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长江在航营运船舶终端数据的测深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道水深是表征航道条件、开展航道维护决策、指导船舶航行最重要的航道尺度指标。针对日益增长的航道条件动态监测、航道信息服务需求,在现有航道水深测量、航道水位改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长江电子航道图船舶终端系统的功能,探讨在航营运船舶采集的水深数据的接入、传输、存储、处理、可视化与运用等技术问题。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船舶终端,提出了利用在航营运船舶终端数据的测深技术方案,并就技术方案的实施给出了建议。该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航道水深的监测能力、拓展航道水深信息来源、降低航道水深信息采集成本、提高航道水深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水运物流的发展与临港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紧密相关,俗话说“以港兴城,以城托港”,加大对临港产业的投入,利用沿海港口码头的条件和优势,取得水运物流支持,才能真正发挥海河联运作用,带动城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水运优势十分明显,境内河流众多,水网交织,域内有航道37条,通航里程达239.22公里,其中五级航道57.53公里,六级航道62.3公里,七级及七级以下的航道119.39公里,航道密度达47.18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随着海河联运、临港产业的兴起,将给海盐水运物流带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3.
港口动态     
《海运情报》2008,(1):38
和记港口在卡拉奇建设深水集装箱码头,AP摩勒码头公司与中远太平洋在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进行业务合作,美国制定“新国家港口战略”,亚洲/东地中海、黑海航线在乌克兰港口的卸货增加,阪神港诞生,博多港开展中国进口拼箱货新服务,胡志明港2010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将提高到500万TEU以上,迪拜港世界公司首次进入埃及  相似文献   

4.
郭享  苏志国  崔峰  万海霞 《水运工程》2015,(12):128-13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构建煤炭码头三维可视化管控系统。通过与信息管理系统生产运营数据的对接,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煤炭码头生产运营状态的实时展示和实时信息查询,以及生产运营过程中设备的快速定位及紧急报警。该系统可为煤炭码头管理人员提供直观的、可交互的辅助港口运营分析、决策的平台。通过在黄骅港煤炭码头的工程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总结集装箱码头水域的繁忙分布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特点,优化港口资源配置供给,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提取船舶在港轨迹信息和数据,建立集装箱码头水域的航道通航繁忙度和侯泊作业繁忙度分析模型。新加坡港是全球抵港船舶艘次最多的港口,因此,选取新加坡集装箱码头水域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加坡集装箱码头侯泊作业系统全天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船舶集中抵达新加坡港作业的时间集中在凌晨,新加坡港的航道水域整体相对开阔,但在港区附近由于泊位和锚地集中度较高,附近水域航道相对较为繁忙。该研究成果可供港口管理部门和运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码头水域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集装箱码头全域多维度实时管控,全面梳理集装箱码头业务流程,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和互联网三维引擎技术,构建集装箱码头大数据三维可视化管控系统。该系统以连通码头生产数据、实现码头生产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控以及码头三维可视化管控为目标,包含码头三维可视化建模、码头生产运营可视化分析、设备管控可视化分析等功能模块。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统计归并码头生产运营数据,实现码头三维可视化分析,从而有效提升集装箱码头综合服务水平和智能化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服务类系统界面信息展示繁杂、使用繁琐,后台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进行基于电子海(江)图的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服务平台的研究。提出采用图层叠加、分层分级展示以及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理念,创新设计基于一张图的业务视图模型和共享数据库总体架构,将成熟的电子海(江)技术与水上安全通航监管和服务业务深度融合,打通后台数据壁垒,为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提升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效率及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服务类系统界面信息展示繁杂、使用繁琐,后台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进行基于电子海(江)图的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服务平台的研究。提出采用图层叠加、分层分级展示以及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理念,创新设计基于一张图的业务视图模型和共享数据库总体架构,将成熟的电子海(江)技术与水上安全通航监管和服务业务深度融合,打通后台数据壁垒,为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提升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效率及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禹化强  唐颖 《水运工程》2021,(10):316-322
2017年以来黄骅港煤炭港区吞吐量持续超过2亿t,船舶大型化趋势显著,导致船舶等待时间偏长,航道通过能力也已不能满足港区发展要求,急需对现状5万吨级航道进行拓宽升级。为了合理确定航道拓宽方案,采用系统仿真技术,通过建立涵盖锚地、航道、港池和泊位的港航系统模型,结合港口生产数据,对多个航道拓宽方案开展港航系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各航道拓宽方案均能满足港区吞吐量发展要求;随着航道拓宽里程增加,煤炭船舶平均离港等航道时间、煤炭码头平均单船空泊时间呈减小趋势,相应煤炭码头泊位利用率、港航系统通过能力逐步提升。基于仿真研究结论,通过综合对比投资、航道横流、后期维护费用等因素,推荐采用航道拓宽方案1。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沿海港口水域的监管能力,增强管理手段,提高监管效率,以"数据监测-模型分析-系统集成-工程应用"为主线,建立基于物联网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沿海港口水域综合智能监管平台,实现港区水上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发布的自动化流程体系,服务于港口水域船舶生产调度、航道养护、港作船舶调度、水文信息预报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平台通过信息化监管和分析手段,为港口航道的管理决策过程提供更加丰富、准确、及时的辅助信息,使管理过程更加科学、高效,从而提升航道生产效率,提高港口经济效益,为港口管理部门提供水上交通信息智能化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1.
三维航道GIS中大型场景的动态组织与可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其直观、逼真、实时、动态等特征,目前己成为港口、海岸、航道、运河等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管理与决策的重要手段。文中在对基于该技术实现的天津港三维港区与航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空间网格索引技术、Delaunay三角网技术与LOD技术的港口地面景观与地形模型的动态组织与管理,以及基于多线程技术和OpenGL的显示列表技术的子场景块与专题信息的实时读取与渲染,并对动态海洋、全景天空、水下地形仿真与漫游、交互操作与信息查询等作了深入探讨。实践表明,文中所开发的三维可视化系统中大数据量、复杂的场景对绘制的速度影响并不大,场景逼真度高,能进行实时操作与漫游,可以满足航道与港口三维可视化、空间分析与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王飞  黄小鹏  郭冬冬 《水运工程》2020,(11):142-146
为了解决现有规范里缺乏大型航道通航宽度计算方法的现实问题,建立了一套基于AIS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并开发了相关软件,利用关系型数据库、CAD可视化技术、数学拟合算法等技术,有效解决了AIS数据量极大、有效数据筛选难、解析效率低、易出错等难点,达到快速分析海量AIS数据的目的,通过同航道等级及以上的船舶现场运行AIS数据,为航道通航宽度计算和优化提供重要支撑。选取C#.Net语言结合界面框架WPF与数据库SQLite联合开发相关成果,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中进行了实践,对同类工程应用AIS大数据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进港航道已出现阶段性饱和。在核心港区进行超大型船舶码头建设,须细致分析航道通过能力承载力和泊位本质安全水平。以在金塘港区新建3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为例,运用潮汐窗口理论分析了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超大型船舶的航道通过能力,运用船舶模拟操纵技术分析了超大型码头的船舶净间距要求。研究结果表明:1)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航道通过能力可以承载新增3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带来的通航压力。2)建议相邻大型码头船舶净间距不小于1倍船长。  相似文献   

