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为实现武汉至安庆段6 m水深初通,需对该河段进行航道整治。张家洲水道为其中一段,是长江中下游重点碍航浅滩水道之一。在已建航道整治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张家洲水道原型观测基础资料,分析6 m水深航道条件及其变化趋势,提出整治思路及原则。同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对本水道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并开展整治方案效果试验研究。成果表明,随着整治方案的实施,本水道6 m水深航道条件基本能达到,仅少数不利水沙年份需辅以一定量的维护性疏浚。  相似文献   

2.
张家洲水道为长江中下游重点碍航浅滩水道之一。枯水期主航道在南、北两汊交替变换,当南港水深不足航行基面下4.0m时,航道改走北港。张南上浅区工程实施以后,官洲洲头低滩淤积、汛后水流归槽、浅滩冲刷明显,航道条件明显改善,满足4.5m×200m×1050m的设计标准。本文拟通过建立长江下游张家洲水道二期工程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该水道总体治理方案的效果情况进行预测,并提出实施二期工程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十三五"期武汉至安庆6 m水深航道建设要求,开展多因素限制下武安段鲤鱼山水道6 m水深航道治理措施研究。通过该水道近期6 m水深航道条件分析,明晰河段6 m水深下航道的问题,并探讨浅滩治理思路,提出单纯技术因素下河段治理思路和措施;针对单纯技术因素下工程措施与鲤鱼山水道众多涉水建筑物存在矛盾的问题,通过模型试验提出多限制条件下鲤鱼山水道6 m水深航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游强强  刘洪春  徐果  张伟 《水运工程》2014,(12):130-134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下游河段发生河流再造床过程,河床进行冲淤调整。基于芦家河水道三峡蓄水后2003—2013年原型观测资料,分析蓄水后该水道沙泓进口浅滩以及航道条件的变化情况,提出进口浅滩发展机理以及对航道条件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进口浅滩和本水道航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认为进口航道条件在自然作用下仍有进一步衰退的可能,为本水道航道治理思路的形成和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薛忠  谌欣 《中国水运》2018,(枯水)
燕子窝水道历来是长江中游重点浅险水道,近年实施了燕子窝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条件有所好转,但燕子窝水道在2017—2018年又出现不利浅滩变化。本文以长江中游燕子窝水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资料对该河道枯水期浅滩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了该河道出浅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航道维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张家洲河段属分汊河床,由“张家洲”江心洲将河床分为南港与北港。在枯水期南港与北港的诸浅滩水深不足3.8m,严重影响航运。本文根据地理调查,近100年来历史航道图的比较,航道水深的测量值,以及河床水力几何形态关系的分析,着重研究了张家洲浅水航道的河床演变与南北两港及其浅滩的河床水力几何形态,探讨的成果可作为张家洲浅水航道的整治以及长江中下游航道的开发规划与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周天河段的演变分析,认为目前周天河段的过渡形式虽为周公堤水道上过渡形式、天星洲水道左槽一次过渡形式,但周公堤水道过渡段已产生浅埂,同时形成交错浅滩,天星洲水道的天星洲洲体左缘冲刷后退,过渡形式存在向二次过渡演变的趋势,该河段航道条件将趋于不利。针对周天河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利发展趋势,提出该河段的具体航道整治思路与工程措施,为周天河段的航道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长江中上游重点清淤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和"长江中游典型浅滩演变规律与整治措施研究"依托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整治工程,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实体模型试验、水槽试验及现场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中游典型分汊浅滩河段-沙市河段、典型弯曲分汊浅滩河段-瓦口子至马家咀河段和典型长直过渡段浅滩河段-周公堤至天星洲河段的演变规律及三峡建库后的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探索.同时针对当前航道整治前期研究及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开发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对长江中游典型分汊、弯曲分汊、长直过渡段浅滩的演变与治理措施、中细沙河流的实体模型模拟技术以及长河段一、二维嵌套水流泥沙数值模拟方法、整治建筑物新型结构型式与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弄清了长江中游典型浅滩的演变规律和演变机理,揭示了三峡建库后的演变趋势,明确了整治思路和方向.提出了新型护滩、促淤建筑物及迎流顶冲丁坝结构及施工工艺,解决了大水深、大流速条件下的护底、沉排技术,创新了分流鱼嘴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确定了不同冲刷条件下的整治建筑物防护范围和防护措施,开发了高效率的航道整治建筑物CAD辅助设计系统.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航道清淤应急工程以及长江中游沙市河段、瓦口子-马家咀河段和周公堤-天星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中,为前期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持,加快了工作进度,节省了前期工作量.有关整治建筑物结构及工艺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张家洲、碾子湾、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对提高整治建筑物设计水平和可靠性、稳定性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口岸直水道是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重点整治河段之一。基于多年实测地形资料对口岸直水道的河床演变趋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口岸直水道12.5 m深水航道治理思路,提出了工程治理方案,并采用非均匀、不平衡输沙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方案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计算表明:口岸直水道河势总体稳定;落成洲左汊放宽段存在过渡段浅滩,过渡段浅滩航道条件随水文年过程的不同而存在好坏变化;鳗鱼沙心滩在不同水文年冲淤变化频繁,但受上游来沙大幅减少的影响,冲刷、萎缩是鳗鱼沙沙体变化的主要方向或趋势。该水道航道治理的基本思路应以稳定落成洲头部和鳗鱼沙心滩的守护工程为主,并配合丁、潜坝适当增加浅区的冲刷能力。通过工程措施可以达到12.5 m深水航道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07,28(2):132-132
2006年3月9日,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浅水——张家洲南港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正式通过交通部专家组的竣工验收。这标志着连接长江中游和下游航道的一个“咽喉”要道被彻底打通,万t级船队可以从长江口直达长江中游武汉。张家洲南港水道(简称张南水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是连接长江下游和中游航道的“咽喉”要道。张南水道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碍航事故,为改善该河段的通航条件,2002年以来,交通部投资5OOo多万元,对该段航道进行系统整治,构筑了6道丁坝、两道护滩带以及1090m扩岸。工程建设还充分考虑了防洪的需要,有利于该河段的综合治理。整治工程竣工后,枯水期航道实际水深提高到4.5m,航宽达到300m,弯曲半径达到1200m,可以通行万t级船队。  相似文献   

11.
