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在№20机油摩擦条件下,采用环状试验块、AlSi7Mg1、10SiCp/AlSi7Mg1和 25%SiCp/AlSi7Mg1的复合材料滑动摩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无论在低载荷或在高载荷时都比没增强基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两种体积率复合材料的磨损速度是其基体的 1/8.应用 SEM、 EDXA观察摩擦表面以研究其机理.  相似文献   

2.
摩擦条件对摩擦材料表面第三体的连续性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选用两种轨道车辆用低合金制动盘材料与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为配对摩擦副,在不同速度、压力条件下进行摩擦试验,观察第三体的形成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摩擦条件下,第三体的显微硬度可达800~900HV,远高于基体材料的硬度;连续、致密的第三体,使材料具有最低的磨损率;当摩擦转速和压力过低时,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形式,当摩擦转速和压力过高时,黏着磨损将成为主导;在第三体的形成破坏过程中,摩擦速度、压力过低或过高均可能使第三体的破坏速度大于形成速度,使材料的磨损率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旋转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为试验设备,以销盘滑动磨损为研究对象,取得了干摩擦试验条件下的材料磨损量与载荷、转速的变化规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磨损量与载荷、磨损量与转速服从指数关系.该试验研究为建立摩擦学数值仿真关系模型提供一种重要的试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非石棉刹车材料安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内外新型摩擦材料的生产技术,以钢纤维、玻璃纤维以及矿物等纤维取代石棉,对原石棉产摩擦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生产出了新型非石棉刹车片,通过实验和用户使用,证明了该材料的生产方法及产品性能切实可行并具有安全性能保证,克服了对环境与人类的污染,提高了劳动效率及汽车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
对20CrNi2Mo、15CrNi6及20CrMnMo渗碳淬火齿轮及15CrNi6渗碳淬火+喷丸处理齿轮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介绍了齿轮试件的设计与加工、试验装置与夹具、试验方法及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试验结果表明,20CrNi2Mo和15CrNi6渗碳淬火齿轮在R=0.99时的σFim分别为530MPa和375MPa与20CrMnMo渗碳淬火齿轮相比,弯曲疲劳强度分别提高80%和27%,15Cdisplay  相似文献   

6.
在MPX—20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EMP复合材料与钢的磨损.在本试验条件下,分别构造了EMP复合材料和钢试样的磨损率与试验速度、压力间的关系,据此联合构造了这两种材料的组合磨损方程,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误差分析表明,所有磨损量的理论计算方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用作高速列车扔C/C复合材料摩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浸渍方法制作的C/C复合材料刹车片的摩擦磨损性能,提出了基本碳与材料本身的摩擦磨损性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影响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其它因素的研究,确定了C/C复合材料的摩擦机理,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摩擦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国内汽车摩擦材料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汽车摩擦材料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应加强对无石棉汽车磨擦材料改性树脂的研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多组元的铜基摩擦材料,利用GF150D型摩擦试验机,分别在不同的摩擦方式和不同的摩擦条件下,探讨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惯性和定速摩擦条件下,都随着摩擦压力提高,磨损量增加,摩擦系数降低.且在其他摩擦条件相同时惯性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低于定速.惯性试验湿摩擦的摩擦系数比干摩擦的摩擦系数有显著提高,而定速条件下在高速时湿摩擦与干摩擦摩擦系数相差不大,低速时,湿摩擦摩擦系数显著低于干摩擦.惯性和定速条件下摩擦顺序为高速到低速时的摩擦系数的稳定性都高于摩擦顺序为低速到高速.  相似文献   

