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铁车站屏蔽门渗漏风量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州地铁隧道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及站台设置屏蔽门后的实际情况,利用CFD计算模型分析了车站隧道采用典型气流组织方式下屏蔽门开启时的渗漏风量.分析了渗漏风量对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重新认识了地铁车站设置屏蔽门后地铁车站公共区的空调冷负荷.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某精密加工车间的分层空调方案为研究对象,按照建筑的实际尺寸及空调设计参数,建立了空调气流组织的计算模型。针对夏季空调气流组织的关键技术参数诸如风口面积、送风速度、送风角度等,采用CF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为高大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列车空调卧铺包厢不同送风方式热舒适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尺寸的散流器风口、条缝风口送风方式下全封闭和不封闭4人卧铺包厢的三维空气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利用PMV(Predicted Mean Vote)和空气龄(age of air)指标分析优化各通风方式下车厢内上、下铺位人体的热舒适性,讨论不同工况下各送风方式的空调效果。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包厢封闭时,按照厢内人体区的气流组织效果,条缝风口送风优于散流器送风方式;包厢不封闭时,各种送风方式均引起冷热不均现象,条缝风口送风引起上、下铺人体头部、手臂外侧区温度偏低,散流器送风人体内侧区温度偏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深圳地铁工程维护车组检测车空调风道的一个设计案例,分析了检测车单空调多独立送风区域的特点,以及影响均匀送风的各种因素,采用fluent软件对整车空调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完成了送风风道末端渐扩的空调风道设计,解决了末端送风距离远、回风存在压力梯度的问题.同时,对该系统进行了地面模拟试验,并进行了风量分配试验和均...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调列车软卧包厢乘客热舒适性的提升,提出一种新型的双贴附组合式送风方式。采用实验验证后的数值计算模型对双贴附组合式送风方式的温度场、速度场进行模拟,并选用PMV和空气龄指标进行舒适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送风方式,双贴附组合式送风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包厢内上、下铺人员区域温度分布不均匀、人员有吹风感等不舒适性的问题。同时研究给出了采用双贴附组合式送风方式的最优送风方案,此时包厢内上、下铺人员区域最大温差2.27℃,各测点处速度均不超过0.25m/s,PMV值位于-1到1之间,空气龄均小于60s,能够较好地满足客车软卧包厢环境设计及人员舒适性要求。研究结果为双贴附组合式送风方式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车辆空调采用侧墙回风方式的可行性,并对侧墙回风方案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以及试验模拟测试,最后再实车进行测试,验证了空调侧墙回风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实例工程中低温送风房间气流组织CFD模拟,获得房间的温度场、速度场及舒适度值,依据气流组织评价标准对模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原设计室内温度场、速度场较均匀,模拟平均温度、舒适度满足设计标准,投入能量利用系数平均值β=1.00,气流组织设计较合理。并依据分析结果,对原设计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双层动车组客室内流场气流组织特性及设计难点,对客室-风道整体进行精细化建模,并评估了空调风道系统初始设计情况下的客室送风均匀性和气流组织特性,分析可优化的区域;基于分析结果,对双层动车组多层复杂风道结构内部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并对风道优化后的双层动车组客室内流场气流组织特性进行仿真计算验证。结果表明:空调风道局部区域优化设计后,客室各风道的送风均匀性、客室区域微风速场及客室各层的风量分配都有改善,客室各层区域的送风量与设计目标理论风量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铁3号线列车空调系统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相结合的送风方式,通过实车测试分析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的方式,分析了这种新型送风方式下车厢内的热舒适环境。测试结果表明:在距车厢地板高度0.5 m、1.2 m、1.7 m截面处的风速在0.35 m/s左右,车厢内任意两点处的温差小于3℃,车厢内环境满足列车空调系统设计规范。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列车空调系统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相结合的送风方式,乘客的热舒适性较好,能够有效解决格栅送风方式中乘客吹风感的问题,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工作空调环境舒适性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何有效精准控制空调房间内气流的速度分布,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居住或康复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以某医院重点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病房室内风速需精确控制到0.2 m/s以下的要求,在标准病房内设置了20个测点进行室内风速测量,并利用TECPLOT软件进行了空调速度场数值模拟。基于对测量和模拟的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改变送回风方式、改变风口类型、增设电动两通调节阀、增设静压箱和改变送风部位装修造型共5种改进风速分布的方案。