高玮 《水运工程》2017,(S2):11-13
针对传统抛石工艺和赛克格宾及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配内衬赛克格宾和赛克格宾的装填新工艺。结合长江荆江河段七星台护滩护岸工程,得出采用配内衬赛克格宾能降低施工成本,赛克格宾装填新工艺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朱江彦  陈琳 《水运工程》2016,(1):106-110
在长江数字航道维护管理平台建设中,应用ArcGIS API for Flex技术实现了维护管理平台航道底图的及时更新、快速发布与显示,让用户仅使用浏览器就能方便地浏览与查询辖区内的航道信息,对航道基本状况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提高航道维护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林强 《水运管理》2010,32(9):8-12
简要介绍数字航道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利用监控系统对风和潮汐影响下的航标运动轨迹进行系统分析,探求航标在自然条件影响下的运动规律,进而对航标位移报警处理及有效减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流水道位于长江下游。近年来,该水道航道条件出现了较大的不利变化趋势。以河道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东流水道左岸边滩演变特征及该边滩河床演变对本河段航道条件的影响,指出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左岸边滩出现的新的演变是造成本河段近年来航道条件趋坏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左岸边滩演变和本水道航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认为主航道所在的西港航道条件仍有进一步衰退的可能,为本水道后期航道治理思路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郭涛 《水运工程》2016,(1):99-105
针对长江航道智能化的发展需求,结合长江航道线长且点多、航道要素种类众多且变化频繁复杂的特点,首先通过智能航道概念、物理框架、逻辑框架的提出,完成其顶层设计,并构建其数据资源规范体系以及航道业务模型;其次,通过航道水位预测预报、智能导助航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解决制约智能航道发展的技术瓶颈;最后,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完成研究成果的转化,并总结提炼出智能航道建设评估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有利于协调生态保护和航道工程的关系。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是水运行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谋求航道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理论框架出发,系统论述国内外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相关理念、技术和发展前沿,总结了我国内河生态航道的成绩和不足。结合国内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现状,提出下一步需要重点开展生态航道架构及评价方法、生态修复、生态航道影响与效应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汤科达 《水运管理》2008,30(7):33-36
为加强水路运输行政管理工作,保障公民水路运输行政权益,维护水路运输市场秩序,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路运输资源,提高水路运输行政许可实施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通过对买施水路运输行政许可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1)通过完善行业法律、法规.确立航运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2)重新对许可权限进行科学、合理分配;(3)设置专门的行政许可监管机构;(4)建立水路运输行政许可监管体系;(5)丰富许可申请方式,提高行政许可效率,降低行政许可成本,方便行政相对人;(6)在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建立一种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雷雪婷  李有为  周林 《水运工程》2018,(11):145-150
针对长江下游东北水道6. 0 m航道存在的碍航问题,依据河道地形和水文资料,分析了东北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及航道条件,并对该河段航道整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东北水道总体航道条件较好,仅在局部年份在河心出现浅包,导致航道水深和宽度不足;为改善东北水道航道条件,航道整治工程可考虑在已建东北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基础上,加高下三号洲左缘低滩,稳定过渡段主流流路,并适当缩窄过渡段河槽,集中水流冲刷浅区,也可考虑仅在局部出浅年份采用疏浚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长江航道测量中心进行电子航道图管理特点及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电子航道图生产成果资料管理的电子航道图管理系统设计思想。分别论述了系统逻辑结构设计、功能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试验系统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该系统很好地满足了测量中心对航道图管理的需求,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总结长江航运业对长江水、气、声、生态造成的影响,认为其污染具有长期性、分散性、固定性、流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为此,构建以生态港口和航道以及新型船舶制造为核心,以行业标准、环境监测网和科学研究为支撑的一套完整的绿色航运体系,对长江航运建设和绿色航运理念的推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