14.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杭甬运河集装箱港口布局进行规划研究,通过对港口腹地经济环境、集疏运网络、港口资源、港口服务管理水平、港口地理位置和投资等因素的权重分析,得到了以杭州港区为杭甬运河的主枢纽港,宁波海河联运港区和绍兴港区为重要港口,萧山港区、柯桥港区、上虞港区和余姚港区为一般港口的布局方案,其中主枢纽港和重要港口应以建设集装箱专用码头为主,其余应建设多用途码头。其结果对杭甬运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船艇》1998,(10)
Aarhus, Denmark 奥胡斯港(丹麦) URL:http://www.euroports.com/aarhus/index.uk.html E-mail:port@aarhus.dk 网上可查询到该港口的各种信息,包括港口设施,拥有的渡船和停泊的旅游船,发布的各类消息以及集装箱码头和深水码头,从事港口经纪业务和航运业务的代理商及服务公  相似文献   

16.
航道工程勘察野外工作的水域钻探作业因受气象环境影响,导致勘探船舶偏离指定位置区域而无法及时预警。在项目实际管控中存在信息服务能力弱、无法直观有效地追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业务数据等情况。研究北斗/GNSS、BIM、GIS,充分结合北斗/GNSS在定位及BIM在信息传递、共享等方面的优势,依托某航道工程勘察项目进行预警、业务数据管控等探索和验证。实践证明:在航道勘察管控中综合利用BIM、GIS、北斗/GNSS定位数据,可提升预警和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桩码头工程通常规模大、专业性强、施工参与单位众多,由此导致施工信息独立、时效性差,且极大地影响工程进度,造成施工成本浪费。针对此问题,提出高桩码头工程施工进度优化算法,并结合BIM技术建立4D施工管理方法。建立高桩码头Revit模型构件库,以此构建相应码头三维信息可视化模型,再结合高桩码头施工特点,建立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高桩码头施工进度优化算法,将施工进度优化算法与高桩码头BIM施工模型进行有机整合,利用BIMFILM软件对施工工期信息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跟踪优化和动态可视化管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高桩码头工程施工进度优化的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所提出的动态优化算法有助于精准预测并同步优化码头施工进度安排、减少施工总成本、提高码头施工管理效率、拓宽BIM技术在水工领域的应用,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进入安徽段的船舶大型化日趋明显,特别是芜湖港突破亿吨大港后,芜湖市政府迫切希望提高芜湖长江大桥至高安圩航段航道维护水深,以满足三山港区大型企业及众多万吨级码头的需要,本文对该段12年来航道条件进行核查并对当地二十年水位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维护水深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纽约新泽西港开发实时货运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新泽西港象世界其它主要的集装箱港口一样,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预测货运吞吐量将持续增长,为了满足货量增长的需求,一方面要择址新建码头设施,另一方面要利用新的技术和管理在现有码头上挖掘潜力,提高生产率;其次,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在今天已不仅仅是一种趋势,而成为了现实,6000TEU以上的船舶已经逐步建成,投入航线经营,港口要服务好这些"庞然大物",除了要有更深的航道、现代化的大型泊位、更多的码头用地、畅通的陆上运输条件等硬件设施外,更需要改善港口信息的处理和传输,即应用网络技术,将数据以电子方式在多式联运系统的各个环节中传输.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解决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船舶停泊锚位需求与锚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搜集老塘山港区锚地的船舶数据,从船型分布、吨位分布进行规律分析,并将理论与数据相结合,针对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开发新的锚泊技术;开发新的锚地资源;优化现有锚地资源;强化监管技术;协同码头、航道、锚地三方,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