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现场实验是流行病学方法之一。通过疾病分布描述和流行机理分析,对疾病发生或流行的因素(对已知病因的疾病)或病因(对未知病因的疾病)建立了病因“假说”,通过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进一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一些克山病(KD)病区中出现了一种难以思议的现象:即在KD发病率与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时,所谓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却“集中”发病增多,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1990年笔者曾到楚雄KD病区了解这一情况后认为,大批“集中”发生的“DCM”如无特殊指征,均应归属于慢型克山病(CKD),曾有专文论文及。事实上对一例无瓣膜损害的大心脏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HF)的患者,鉴别是CKD还是DCM有时确有困难。但如能对比分析二病的流病、临床及病理等方面表现,仍可作出诊断。应着重指出的是诊断KD或DCM,均需排除其他心脏病或某些全身病对心脏的影响,这是一条基本原则。作好鉴别十分重要,不仅有助于临床上总结防治经验,提高今后工作;更有助于KD病情监测工作科学而正确的开展。否则,因某些因素的干扰导致将现患CKD误诊为“DCM”,实必形成CKD已被控制或已“达标”的假象。本文拟就二病的鉴别简书拙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特征是在虹蟆与小梁网的表面有新生血管形成,伴有纤维膜且由周边前粘连使房角闭塞,眼压升高,属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本病多继发于种种眼病及全身病,以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多见。一旦眼压升高而发病,一般药物及抗青光眼手术均难奏效,眼压不易控制,过去往往因失明伴有剧烈的眼痛及头痛而摘除眼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对1974年7月至1985年6月间植入永久性入工心脏起搏器的96例病人和126个起搏器进行了远期随访。目的是探讨影响远期予后的因素,以指导今后更好的选择适应症,96例中死亡6例,心功能不全14例,其余76例可参加正常工作或轻工作。全部病例均因三度房室阻滞或严重病窦综合征并伴阿斯  相似文献   

5.
<正> 克山病是地方性心肌病,由心肌病损所致原发性心肌收缩力减损是引起克山病急、慢性心力衰竭的始动病理生理基础。洋地黄用于医学实践已近二百年,至今仍被公认是一种最可靠的心脏正性收缩能药物,无疑,也是治疗克山病急、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但洋地黄治疗量安全范围小,耐受性个体差异大,若用量不慎、用法不当、或观察不严密,常导致中毒。1973~1976年间,我室收治的94例儿童克山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有32例发生中毒反应(34%),其中2例因中毒死亡(6.2%)。鉴于近年来儿童克山病发病率高,几乎全部儿童病例都需短期或长期洋地黄治疗,为了总结经验,记取教训,现对儿童克山病洋地黄中毒32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涉医犯罪长期困扰着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行。前期研究将涉医犯罪归咎于医疗卫生系统运行所出现的弊端。文章发现,涉医犯罪是各国共同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医务人员在世界范围内成为遭受暴力攻击的高危人群是由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文章采用专家咨询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涉医犯罪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我国涉医犯罪防控的政策建议。在全社会持续宣传涉医犯罪零容忍、充分重视患者满意度、依照刑法从严从重打击涉医犯罪,应是涉医犯罪科学防控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和狭窄的类型、重建时机、促成损伤因素及胆道重建技术等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4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分为术中诊断、术后早期发现、引流或重建术后又出现狭窄等3组接受胆道再建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情况。术中诊断的31例中,22例系未辨清胆囊管和肝总管、胆总管联合部。随诊3-15年,疗效优者75例(79.8%),良者13例(13.8%),优良率达93.6%,差者6例(6.4%)。差者中已死亡5例(占5.3%,5/94)。结论除熟悉病理解剖关系外,经验和谨慎对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至关重要。胆道重建的疗效主要受Bismuth分型和胆道重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铅及铅的化合物是工业上常用的化学物质,在不注意防护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慢性铅中毒,但急性铅中毒则比较少见。我们收治癫痫病人因服“羊癫风丸”而引起急性铅中毒11例,病人症状急剧表现复杂,或因腹绞痛剖腹探查,或因黄疸收住传染病院,易于误诊,耽误治疗,增加病人疾苦,故将此11例病人归纳分析报导如下。一、11例急性铅中毒的情况概述:  相似文献   

9.
<正> 卟啉病是指一组先天性或后天性卟啉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总称,其特点为卟啉或卟啉前体排出增高,或二者排出均增高。关于卟啉病的分类尚很不一致,一般常根据卟啉代谢异常发生的部位,将卟啉病分为两大类型,即主要起原于骨髓的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及起原于肝脏的肝卟啉病。前者再分为:①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②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两型。后者又分为:①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主要为腹部及神经系统症状,无皮肤损害);②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报告用这种疗法治疗149例腰腿痛,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该疗法是用生物力学原理与医学相结合,从力学角度分析人体内肌肉、骨骼及关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初步认识到肌肉是人体内力的源泉。力作用于肌肉,机体即可发生力学变化,通过杠杆作用,达到调整结构力学的重新平衡,从而治疗因力平衡失调而致之腰腿痛。临床实践证明,该疗法适应症是:增生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后关节突紊乱症及腰扭伤等四种疾病所致之腰腿痛。对其与推拿、新医正骨疗法的不同,做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