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X轿车的辐车架焊接总成在道路试验中经常出现早期破坏的情况,本文应用ADAMS/CAR和NASTRAN等CAE软件对其进行了受力计算和应力分析,分析得到的应力集中部位与道路试验中出现的破坏部位基本吻合,从而为以后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乘用车早期台架试验及整车道路试验中出现的前副车架钣金开裂问题,基于CAE模拟台架试验对前副车架的强度进行分析,并对副车架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仿真分析结果确定了最终的结构优化方案,并经过了多轮台架试验及整车道路耐久试验的验证,合理解决了前副车架的钣金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某轿车五连杆独立后悬架的副车架为研究对象,根据台架试验方法建立了后悬架系统有限元模型,利用虚拟应变片技术和焊缝寿命预测技术,通过CAE分析与台架试验测试相结合,通过改进结构降低裂纹位置的疲劳损伤值,解决了该后副车架在台架试验中焊接位置出现裂纹的问题.改进结构一次性通过了8通道耐久性台架试验,表明有限元分析与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预测副车架焊缝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研究前副车架计划沿用于某个新的车型,用ADAMS/CAR提取新车型副车架在典型工况下各安装点的载荷,对副车架进行了典型工况的应力计算。同时根据项目组采集的道路载荷谱,对副车架进行疲劳计算。再次结合此前副车架在前期老车型的路试情况以及基于道路谱开发的副车架台架试验结果,研究评估此前副车架是否可以用于新的车型。本文对于副车架在车型沿用分析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副车架是SUV底盘关键承载部件,对整车性能有重要影响,文章针对某SUV车型前副车架进行了极限强度和台架疲劳工况CAE分析和研究,然后进行了台架刚度测试和强度工况测试,CAE分析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此SUV前副车架刚强度和抗疲劳性能满足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前副车架是底盘前桥的骨架,对整车舒适性和操控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文章针对某车型前副车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钣金焊缝开裂以及疲劳耐久性能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应用CAE仿真进行前副车架整体及局部的疲劳应力计算,然后进行了多轮结构疲劳耐久性能的台架试验验证,最终经过整车道路耐久试验检验,确定了最终的前副车架设计方案,使前副车架的结构强度得到了优化,疲劳耐久性能也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用后倾式自卸车副车架关键部件纵梁及副车架总成焊后变形进行分析,通过采用正确的组焊工装、并对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顺序和焊接规范等一系列工艺措施的优化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副车架总成焊接变形的问题。对生产现场控制副车架焊接变形工艺措施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车副车架在道路试验中发生开裂现象,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有限元法对改进前后的副车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经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结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路试未再发生疲劳失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车副车架在道路试验中发生开裂现象,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有限元法对改进前后的副车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经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结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路试未再发生疲劳失效。  相似文献   

10.
对压裂车主副车架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静态强度分析。利用三维绘图软件Pro/E建立了压裂车主副车架的三维模型,并应用新一代多物理场协同CAE仿真环境AWE(ANSYS Workbench Environment)进行网格划分和静态强度分析,获得了压裂车在驻停工况和左前轮悬空状态下的最大变形值、最大应力值及最大应力点,此数据对主副车架强度的校核和变形校核以及压裂车底盘的改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XQD3140G6D7.5吨自卸汽车所用底肋是由EQ1141G5普通载货汽车改制而成的,使用中出现副车架开裂及中横梁焊缝断裂的故障,分析后认为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为:使用中超载;应力集中,自卸车车箱满载时,负载全部集中在副车架上,二者并没有形成刚性联结,当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车箱对副车架产生冲击,轴距较长,轴荷分配不尽合理,相对而言副梁受力不好。针对上述故障,采取了加固措施,排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整车状态下副车架约束模态和油门全开道路行驶工况下的噪声振动测试和分析,确定了车内"嗡嗡"声的根源(发动机二阶激励引起副车架共振传递至车内)及其频段。在此基础上,采用在前副车架的悬置安装点附近安装一个动力吸振器的方案,在此之前为了确定吸振器的质量,讨论了等效质量的两种理论计算方法及阻尼比的设定,试验表明,吸振器的应用有效地衰减了副车架在该频段的振动,从而减小了对副车架垂向弯曲模态的激励,基本上消除了车内的噪声峰值,显著改善了加速工况下的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13.
点焊结构应力应变场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河 《汽车技术》2002,(10):33-35
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点焊结构焊点附近的应力应变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点焊接头中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焊核中心的应力比较小,高应力区主要存在于热影响区内,即点焊接头热影响区附近是易于产生破坏的主要区域,且应力发展趋势是从母材贴合面与焊核交界线向外扩展。模拟分析试样变形状况与试验室点焊结构剪切拉伸疲劳试样的变形形状基本吻合,说明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试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钢桥面板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为确定焊接过程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节段模型,采用均匀体热源模型、半球状热源模型、双椭球热源模型三种不同的热源模型,通过生死单元技术,对顶板-U肋焊缝焊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热源模型下的焊接温度场。在温度场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采用间接耦合法,计算了各热源模型下的焊接应力场。对不同热源模型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在温度场整体分布和应力场顺桥向与横桥向分布上基本一致,仅在纵向应力沿板厚分布上存在轻微差异。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用催化转化器的可靠性及耐久性试验分为:在整车上进行的道路行驶试验和在台架上进行的快速老化试验;企业可根据自身试验手段来选取不同的试验方法,当道路行驶试验与台架快速老化试验两种试验结果出现差异时,以道路行驶试验结果为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型试验及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研究聚氨酯-钢板夹层结构正交异性三跨连续桥面板的力学特性,并对比了不同桥面板车轮作用点处,截面受局部应力影响的纵横向应力分布。结果表明:与普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相比,夹层桥面板能大幅降低局部应力集中,应力峰值约为普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1/3~1/2,并可大幅减少焊缝疲劳裂纹的出现;由于夹层板自身刚度大幅提高,能大幅减少纵向加劲肋数量并减少50%以上的焊缝,从而节省钢材,减轻自重;聚氨酯-钢板夹层结构正交异性桥面板的应变试验测试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在某款纯电动汽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为满足NVH及整车安全要求,提高乘车舒适性及满意度,利用CAE软件建立含后副车架安装点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刚度分析,根据CAE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方案,再对优化方案进行刚度分析,最终找出有效提高后副车架安装点刚度的最佳方案,满足性能要求,节约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为后副车架结构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巍  卢何 《公路》2006,(10):191-194
针对京珠高速公路湖北段的铣刨旧料(RAP),采用3种材料方案进行了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旧料掺配比例范围内,再生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路用性能技术指标,基本能达到新鲜沥青混合料的指标要求;再生剂的掺入有效地改善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樊啟要 《专用汽车》2010,(9):52-53,55
设计了一种新型四轮驱动煤矿指挥车悬挂,通过对样车进行性能测试,说明悬挂参数与设计指标一致,对样车进行20-40km/h的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车基本满足《QC/T474—1999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及限值》指标要求,平顺性及舒适性满足矿用车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