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实现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及时掌握溢油分布并调度船舶,利用空间信息平台开发船舶溢油避险系统。系统首先采用溢油预测模型对溢油范围进行分析预测,实现事故溢油信息的空间布局分析,然后采用船舶避险模型对溢油事故影响范围进行计算,提取事故影响海域内的船舶信息,最终在空间信息平台下集成显示。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事故海域溢油信息的空间布局分析及事故海域船舶目标的提取,并在空间信息平台下事故海域范围内溢油扩散结果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及海洋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海洋溢油污染呈愈演愈烈趋势,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渤海海域作为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各类船舶事故时有发生,且海域内石油平台众多,海底分布大量输油管道,因此,该海域成为溢油污染事故高发区[1]。本文从海事系统溢油鉴定的角度,对近几年渤海海域溢油污染情况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了渤海海域溢油污染的原因,针对防治溢油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广泛分析国内外溢油跟踪浮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内河环境和船舶污染事故特点,开发一种适用于内河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新型溢油浮标跟踪系统.该浮标系统通过水面浮标体系的相关传感系统和岸基监控平台,可以实现内河船舶溢油的实时跟踪与监测,对于应对内河溢油污染事故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船舶溢油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行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和预测,防止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与船舶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进行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估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占比和概率。本文采用灰色理论技术建立船舶溢油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海域实测数据进行模型的修正,实现了海域内船舶溢油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为避免海域遭受污染,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渤海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渤海海域船舶溢油的主要危险源、发生溢油可能性最大的港口水域及船舶溢油造成的危险程度,从而为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船舶溢油应急资源和实施风险决策提供一定依据,将目前事故后的危机管理改变为预防性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6.
《珠江水运》2007,(12):51
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大型油轮频繁出现在中国海域,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不断加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建立刻不容缓。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在2007年上海国际海事论坛新闻通气会上表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有望明年推出,保证溢油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近年来,中国水运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6年航行于中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464万艘次,  相似文献   

7.
以湛江港航道疏浚工程为例,分析工程中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对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结果 表明:在施工期,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大型机械的运作,主要污染因子是悬浮物;受岛屿和海岸线的影响,航道前段的悬浮物扩散形态与疏浚中段和末端有所区别,由于主航道与海流流向的夹角很小,悬浮物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航道周围.船舶溢油事故以操作性事故为主,占总溢油事故的80%以上,溢油影响范围主要受潮流动力和风况的影响;不同潮期、不同风况下的油膜漂移扩散情况不同,对海域影响的面积和严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从有效应对和处置海上溢油事故的目的出发,深入研究海上溢油的危害,提出对于船舶溢油处置这样一个由时间因素、空间因素、自然因素、船舶因素、环境因素、人员因素等众多因素所构成的多维复杂过程,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构建综合溢油应急辅助决策平台,对各种应急资源和应急力量进行科学调度和协调指挥,实现溢油应急决策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智能化。最后,论述溢油应急辅助决策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MIKE21建立浙江舟山薄刀咀海域潮流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潮位以及流速流向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基于MIKE21SA对"油粒子"在水表面的漂移、扩展、紊动扩散和风化等过程进行模拟,并将验证后的模型运用到薄刀咀围垦工程后的船舶溢油扩散模拟中,研究分析涨落潮及不同风况情形下薄刀咀围垦工程疏浚船舶溢油扩散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涨落潮时,溢油粒子到达敏感点时间差异明显,落潮时到达敏感点时间短,涨落潮油粒子扩散面积差异也较为显著,相同时间情况下涨潮的扩散面积大;静风涨潮下溢油粒子扩散范围最大,72 h扩散面积最大,达1 040.58 km~2,约19~21 h扩散至洋山石龙风景区和洋山风景区;由于防波堤的拦截,在SE、NNE和NNW风况下,涨落潮时溢油均未扩散至口外,油粒子迅速黏附到南防波堤或围垦工程区域,对防波堤口外海域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传统船舶溢油扩散风险预警方法存在风险系数预警实时性不强的问题,通过对方法程序解析发现算法逻辑滞后是导致方法风险预警实时性迟滞的根源。