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文章主要针对驾驶员酒后驾驶行为,设计了一套防酒驾系统,该系统由温度检测电路、酒精传感器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信息处理单元、报警单元组成,可以有效的阻止酒后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2.
对机动车驾驶员来说,酒后驾驶是第一大禁忌.而令人痛心的是.因酒后驾驶而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却在我们身边屡屡上演。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载、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发生的交通事故最为突出.被称为交通安全的“五大杀手“。据统计,近两年来,山东每年因酒后发生交通肇事案件500余起.死亡200余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道路交通环境的逐步改善,一些驾驶员在特定环境和特定场合下,驾驶员过分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或者在麻痹大意的心理状况下酒后驾驶、超速、超车等现象普遍存,从而放松了注意行车安全的神经。日前,有关人士针对酒后驾驶、超速、超车以及会车等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况对部分驾驶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驾驶员存在违法心理。因此,对于驾驶员来说,了解在某些特定环境以及特定场合下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对于减少违法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孟斌 《驾驶园》2005,(10):38
8月2日下午2时20分,安徽凤阳县西泉镇刘广会(男43岁)酒后无证驾驶皖C15771号本田飞度轿车,与中午同饮的安徽省淮南市驾驶员钱久军(男49岁)驾驶的皖D00972号北京吉普车,沿凤淮公路一前一后由东向西行驶.当行至18公里+700米处时,由于刘某驾驶的轿车占道行驶,与相对方向驶来的江苏省淮安市驾驶员李建鹰(男33岁)驾驶的苏H05059号解放牌大货车正面相撞,被大货车撞至左侧路边.  相似文献   

5.
酒后驾驶是重大的犯罪,酒后驾驶是绝对不能原谅的行为,坚决杜绝饮酒后开车。酒驾是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并且"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早已被社会广泛认同。然而现实中,一些驾驶员仍然存在侥幸心理,酒后驾车酿成人间悲剧。本文以漫画的形式讲述日本某家庭因男主人酒驾的后果,及日本对于酒驾的相关法律举措。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每年因驾驶员酒后驾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有25万余起,造成约5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13亿元。要想创造一个更安全的交通环境,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就是超速行驶、不系安全带和酒后驾车。沃尔沃的酒后驾驶闭锁装置就是要协助减少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各类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
单波 《汽车运用》2007,(8):19-20
要加强教育,防违章事故 部(分)队要经常深入地对驾驶员进行安全行车教育,组织学习交通法规和夏季安全行车常识。通过教育,使驾驶员牢固树立安全行车的观念,养成良好驾驶作风,做到严格遵章驾驶。夏季天气闷热,有的驾驶员喜喝啤酒来消暑解渴,要注意防酒后开车;有的驾驶员为减少阳光照射,违规沿道路树荫一侧行驶,要注意防违反交通规则。  相似文献   

8.
研究酒后驾驶人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有助于提高酒后驾驶交通安全宣传的针对性.搜集某地某年查获的1 072位酒后驾驶人的年龄、性别、户籍和文化程度4个人口学变量的数据,运用线性模型,分析酒后驾驶人在上述4个变量上的分布及其交互关系.结果表明:①酒后驾驶人在年龄、性别、户籍和文化程度4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较之女性、中年较之青年、外地较之本地、高学历较之低学历更多地涉及酒后驾驶;外地较之本地更多涉及酒后驾驶,与既有研究和直觉判断差异较大,反映了当地酒后驾驶安全意识较之外地更好.②4个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二阶交互效应(p<0.01),其中,性别-年龄、性别-户籍等2个二阶效应为正,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文化程度、户籍-文化程度与年龄-户籍4个二阶效应为负;表明文化程度调节了性别、年龄、户籍等3个因素对酒后驾驶的影响,年龄调节了户籍对酒后驾驶的影响.调节效应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酒后驾驶的原因.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改进对酒后驾驶交通安全宣传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车辆行驶安全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生产厂商通过不断提高车辆安全性能以减少因车辆本身故障所引发的事故;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制约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加强车辆交通管制,减少车辆行车事故。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但驾驶员因违反交通规则,尤其是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驾驶而酿成重大交通事故的现象仍屡见不鲜,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林贻高 《驾驶园》2010,(12):77-77
酒后驾车的危害众人皆知,可为什么还有一些驾驶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次次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前程开玩笑呢?除了逞强心理、侥幸心理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酒后驾驶法律风险没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近日,77263部队为确保新年开好头、起好步,保证“两节两会”期间车辆安全尢事故,扎实开展了驾驶员安全教育整顿活动。活动采取教育动员、自查自纠、观看警示片、邀请地方交警授课、单位及个人写保证书等方式,重点对当前驾驶员队伍中存在的私自出车、擅自驾驶地方车、随意将车交由他人驾驶、驾驶中使用手机、酒后驾车、超速行车、开“霸王”车等一系列违规问题进行了专项整顿,  相似文献   

