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汽车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车价与人均GDP的比值(即R值),与轿车市场需求的变化,呈明显的对应关系,R值为2或3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临界点。日本1965~1973年、韩国1986~1997年,先后达到这个临界点后完成了轿车进入家庭的普及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汽车工业“十五”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8万元以下、排量1.3L以下和百公里油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经济型轿车。”其不妥之处有三: 一是轿车是国民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后市场才能较快的发展,我国去年的人均GDP才合800多美元,到2005年人均GDP估计在1200~1300美元之间,远没有达到轿车进入家庭人均GDP 2000~3000美元的程度。根据“十五”规划,轿车五年增长3%~4%的市场份额,其中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份额增长顶多为2%~2.7%,而排量1.3L以下的轿车顶多占到1%~1.3%,市场份额这么微小  相似文献   

3.
第一.轿车进入家庭.这个概念很早已经提出来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轿车人均拥有量比较高。国际上以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与汽车车价比来进行比值。我国到2001年,按照GDP计算,应该人均轿车拥有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实际当时比较小,我们做了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认为.在2000年轿车时代已进入成长期,轿车在2005年进入家庭应该是一个提速期,  相似文献   

4.
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安德武:从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汽车消费将越过家庭的门槛;人均GDP达到3000至10000美元,将进入汽车消费的快速发展时期。这种现象在我国的汽车市场上也得到了佐证。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444万辆,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一个迅速成长中的支柱性产业,2003年下半年它在工业增长贡献中的排序跃升到第一位,同是这年,我国人均产值也突破了1000美元,汽车已跨过进入家庭的门槛。  相似文献   

5.
1产销概况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开局之年,开局形势大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7%,高于前几年,GDP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均达1.4万元。受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鼓励小排量车的新消费税出台、各地限制小排量车政策取消及轿车开始进入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汽车产销一改2005年平  相似文献   

6.
芮新 《上海汽车》2001,(6):33-33
按说,前些日子持币待购的国人应该心情不错,经济型轿车接踵下线,好象接下来只等买单了.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去年人均GDP已达到800美元,沿海发达地区更是达到4000美元,汽车巨头们一直期盼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按发达国家经验,家庭轿车应该看起来很近了,专家称之为轿车普及元年.日本1966年人均GDP为1000美元,与一辆小型轿车价格比为1:4时,轿车就开始噗噗地开进家庭.面对中国这个最后的最大市场,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各显神通,唯恐落后.  相似文献   

7.
日前,看到两则信息:一则4月22日华西都市报,说成都市2002年人均GDP已有1000美元。全市拥有103万辆汽车,其中88%为私车。还说,2000~2001年私人买车主要价位5万元左右,2002年上升到5~8万元,2003年又提升至10万元左右。另一则在5月13日的中国汽车报上,成都市委书记王荣轩和市长李春城公开宣布,该市对于百姓喜爱的微型汽车、在上牌、上路等方面,和其它汽车一视同  相似文献   

8.
1概述 1.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普遍,最为实用的交通工具。是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GPS应用市场最红火的是跟踪监控、车辆导航和消费产品,尤其以跟踪监控所占的份额为最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89×104亿元,人均GDP超过830美元。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按7%~8%计算, “十五”期间正是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的时期, 如果有1%的家庭买车,千人汽车保有量约25 辆。对于车主,如何监控和保护自己的爱车; 对于运营和运输公司,如何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降低耗损;对于司机和乘客,如何获得实时的交互信息,实时的帮助和遇警保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按1999年我国人均GDP增长率为7.8%,人均收入每年增长6%计算,到2015年我国的家庭和企业每年将购买1000万辆汽车,其中家用轿车将占到70%以上,仅以此巨大数字显示:毋用置疑中国是本世纪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0.
汽车金融服务业面临的障碍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汽车消费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正进入这一时期,近年来国家也将汽车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1.
饶达 《汽车与配件》1999,(29):10-10
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时,是轿车工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从而体现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01年我国人均GDP就会超过1000美元,所以说中国正处在轿车工业起飞的前期。但是我国的轿车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也是有目共睹的。轿车工业近年来低速增长,使得许多业内人士感到迷惘和气馁。  相似文献   

12.
<正>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众多领先世界的产品榜单中又增加了一个新品种——汽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弯道超越",以差不多400万辆的优势超越了此前的汽车第一产销大国美国。考虑到中国经济已经处在人均GDP3000美元这一汽车进入家庭最快速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67万亿元,同比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按照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的稳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增幅大大高于GDP增幅。2003年共生产汽车444.4万辆,销售  相似文献   

14.
一、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概况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67万亿元,同比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按照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 1090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的稳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增幅大大高于GDP增幅.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的时代特征 汽车社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象征,是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标志,是反映综合国力的一个体现。对汽车社会的数字化表述,在圈际上是用汽车的社会保有量、千人拥有量、人均GDP达到的水平和R值来表示。中国的汽车工业经历了半个世纪,同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比较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调查显示,目前北京的私家车已超过公车,上海2000年私人购车1.4万辆,是以往私车用户的总和.按照国际惯例分析,当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人均3 000美元时,汽车会大量涌入家庭,而上海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 000美元,已跻身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7.
2004年6月1日国家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实施,作为汽车产业中间环节的汽车工业,将直面压力、责任和机遇。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汽车产量仅20万辆。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历经20多年,汽车工业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在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均GDP值持续提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等拉动下,需求量不断扩大。在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  相似文献   

18.
从近20年来中国人均GDP、民用机汽车保有量、及人口数量的数据着手,分析了民用汽车保有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还远未达到饱和水平,并对我国民用汽车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潘增友 《城市车辆》2008,(12):29-31
1 国内轻型卡车市场基本情况 2001~2007年,我国经济持续保持了10%或略高于10%的增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大的起伏,是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波动较小的时期。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经济总量从2001年的10.8万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25万亿元以上,人均GDP超过2500美元。经济快速增长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轻型卡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专家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0.6个百分点,持续效应可达10~15年,将使上海人均GDP提早3年达到1万美元,这对于中国汽车工业下一轮“战略机遇期”意味着什么? 业内人士认为,申博成功至少给中国汽车工业提供了以下三方面的机遇。 其一,申博成功将促成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使江浙沪交通进入“快车道”,世博会巨额的投资将使城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