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保护海洋环境是生态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其首要任务"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中,明确了要加强船舶港口污染物控制,积极治理船舶污染。作为"大交通"不可或缺的一环,陆岛运输船舶运量与污染物排放数量与日俱增,陆岛运输船舶在港口水域污染防治问题日益紧迫。以长山群岛陆岛运输船舶污染防治为例,从政策法规、船舶污染处置能力、港口码头接收设施配备以及航运公司防污染管理等方面,分析陆岛运输船舶污染防治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健强 《珠江水运》2008,(12):35-37
船舶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油污染、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污染、废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直接或间接排出的废弃物正污染着水域环境,危及人类健康。《MARPOL73/78公约》附Ⅳ是全球最重要的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方面的国际公约,我国也为防治水污染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但内河船舶在防治污水仍存在很大问题,需加强对船舶排放的管理,加大对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设施建设的投入,尽快出台国内航行船舶履行《MARPOL73/78公约》附Ⅳ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以下简称新《排放标准》)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实施,对客运船舶的生活污水排放接收做了严格的规定。通过对新《排放标准》的研究和对相关单位部门的调研,发现辖区客运船舶生活污水处置存在新《排放标准》执行难、生活污水排放监管难、岸上接收处置难等问题和难点。建议地方政府等部门加强政策宣传、出台激励政策、加快码头生活污水接收设施建设、加强联合监管等措施,减少客运船舶生活污水非法排放,从而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威 《珠江水运》2014,(9):64-6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水运事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完善珠江口水域陆岛运输助航设施,以保障往来船舶的航行安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珠江口水域陆岛运输助航设施的现状从发,论述了珠江口水域陆岛运输助航设施完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浅析内河船舶油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分析了内河船舶产生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船舶油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止内河船舶油污染的五项措施;即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船舶防污意识;加强对水运企业和船员防污染知识的培训;加强防污染设备的检验、检测;港口码头应配备油污水接收处理设施;强化防污染现场监督,提高监控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许多驻岛居民用上了方便快捷的罐装液化气。液化气属于民用危险化学品,国家对液化气罐的储存和运输有严格的规定。但目前,陆岛间民用液化气罐海上运输还存在许多棘手的问题,加快建立和完善陆岛间船舶载运液化气罐安全管理机制,规范陆岛营运船舶运输行为,显得尤为迫切而又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张亚赞 《世界海运》1998,21(3):10-12
船舶在告泊时的系缆是船舶安全运输生产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船舶,货物,人员,财产以及港口水域的安全问题。本文就船舶系缆期间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剑 《水运管理》2008,30(10):9-9
针对目前大连市陆岛运输海岸线长、装卸港口杂、船舶众多现状,从安全监管角度分析目前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港航业的不断发展,船舶特别是靠泊港口的船舶生活污水防治工作已经引起海事和港口部门的重视。由于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理设施不完备,大量生活污水任意向江河和港口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水流航道和口岸。恶化港口环境,因此,对河流水体的保护工作得到了港航以及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船舶生活污水防治工作成为海事和港口部门船舶防污染工作中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陈明华 《水运管理》2014,(12):19-22
通过对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对琼州海峡海洋环境的影响及琼州海峡轮渡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的分析,结合琼州海峡轮渡生活污水处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装设符合要求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船舶设置生活污水收集储存设备;在码头建设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设施;船舶建立完善的生活污水管理制度;开发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控装置;海事部门加强对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方面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船舶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及排放通常按国际防污染公约执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国际防污染公约不断修订,各地区制订了许多地方性排污法规,极大地限制了船舶污水的处理及排放,污水系统的设计和使用都面临着新的变革。通过对国际防污染公约及各地方污水排放标准的分析,阐述船舶污水排放要求及其发展,根据船舶污水排放受到国际公约与地方法规之间的不同限制,提出船舶油污水、黑水、厨房灰水、洗涤灰水系统排放、收集、处理方案,按照水域的不同,采取直接排放、处理或贮存等措施,以实现船舶污水达到处理排放直至零排放的目标,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曾苇 《珠江水运》2012,(12):73-75
MARPOL附则IV《防治船舶生活污水规则》已于2008年9月27日对国际航行船舶生效实施,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都对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接收进行了规定。本文主要通过对公约和国内法规对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管要求的简要介绍,分析广州港口目前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接收处理的现状,并提出应如何加强防治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主要公约、规则中关于船舶污染物接收的要求入手,具体分析国内外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状况的履约建议,包括完善港口接收设施的规划,设立港口接收设施符合性评估制度,完善国内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收费制度,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排放监管机制和公开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信息查询渠道。  相似文献   

14.
林新通 《世界海运》2019,(10):45-49
介绍两起船舶生活污水安全检查的典型案例,梳理国际公约、国内法规及标准关于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分析目前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存在的问题,阐述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安全检查内容,对主管机关、公司和船舶如何应对新国标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新实施的《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特点,分析当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船舶生活污水进行界定,并提出相关防治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实施“船舶在港区水域排放压载水、洗舱水、残油、含油污水许可”过程中存在的谁有申请责任和申报资格等争议,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国内航行海船生活污水的排放要求,结合两种典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以耐热大肠杆菌作为船舶生活污水中代表性的污染物指标,指出污染物排放控制中存在菌群数量增加、排放标准不明、监控位置不当等问题,提出完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科学合理修订标准、提高环保意识及加强海事监管服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孙林凯  王国栋  邵晓华 《船舶工程》2017,39(S1):275-278
船舶生活污水产生的臭气若处理不当将对船员的正常工作及生活产生影响。本文对船舶生活污水产生的臭气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危害、组成、排放标准及收集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汇总,并对排放控制措施进行了理论计算,认为船舶生活污水臭气控制需是全过程控制方式,即从源头收集、过程处理及排放控制三方面入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机电设备》2021,38(4)
根据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新要求,分析目前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控制及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船舶检验工作实际,从提高生活污水存储能力和升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等方面,提出生活污水系统改造工作的优化方案,从而促进船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吉仁  王玉平 《中国水运》2011,(12):56-57
分析长江船舶污染现状,指出了在长江船舶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长江船舶污染主要是指船舶在长江航行、停泊港口、装卸货物的过程中对周围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这3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