10.
土工格栅与土界面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拉拔试验,分析了土工格栅在不同填料中的摩擦特性规律,并对影响摩擦特性的几个主要试验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今后的筋材拉拔试验及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铜基陶瓷强化摩擦材料.通过定速摩擦试验机,测试了摩擦压力、摩擦速度和干湿条件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系数大于0.3,摩擦系数稳定.摩擦压力在0.5~0.6 MPa范围时,摩擦系数处于较低值.随摩擦压力的变化,磨损率变化不大.当摩擦速度为2 000 r/m in时,摩擦系数最大.湿摩擦条件下摩擦系数低于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12.
以聚酰亚胺树脂为粘结剂,采用热压法并经不同温度后处理制备聚酰亚胺基摩擦复合材料,研究后处理温度(220~ 300℃)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60~280℃的后处理温度,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较好;后处理温度为220℃和300℃时,材料磨损机制为破坏严重的胶合黏着磨损;后处理温度为240~280℃时,材料磨损机制以轻微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后处理温度低于300℃时,密度、硬度、压缩强度值略有变化,240℃时,密度、硬度有最大值,压缩强度在260℃后处理有最大值.后处理温度为260 ~ 280℃时,聚酰亚胺基摩擦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含二氧化硅和石墨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利用定速摩擦试验机,分别在摩擦速度为7.8~47.1 m/s的范围内,探讨了干、湿摩擦条件下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第三体的状态与干、湿摩擦条件密切相关,并影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速度低时,材料的干摩擦系数高于湿摩擦情况,原因在于水起到隔离和润滑作用;摩擦速度提高,干摩擦系数低于湿摩擦条件,这归因于水分对表面的冷却作用降低了基体高温软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二硫化钼(MoS2)填充乙烯基树脂(VER)复合材料及所成转移膜在不同转速、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oS2含量低于15%和高于35%时主要磨损机制分别为粘着磨损和轻微犁削式的磨粒磨损,且都不随转速的变化而改变;但MoS2含量处于15%~35%时主要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疲劳剥落式的磨粒磨损,且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弱.另外,MoS2含量低于25%时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而增大,高于25%时却随载荷增加而减小,磨损率均变化不大.对偶盘上形成的转移膜能有效降低摩擦磨损,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转移膜的减摩时问逐渐延长,而摩擦系数基本不变;随着载荷的增加,转移膜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减摩时间则大幅度缩短.  相似文献   

15.
双行程可变阻尼力摩擦阻尼器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结构在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设计了双行程阻尼力可变剪切型摩擦阻尼器,在不同加载路径和摩擦面压力条件下,将4组1:1比例试件进行拟动力加载试验.高低阻尼力的大小通过连接螺栓预紧力的大小设定.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能够提供高低两种阻尼力,在小振幅阶段以低阻尼力工作,在大振幅阶段以高阻尼力工作.从低阻尼力向高阻尼力切换时,阻尼力的变化形式依赖于加载路径和运动副的间隙.铝板和钢板构成摩擦面的摩擦因数稳定.  相似文献   

16.
Ni-based self lubricating composites containing four different amounts of silver were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 (PM) route. The room temperature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by carrying out dry sliding experiments against bearing steel using a ring-on-disk configur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at a constant load of 100N and different sliding speeds of 0.5, 1.0 and 1.5 m/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both the speed and the silver content on the wear behavior of the tribo-pair.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wear rate of the composites were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both the sliding speed and the silver content. The wear rate of the counterface was observed to be a little higher when it was siding against the composite having silver in comparison to that without any silver. However, the overall wear rate of the tribo-pair wa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sliding speed and silver content.  相似文献   

17.
在对侧摩阻力提高机理的探讨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桩底压浆对桩基竖向承载力的贡献。尤其是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能够显著提高桩侧竖向承栽极限摩阻力。同时,基于压浆液对桩底上抬作用的理论研究,推导出桩顸上抬位移与上抬力关系的解析式。并对桩底后压浆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提出建议性修正。可为相关领域的工程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三角转子发动机一个关键核心技术就是转子的径向密封技术。径向密封片在气缸中的磨损过程,各状态参数随时间而改变。在考虑压力对磨损影响的同时,加入了温度影响因素。利用仿真技术对磨损量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径向密封片磨损的动态仿真模型,并用UG Grip编写了仿真程序。在此仿真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径向密封片磨损量的分布与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磨性能与路面材料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关系。同时提出了砂、碎石、水泥的技术指标 ,设计标准和施工过程中对做面刻槽、压槽、拉槽的几种方法 ,以提高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 ,增大摩擦系数 ,增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耐磨性能 ,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