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车辆端墙位于一节车车体的两端,由电气柜、端墙板、LED安装板组成。本文介绍了安卡拉Tc车二位端端墙的几种结构优化,从美观,工艺性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后续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轮重偏差同时受车体同位端载荷偏差和转向架自身不平度的影响,且两部分相互独立。转向架理想情况下,车体同位端载荷偏差与轮重偏差成正比。针对不同项目地铁车辆,考虑到转向架和车体基本参数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具体参数对车体同位端载荷偏差控制值进行优化设置。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不锈钢车辆的3个发展阶段,论述了不锈钢车辆的材料变化及在底架、侧墙板、端墙板,车顶板等车体结合中使用的点焊技术和焊缝的品质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辆车体及内饰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上海地铁明珠线二期工程车辆项目(SPL2)和上海地铁一号线增能扩编(6改8)车辆项目(SHL1_Exp.)的车体设计对比,讲述了SHL1_Exp.地铁车辆车体设计中的优化,并提出低成本地铁车体内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铁道车辆车体结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车底部、侧墙板、车顶板结构为重点,阐述了车辆的车体(薄壳)结构技术,并介绍了车体刚度与车体各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摩擦搅拌接合(FSW)已被各国广泛用于铝合金等轻金属的接合.近年来,FSW工艺在铁道车辆上的应用正迅速扩展,从当初用于车体侧墙板的焊接现已发展到用于车顶板、车门框架、侧墙板与车体底架的结合等诸多方面;焊缝长度也从3 m发展到20 m以上.本文着重描述了FSW工艺近几年在铁道车辆上的应用实例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对FSW...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铁车辆车体设计知识重用率不足而导致研发周期较长的问题,提出集成实例推理技术和关联设计技术的地铁车辆车体快速设计方法。首先,构建地铁车辆车体主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地铁车辆车体快速设计流程;然后,研究基于实例推理的产品配置方法,以及基于关联设计的产品变型方法;最后,以地铁车辆车体为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选取铝合金和不锈钢两种材质的地铁车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天津地铁车辆车体材质现状为例,深入分析研究两种材质车体车辆的结构和使用性能。铝合金车体的轻量化、节能效果、气密性及乘坐舒适度均优于不锈钢车体,而不锈钢车体的耐腐蚀性和安全性更佳。两种车体均可满足地铁车辆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使用方可根据需要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9.
借助CAD/CAE仿真软件分别建立无内装地铁A型车声学有限元模型与含内装地铁A型车声学有限元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分析获得车体频域激励载荷并加载在车体上,计算车体在模拟运行时的频率响应.以车体板件频率响应位移振动结果作为声学激励,计算车内噪声分布.通过对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内装结构对车内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量不同垂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工况下地铁车体门窗对角的变形,分析车体内部负载、车体顶部设备以及车体所受纵向力对车体门窗变形的影响,为地铁车辆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和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的研制,文章调研分析了欧盟和日本地铁列车车体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国内车体技术的发展目标与策略,并着重分析了标准地铁列车车体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目前车体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架构,最终实现地铁列车车体产品和标准的双重国产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设计、制造技术的提升,地铁车辆的种类越来越多。B型铝合金地铁车辆车体采用了轻型高强度铝合金材料,车体为全焊接结构,焊接工艺复杂,要求高,在分析了B型铝合金地铁车辆车体的结构和工艺流程及工艺难点后,制定出了车体制造工艺及保证措施,完成了首个车体的制造并顺利通过了鉴定。  相似文献   

13.
城轨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欧盟、日本在轨道车体领域进行集团式产品和技术开发已持续推进近10年,其技术创新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为提升我国地铁列车技术整体水平,中国中车在相关部委支持下开展了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的研制。针对地铁车体设计要素和既有技术体系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车体顶层设计和融合技术的重要性,探讨了中国标准地铁车体技术创新平台搭建要素;介绍了标准地铁车体结构继承性、设计优化和性能提升情况、试验验证结果和设计简统成果;论述了车体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等技术创新的方向与目标。结果表明,标准地铁车体结构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可满足行业实际应用需求,对地铁车体进行前瞻性和基础性技术研究仍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辆车体材料的选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内外地铁车辆车体材料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比较了铝合金车体和不锈钢车体的技术性能差异,用经验法估算了铝合金车体和不锈钢车体寿命周期费用。建议地铁车辆采用不锈钢车体。  相似文献   

15.
地铁铝合金车体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成  肖守讷 《机车电传动》2006,(1):54-56,78
在分析某地铁铝合金车体结构特点和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借鉴国内外的地铁车辆技术标准和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状态确定了载荷工况,还分析了车体结构在各个工况下产生的应力、变形和模态。结果表明了该铝合金车体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的车体调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地铁车辆车体部分的调簧工艺,该工艺保证车体重量在轮载上的均匀分布,同时保证车体和转向架的互换性,为提高地铁车辆质量提供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耐冲击地铁车辆设计及整车碰撞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地铁车辆自身特点进行耐冲击地铁车辆吸能结构设计,提出了耐冲击地铁车辆设计理念,将该地铁头车在撞击过程中的能量吸收过程设计为4级:第1级为车钩缓冲装置缓冲器,第2级为缓冲装置中的压渍变形管,第3级为车钩剪切螺栓,第4级为位于头车前端底架的吸能结构和防爬器等可变形结构.并对地铁中耐冲击车体进行了研究,在车体结构中于指定部位设计大塑性变形结构,即设置专用吸能结构;建立了该地铁头车的车体碰撞模型,进行了各碰撞工况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撞击过程中吸能结构从预期部位开始发生稳定有序的塑性变形,车体客室仅发生弹性变形,大部分冲击动能(超过80%)转化为吸能结构的塑性变形,表明该车具有很好的耐冲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俄罗斯一种新型车体结构。该结构能够解决现有车体钢结构墙板内表面水气凝结问题,改善车体密封和耐腐蚀性能,使车辆内表面保持恒定温度,降低车辆采暖和空气能耗,延长车辆免维修使用期限,提高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应用碰撞仿真软件PAN-CRASH对地铁车辆不锈钢点焊头车车体进行大变形碰撞仿真,并通过研究车体端部吸能结构中压溃管的材料性能、管壁厚、变形及结构形状等几大因素对其吸能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压溃管的最终实际优化方案,为吸能部件的再生产和研发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检验德黑兰地铁车体钢结构的静强度、刚度和自振频率是否满足地铁车体钢结构设计准则以及德黑兰地铁实际运行条件的要求,工厂要求必须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E7015-1989"铁道车辆车体结构强度试验方法"的规定以及德黑兰地铁车辆合同文件中对车体钢结构强度的特殊要求而开发、研制的车端纵向水平加载装置、扭转载荷试验装置、垂直、扭转自振发生装置、复轨试验和抬车试验以及垂直加载试验的装置的改进等,同时与之相应的还必须改造结构相异的两个假台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