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子模型的铁路车辆结构强度精细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铁路货车车体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强度精细计算.根据车体的对称性建立了1/4几何模型;在Hv-perMesh中采用实体单元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按纵向、垂向工况进行加载;导人ANSYS中完成对车体主模型的静强度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运用子模型技术,选取枕梁附近区域建立子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精细计算,得到了较主模型更为接近测试数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电力机车转向架构架焊接补板疲劳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电力机车转向架构架补板部位出现的裂纹现象,在对转向架构架整体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对焊接补板应力集中区域,采用"壳到体子模型"方法建立精细模型,得到该区域精确的应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子模型技术可以提高整体分析精度,同时针对应力集中情况,对目前塞焊的补板结构形式提出了改进措施,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子模型技术在机车车辆强度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机车车辆强度计算实例,介绍了ANSYS软件中子模型技术的使用方法,并分析了子模型法的优缺点。计算结果表明:使用子模型法对机车车辆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减少工作量,节约计算时间,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地铁列车的制动过程仿真,分析了地铁列车制动系统仿真所需的车辆及制动系统的简化模型,开发了仿真软件。车辆子模型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将车辆拆分成轮对、弹簧阻尼、构架、车体等部件进行建模。制动系统子模型基于实验数据构建,通过对试验曲线进行插值计算等方式得到仿真所需要的制动相关曲线,该软件可以执行实时仿真,仿真结果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5.
以永磁直驱电力机车转向架驱动单元悬挂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悬挂装置结构进行了强度分析,并从悬挂装置模型上截取螺栓所在区域建立子模型,重点对螺栓进行了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计算,其计算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城轨转向架抗侧滚扭杆的刚度和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侧滚扭杆用于增加车辆的抗侧滚刚度。文章理论分析了抗侧滚扭杆的刚度和强度,详细推导了抗侧滚刚度的计算方法。文中建立了抗侧滚扭杆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简化加载条件,计算和评价了抗侧滚扭杆的静强度、疲劳强度和最大剪切应力,同时计算了两种工况下的抗侧滚刚度。分析表明:理论值和计算值误差不大,但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某复杂轨道车辆车体底架中部纵向连杆结构承受纵向压缩载荷的能力,分别将纵向连杆离散成体单元和壳单元,对整车模型进行纵向压缩工况计算,分析2种常规建模方式的计算结果差异和缺陷。为了解决以上2种常规建模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子模型中对纵向连杆关注区域全部使用体单元建模的方法来得到纵向连杆区域精确的应力结果,并根据精确计算结果对该区域的局部结构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车体结构有限元强度分析过程中,为了解决常规建模方式存在的问题,在合理选择切割边界的情况下,采用子模型技术可以更加快速精确地获得关注区域的应力结果;在车体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结构刚度的协调性有利于提高车体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8.
抗侧滚扭杆对轨道车辆抗侧滚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侧滚扭杆主要用来增加车辆的抗侧滚刚度。文章建立车辆的抗侧滚动力学模型,介绍车辆抗侧滚性能的评判方法,并着重分析和计算了扭杆对车辆侧滚角度、柔性系数、倾覆系数、浮心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子模型技术在机车车体强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并从工程计算的角度针对大轴重车体设计给出了算例,讨论了在设计中应用子模型技术的要求和要点,并对近似子模型方法作了简单说明,指出在设计中应用子模型方法进行强度验证具有对硬件要求低,便于实施、快速、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计算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温度力与位移的有限元力学模型.计算了桥上无缝道岔的受力与变形,并分析了桥梁结构对无缝道岔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桥上无缝道岔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武广客运专线新长沙站,建立了列车-桥梁和桥梁-站房2个力学计算子模型,通过对列车-桥梁动力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行驶列车作用在桥梁上轨道各节点的荷载时程,将这些荷载作为外部激励,作用在桥梁-站房结构力学计算子模型上进行时程分析,计算候车大厅楼板的振动响应,从楼面响应最大值、楼面响应沿横轨向分布、典型响应时程等几...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转向架柔性构架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了实现构架柔性的不同方式。提出了一种弹性铰接式双“T”型柔性构架方案,其扭曲刚度可低至0.03 k N/mm。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电机悬挂方式和抗侧滚扭杆装置对柔性构架的干涉。仿真分析表明,基于双“T”型柔性构架平台的永磁直驱电机弹性悬挂,优选三点架悬方式;为降低抗侧滚扭杆装置对构架柔性的影响,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构架纵向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3.
混合动力机车动力系统建模及能量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昕  田毅  张欣 《铁道学报》2012,34(5):20-25
针对混合动力内燃机车,基于车辆动力性分析软件ADVISOR,建立包括6个牵引电机联合驱动模型和轴重转移模型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调车机车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恒温器控制与功率跟随控制相结合的混合动力内燃机车控制策略。在机车手柄位操纵的基础上,该控制策略可根据列车所需求的功率调节内燃发动机及驱动电机的输出功率,并引入电池荷电量(SOC)补偿方法,通过控制电池充放电,保证电池SOC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优区域,从而减小了燃油消耗。  相似文献   

14.
新型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轴用钢50CrVE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轴用钢50CrVE,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组织均匀,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少,淬透性优越,完全可以达到国标特级优质钢的要求.采用该材料制造的抗侧滚扭杆具有高的疲劳寿命和高的弹性极限.  相似文献   

15.
分析地铁限界中抗侧滚扭杆对车辆动态包络线的影响及车辆与站台间隙问题,并提出在标准中增加相关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高速客车和地铁、轻轨车辆二系悬挂中,空气弹簧和抗侧滚扭杆组合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对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对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手段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仿真分析、材料设计、试验验证等在产品设计阶段的虚用.通过产品实际应用情况表明,通过虚拟样机设计并结合模拟试验,可以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毕鑫  罗世辉 《铁道车辆》2012,50(8):1-3,47
详细推导了抗侧滚扭杆装置对车体的作用机理,采用一个集中点力元代替整套扭杆装置建模。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简化建模完全可以取代完整建模,不会对车辆动力学计算的各项指标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