现场测量结果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这5种方案可改进气流组织,达到精确控制风速的目的,实测风速值与设计值正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客运专线的建设,提出了机房建设应进一步统一规范,提高中继站的保障能力,规范防雷施工、综合接地系统的工艺标准,优化RBC的工作环境,及提高轨旁设备抗击打能力等一系列问题,为打造中国高速铁路百年精品工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铁路罐车容积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针对铁路罐车容积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研究,分别建立罐内测量法数学模型和罐外测量法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计算和评定,得出当包含因子取2时,采用罐内测量法和罐外测量法检定的铁路罐车容积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2.6×10-3和2.9×10-3,符合“JJG140—1998铁路罐车容积”中当包含因子取2时“铁路罐车容积扩展不确定度小于4×10-3”的要求,表明我国铁路罐车容积的检定采用罐内测量法、罐外测量法是可行的。提出开展容量比较法、注水称重法的研究和研发铁路罐车容积自动测量装置,以完善铁路罐车容积的量传体系,与国际接轨,提高铁路罐车容积的计量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路基砂土湿化变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砂土从干燥状态浸水后会发生湿化变形的特性,从既有高速公路路基钻取砂土试样分别进行干土样和湿土样的三轴试验对比分析,得到砂土湿化变形前后其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砂土经过湿化后其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将降低,并提出在工程养护中应做好路基及路面的排水处理,防止出现路基砂土湿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高性能水泥基吸声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铁路噪声的频谱特性,针对高性能水泥基吸声材料的制成工艺、吸声性能以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高性能水泥基吸声材料以水泥作为主要胶结材料,以膨胀珍珠岩为骨料,采用二维压力挤压成型。其基本配合比采用胶结剂∶孔结剂∶骨料∶水=5∶1∶45∶2.5(体积比)。利用水泥水化初期的可塑特性,通过孔结剂调整水泥基胶结体的孔隙特性,使高性能水泥基吸声材料形成多孔且在一定集域中连通的类絮状结构,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大于0.8,达到了一等吸声制品的要求,同时其力学、耐候和耐久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施工振动对房屋结构安全影响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振动打桩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土体振动分析,提出了施工振动对邻近房屋结构安全性影响分析的4种方法。结合民用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的要求,提出了施工振动对邻近房屋结构安全性影响的鉴定基本原则。通过一个工程鉴定实例应用,验证了施工振动对邻近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性影响鉴定基本原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最重要并且最应持续的工作是赋予这些建筑与城市以生命,即赋予历史以生命。没有生命的事物不会长久地存在。一个城市的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那么,该城市就具有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一座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恰恰正是这座城市发展资源中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这些为基本出发点,青岛"里院"建筑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钢轨选型的探讨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钢轨制造技术的发展并结合轨道研究和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对城市轨道交通钢轨定尺长度、钢轨质量及钢轨材质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建议在钢轨选型时,应全面考虑不同线路布置特点,车辆及荷载情况,运输、施工及维修条件,建设工期,初期投资及运营成本要求等综合因素,力求使每条城轨交通中的钢轨选型方案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更具工程针对性和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京广线既有软横跨接触悬挂抬高施工过程中,在不加高软横跨支柱高度前提下,对横向承力索直吊弦缩短量和横向承力索缩短量进行简化计算,提出了适合现场的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颁布,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既是为了遵照国际准则办事,与WTO接轨,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我国建筑企业自身竞争能力,节约建设成本,并逐步融入国际建设市场而颁布的国家标准。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深入,此文站在投标人的角度,探讨进行工程量审核应关注的要点,提出几点针对工程量有出入时的报价策略。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矿山法隧道BIM模型使用需求,研究施工图设计模型的构件命名规则与代码规则,以及建模精度与信息粒度等模型创建要求,建立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图设计模型,建模精度、构件信息粒度包含施工工序和传统的二维施工图设计信息。研究成果符合现行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与标准要求,并结合依托工程得到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