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道岔结构的复杂性,以往对道岔温度力及由此引起的位移的计算采用简化后的“无限长梁”模型进行。该模型从结构上及有关假设条件上来看在许多地方与实际情况不符。章所提出的新的计算方法采用了与实际结构形状较为符合的计算模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算例表明,这种方法具有与实际结构相近、人为因素减少、计算精度高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连续梁桥上无缝道岔伸缩力与位移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钢轨和梁体视为杆单元,轨枕视为梁单元,扣件阻力、道床阻力和桥墩刚度视为弹簧单元,建立了计算连续梁桥上无缝道岔伸缩力与位移的有限元力学模型,根据变分原理和“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模型求解的非线性方程组,分析了道岔设计参数对桥上无缝道岔伸缩力和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伸缩调节器布置在道岔的后端,连续梁固定墩的纵向力可降低43.2%;增加连续梁固定墩纵向刚度有利于减小钢轨位移;连续梁固定支座的位置对系统的受力与变形有双重影响,实际设计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无缝道岔现场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铺设无缝道岔的设计理论,对运用该理论设计铺设、使用一年的无缝道岔进行了附加温度力、位移的现场测试分析,其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无缝道岔设计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结构无缝道岔的纵向力传递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38(4):371-374
分析、比较了固定辙叉、长翼轨可动心轨和短翼轨可动心轨3种辙叉型式、限位器及间隔铁2种辙跟型式的无缝道岔纵向力传递机理及其对无缝道岔各部件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辙叉采用长翼轨可动心轨、辙跟采用限位器是一种较合理的无缝道岔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横向位移法为基础,通过建立无缝线路具有初始弯曲的轨道力学计算模型推导钢轨内温度力、钢轨跨中施加的横向力、跨中横向位移以及轨道各参数的关系。并通过计算绘图分析轨道各参数对无缝线路中钢轨温度力测定值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曲线半径、钢轨长度对钢轨温度力测定值影响较大,钢轨弹模、钢轨磨耗对钢轨温度力测定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线路爬行对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无缝道岔辙叉及辙跟结构不同,则纵向力的传递机理不同,致使不同结构的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规律不同。分析比较了固定辙叉、长翼轨可动心轨、短翼轨可动心轨三种辙叉型式、限位器及间隔铁两种辙跟型式的无缝道岔纵向力传递机理及无缝道岔各部件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线路阻力,控制无缝道岔前后线路的爬行量,有利于提高无缝道岔的铺设轨温范围。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指导无缝道岔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探讨了不同线路间存在铺设锁定轨温差时,铺设锁定轨温差对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以及与道岔联结型式、道岔号码、辙叉型式和道床纵向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无缝道岔与相邻线路或相邻道岔间存在铺设锁定轨温差时,传递至无缝道岔上的纵向力增大,导致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增大. 相似文献
8.
60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无缝道岔铺设的理论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当量阻力计算理论,分析计算了目前使用的60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无缝道岔在不同铺设条件下的里轨伸缩位移、基本轨附加温度力、尖轨尖端位移、限位器螺栓剪力等,为该类型提速道岔在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铺设和养护维修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连续梁桥上无缝道岔断轨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轨在桥梁上的最不利位置处会因强度不足而折断,并自断口处收缩,产生较大的位移量,致使列车经过断缝时产生巨大的冲击作用,严重时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在进行连续梁桥上铺设无缝道岔的检算时,必须考虑断轨力的影响。以一组60kg/m钢轨18#可动心轨道岔为例,采用有限单元法,利用“岔-梁-墩-体化”模型,计算分析了连续梁桥在无缝道岔断轨力作用下桥梁与钢轨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钢轨在岔前方向折断时桥墩所受纵向力要大于钢轨在岔后方向折断时的受力,道岔里轨的伸缩对桥墩受力起着主要作用;道岔前后不同位置钢轨折断对断轨力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应代入最不利结果进行检算。 相似文献
10.
用有限元法分析无缝道岔的受力与变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有限元方法,采用与无缝道岔较接近的力学模型,全面考虑轨枕,扣件和道床阻力的作用,对无缝道岔各个部分的受力和位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对一种道岔结构进行了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吻合,为在我国铺设无缝道岔提供了理论和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一个分析提速铁路无缝线路稳定性的模型。该模型将钢轨、轨枕、扣件及道床阻力视为一个整体,并考虑了由于温度应力产生的非线性变形.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计算公式,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该模型还考虑了道床的横向阻力、失效轨枕、弯轨半径以及初始弯曲变形对无缝线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领域对比中日高速铁路的发展情况,得出我国高速铁路具有发展策略灵活、运行速度高、工程技术领先、动车组技术先进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教育培训、人性化服务以及正点率等不足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需合理规划路网,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努力提升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高铁国际竞争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域辽阔,北方地区冬季天气寒冷,为了保证柴油机可靠起动及正常工作,防止机车冻裂损坏,内燃机车运用条件规定:机车柴油机冷却水和机油温度低于20℃时,不能起机;油、水温度低于40℃时不能加载.为了满足上述规定,内燃机车冬季在段内停留时都必须进行打温.在分析国内外各种打温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现状开发了地面电源打温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思想和特点.经装车应用表明,该装置具有避免机车非工作性磨耗,节约打温费用,减轻打温人员劳动强度等特点,是解决我国内燃机车冬季打温问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特大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蔡成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38(5):609-614
将轨道结构、桥梁及墩台基础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建立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的有限元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中两座特大桥为例,研究了桥上无缝线路钢轨温度附加力、挠曲附加力的分布及其对桥梁墩台的传递规律,同时还分析了断轨力和制动附加力的影响.计算结果符合桥上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编制的计算软件(BCWR),可用于高速铁路特大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红外热成像在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铁路运行速度的提高,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有效地防止在了望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列车与线路上的障碍物发生冲突。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几种红外探测方法,对扫描式热成像技术应用于铁路行车,并组成安全监控系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拟解决提速后的列车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条件下行车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接触网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法国、德国及日本高速铁路受电弓和接触网结构。建立了各类接触网的欧拉梁-集中质量模型及受电弓的框架模型,开发了其数值模拟软件。应用此软件分析了简单链形悬挂、弹性链形悬挂以及双链形悬挂的振动特性,并进行了相互间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