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分析比较了空电联合制动电气制动的指令传输的各种方式与不同的控制策略,提出了1M1T编组动车组的制动指令传输和控制的实用方案,并给出拖车空气制动优先补足控制方式的控电制动运算图。建议国产化城市轨道车辆DC100V,交换2进制编码作制动级位指令宾长距离传输、拖车空气制动优先补足控制方式的空电联合制动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列车牵引齿轮磨前滚刀齿形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对磨前滚刀系列进行了参数化图形设计,对齿形及图形参数化绘图的算法进行研究,并应用参数化图形设计方法绘制了东风DF10和SS8-Ⅱ型机车牵引齿轮的磨前滚刀图。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列车超速运行或可能闯红灯而机车司机精神不振或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对制动机的操纵能力时,能在非司机操纵条件下接受监控装置的常用制动电指令去控制机车制动电指令去控制机车制动机按设计要求实施自动常用强迫制动的接口装置。阐述了该接口装置的结构,作用原理以及设计,试验,运用考核及鉴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使用列车空气制动仿真方法获得空气制动系统特性,通过列车动力学仿真方法分析了3万t列车在多机车不同步条件下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时车钩力,提出了大秦线3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可行性编组.分析了从控机车在各种滞后时间情况下,列车常用和紧急制动的最大车钩力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平道常用全制动工况下,从控二机车滞后时间比从控一机车...  相似文献   

5.
重载调车机车转向架动力学分析及改进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规的干线机车转向架不适应小学生曲线上的调车作业,随着机车轴重的增加,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文中介绍了山区型内燃机车及重型工矿车及重型工矿机车的转向加的技术特点主试验结果,对重载调车机车转向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计算,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理论及试验结果均表明,通过采用滚子摩擦旁承改进措施,可改善机车曲线通过性能,因此,在发展重载高车机车时,应充分借鉴DF7D及GKD4型机车转向架的经验,通过理论分  相似文献   

6.
半实物机车驾驶模拟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车驾驶模拟器的使用情况和现场需要,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给出了连接机车电器柜,制动机等实物机车的半实物机车驾驶模拟器的系统结构,系统模型及系统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串行通讯和网络通讯在机车驾驶模拟器中应用的成缺点,给出了机车驾驶模拟器系统中使用局域网技术的几种硬件方案,以及应用于机车驾驶模拟器系统的局域网通讯协议,介绍了DOS端和Windows端的基于IPX协议的网络通讯模块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的状态监测管理系统是与JDZ-1型检测仪配套,在仪器检测的基础上实现机车牵引电机滚动轴承状态维修的专门软件,文中介绍了系统结构的总体设计,主要功能和系统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列车牵引和制动仿真计算中向向对象的机车操纵控制仿真平台和不同编组时列车在不同断面线路上运行的仿真显示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提出了利用Windows的多窗口编程和Windows98的多屏显示支持功能来实现操纵和仿真运动多窗口的同时显示,以方便用户对列车牵引和制动仿真系统的友好操作和仿真结果的直观监视,给出了该仿真系统与其他多媒体视景系统、多媒体声音系统、机车原理动车显示仿真系统等相连接的实现方  相似文献   

10.
对韶山8型准高速机车驱动系统的启动过程做了瞬态振动响应计算分析,建立了启动冲击力矩函数及动力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只要冲击力矩最大值延时0.1s加到电机转子上,动力放大系数即能由1.9降到1.1以下。  相似文献   

11.
纵向压力作用下重载机车与轨道的动态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重载机车的轮轨动态安全性,考虑车钩纵向力对重载机车与轨道结构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实测车钩力和线路不平顺,对重载机车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上制动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纵向车钩力为1500kN,车钩自由角为3°的工况下,重载机车以80km/h的速度在直线轨道上和以60km/h的速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所有轮轨安全性能指标满足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在Windows98环境下,对声音媒体控制的各种方法和特点。依照机车模拟驾驶装置对于高性能硬件和实时访问的要求,提出了采用DirectX技术开发复杂声音系统的方法,实现了机车模拟驾驶装置音频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机车动力制动对操纵方式及限制坡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的列车编组、制动操纵方式、线路坡道条件下的列车调速制动过程。计算表明,采用动力制动,在12‰的下坡道,用DFSB或SS7单机牵引,缓解增速时间从110s分别延长为1728及2348。对于18‰的下坡道,用DFSB或SS7双机牵引,缓解增速时间从68s分别延长为138s及225s。采用机车动力制动与空气制动联合操纵方式还可减少空气制动次数和降低车轮踏面温升,从而提高列车安全性,放宽限制坡度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将铁路机车,轨道,桥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建立了其垂向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研究了机车过桥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对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桥上轨道与土路基轨道间的动力不平顺对机车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轨下基础的刚度不同,形成的动力不平顺将在轮轨间引起动力冲击作用,对正常结构的桥梁,机车过桥对弓-网接触压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发中国运行速度为200km.h-1的2C0轴式单杆牵引高速机车转向架,研究了牵引杆布置方式对机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2C0轴式弹性架悬机车整车动力学模型,在惰行、牵引和制动工况下,分析了单牵引杆由转向架向车体端部和中部牵引时,机车的直线运行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牵引杆布置方式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建议采用牵引杆端部牵引的方案,以简化机车车体的设计与制造。采用牵引杆端部牵引的机车可安全通过R400m和R1600m的S形曲线;通过R400m小半径曲线时,机车惰行运行的轮对横向力大于牵引和制动工况的横向力,制动工况的轮重减载率较大;通过R2800m大半径曲线时,机车牵引和惰行的轮对横向力大小相当,大于制动工况的横向力。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现有干线货运机车风源系统现状,指出现有设计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使用仿真手段确定机车风源系统的方法,给出了60辆及120辆编组列车初充气和制动后再充气的仿真结果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用仿真方法优化了空气压缩机排气量,结果表明在现有基础上减小压缩机排气量压缩机工作率明显提高,对列车缓解波速及再充气时间没有影响,初充气时间稍有延长.计算机仿真方法为机车风源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机车电路的计算机动态图形仿真与故障训练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机车电路逻辑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对结合机车电器柜、司机操作台等实物的机车电路动态图形仿真和故障训练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该系统的结构和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机车径向转向架运动的基本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机车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型式出发,分析了这种转向架杠杆系统的运动原理及力学特性,阐述了机车径向转向架的设计原则。为便于进行曲绕通过性能分析,提出了机车径向转向架的三参数定位原理,分析了牵引中的轮对导向机理,建立了曲线通过的基本方程。并利用以上研究结果,对机车径向转向架的曲绕通过性能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机车检修作业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机车检修作业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各功能模块的主要特点及实现方法.该软件系统针对目前机务段机车检修作业数据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利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实现了对机车检修生产质量的管理.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便,稳定性、可靠性好,极大的提高了机车检修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机车和柴油机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通过技术鉴定由机械工程研究所吴昌华教授主持完成的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机车和柴油机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于1996年1月30日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主持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本课题完成的三大程序系统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