,建立了以压电陶瓷作为执行器和传感器的甲板振动主动控制模型,通过控制甲板的边界,达到减振的效果.利用结构动态特性灵敏度分析相关理论,进行了试验模型结构模态参数特征向量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压电陶瓷驱动器在施加控制后结构阻尼、刚度的变化对振型变化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表明试验模型结构振动位移的减小主要取决于压电陶瓷驱动器所引起的结构阻尼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新型航政艇的隔振研究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勇 《江苏船舶》2005,22(4):1-3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船舶轴系柔性传动型式,可承受推力的高弹联轴器隔断了柴油机和螺旋桨两大振动源;通过WVIS-ME45隔振器的轴向弹性变形来传递螺旋桨的推力,有效地控制了船舶推进系统的振动和噪声。现已经5艘实船验证,这种轴系的隔振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esel engine cylinder heads by means of the time series method. With the concept of "Assumed System",the vibration transfer function of real cylinder head structures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autoregressive-moving average models(ARMA models) of cylinder head surface vibration signals. Then this transfer function is successfully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gas pressure trace inside the cylinder from measured cylinder head vibration signals. This offer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diesel engine cylinder pressure detection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