12.
发生车祸的原因很多,如酒后驾车、车速太快、疲劳驾驶等等,对此,绝大多数驾驶员做到了在心理上有所防备,尽量避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容易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张承 《汽车运用》2007,(8):12-12
并非酒后驾驶一天,交警路检,拦住了一辆车。交警:"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驾驶员闭嘴一声不吭地拿驾驶证和行驶证递给了交警。这时交警闻得一阵酒气。交警:"喝酒了吗?"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如违章操作、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殊不知,驾驶员服用某些药物立即驾车也易引发交通事故,至今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此提醒驾驶员朋友,驾车时一定忌服以下几类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不良驾驶心态的具体表现①侥幸心理。明知高速行车、酒后开车、带故障行车等在行车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违反了交通法规,但由于某些驾驶员存在各种侥幸心理,等事故发生后,才后悔莫及。②逞强心理。  相似文献   

16.
疲劳驾驶和酒后驾驶是国内外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何从根本上阻止事故的发生,值得我们深思。据此,主要运用眼动仪和酒精检测仪,结合电信号转换与电路闭锁功能,达到汽车闭锁的目的。根据眼动仪技术捕捉驾驶员的眼动参数与轨迹,并结合传统气体检测技术,达到准确检测驾驶员驾驶状态的目的,并能够较为智能地控制车辆做出相应的动作,以达到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创造出更加安全、高效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记满12分驾驶员的不当驾驶行为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选取包头市扣满12分的驾驶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利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驾驶技术和人格量表,获取了570份有效样本.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量表中的题目分别重组形成综合性指标.为研究不同性别司机不当驾驶行为的成因,将被调查驾驶员按照性别分类后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3种不同类型的驾驶员群体及其对应的驾驶特性和人格属性得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年龄较小、结婚率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群体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较差;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男驾驶员驾驶行为和驾驶态度存在问题.对于女性驾驶员来说,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也较差;年龄较大、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三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同时自律性较差;年龄较小、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女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研究成果可以为多发不当驾驶行为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和行为矫正提供参考,有助于对驾驶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酒后驾驶治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认为酒精锁是一种有效预防酒后驾驶行为的车载设备,既可以杜绝酒后驾驶,又可以缓解酒后驾驶治理工作的压力。在比较多种酒精锁优缺点的基础上,找出了一种适合推广应用的酒精锁,初步探究了酒精锁推广应用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西酒后驾驶干预项目是在广西南宁和柳州市开展的、针对酒后驾驶的专项干预项目,湖南长沙市为对照城市。文中介绍了干预前后在3市开展的酒后驾驶路边调查结果。32 101名司机接受了呼气酒精含量检测,32 097人接受了问卷调查。经过1 a的公众宣传和强化执法干预活动后,干预城市饮酒驾驶率明显降低,从6.8%降到了1.6%,酒后驾驶法定阈值知晓率明显上升,从14.7%上升到29.2%,被拦截检查过酒后驾驶的司机比例从21.5%上升到32.5%,而对照城市长沙的饮酒驾驶率从3.1%上升至4.4%,说明南宁、柳州两市干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06—2013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酒后驾驶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机动车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所占总交通事故数比例无太大波动,稳定在2.5%左右,其中交通事故数从2006年的9 442起,降低到2013年的4 886起;而非机动车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34起上升至2013年288起;酒后驾驶事故数所占总交通事故数比例也有所上升,其中2006年所占交通事故总数比例为0.04%,2013年所占交通事故比例为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