因此,提出大数据时代舰船溢油扩散风险实时预警方法。构建大数据挖掘网络计算框架并在框架基础上建立溢油相关参量计算功能区,实现对船舶溢油模型参量的定义计算;通过曲线加权的方式优化大数据挖掘网络计算框架,进行方法模型参量预警输出量的计算设定,通过在仿真测试平台中导入实际数据,对设计方法的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比达标数据证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2018年1月6日,载有11.13万吨凝析油的"桑吉"轮与"长峰水晶"轮在我国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水域发生碰撞并随后燃爆沉没。由于事发海域远离陆地,天气海况不佳,现场船舶污染应急处置没有先例可循。本文对近远海海域船舶溢油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该事故阐述近远海船舶溢油应急处置原则、处置难点等内容,提出近远海溢油处置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域的溢油污染源是多方面的,包括陆源、船舶、钻井平台、飞行器等等。本文仅从应急清污的角度出发,以船舶溢油污染为模型,简要介绍影响海上溢油处理的3个因素:溢油特性,溢油数量,海况。并概要地提出较为实用的船舶溢油应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熊德琪  林奎  肖明  杨建立 《水道港口》2010,31(5):549-552
为了对《珠江口区域溢油应急计划》提供决策支持,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珠江口海域的特点,研究开发了先进实用的"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油动态预报信息系统",综合了三维潮流模型、三维溢油扩散模型、溢油风化模型、应急反应模型、以及电子海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可以预测模拟并可视化显示海上溢油的漂移扩散和性质变化过程,同时显示环境敏感区和应急人员设备分布等相关信息。实际溢油应用案例表明,该系统的预报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能有效地提高海上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14.
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瑞婷  胡宗敏  梁刚 《水运工程》2011,(11):137-141
在港口装卸作业以及船舶航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引发溢油事故,对周边海域环境造成损害。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对船舶溢油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上事故区域安全性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问题,利用空间信息平台提出适用于事故海域救援风险的空间分析方法。选取长江口处"桑吉"轮遇险事故数据,采用地理编码方法对遇险船舶的事故信息进行空间定位与属性描述,形成事故信息的空间布局。采用改进的缓冲区分析方法对事故点的影响范围进行多环分析与计算,提取事故点周围海域的影响范围图层,再结合海上环境因素数据图层,进行多图层叠置运算,从而获取事故海域救援风险的空间布局情况,最终在GIS平台中集成显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事故点影响范围提取与搜救危险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南通港某港区北水道15万t航道等级提升后发生溢油事故的具体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实例工程的水文条件特性,并借助MIKE21 Spill Analysis油粒子进行了模型建立仿真数模,分析了常风状况和六级大风状况下工程海域的溢油扩散范围。研究结果显示,在六级大风状况下溢油24h扫海面积可达到324.6km2~382.2km~2;泄漏点最远到达距离为19.4km~20.3km,影响范围较大,应在大风天情况下尽可能避免船舶作业;在加油作业时严格执行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全国船舶溢油事故损失数据为样本,针对船舶溢油损失数据的主体部分和厚尾部分分段建模,并将双截尾-GPD分布引入船舶溢油损失序列的分布拟合中,对船舶溢油损失序列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发现,船舶溢油损失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的特性;分段拟合则进一步提高了损失分布的拟合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HP群决策的港口水域船舶溢油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贸易及航运业的不断增长,我国沿海船舶溢油事故也随着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更好地控制港口水域船舶溢油事故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总结影响船舶事故性溢油事故的因素(宏观、微观),并利用MAHP分析其权重,确定影响船舶溢油事故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控制港口水域船舶溢油发生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舟山海域油品码头布局与溢油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个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理论的区域油品码头空间布局的溢油风险模拟与评估方法。该方法可系统分析沿海区域油品码头空间布局及其产生的海域溢油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能够满足我国当前近海高强度开发形势下战略环评和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需求。以舟山海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油品码头布局模型和不确定性分析,对舟山海域进行综合溢油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综合评估某一海区的溢油风险水平;基于溢油风险概率和污染损害的时空分布,依据风险值集中度最大及风险总值最小的原则,能够实现多种码头布局方案下的海域溢油风险水平的综合比较,并得到最优油品码头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0.
奥运在即,6月27日,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经常来秦皇岛港的国内47家船舶公司负责人共同签署“防止船舶污染海域承诺书”,切实维护秦皇岛暑期特别是奥运会期间海域清洁,防止船舶溢油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