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北京地铁13号线ATP系统由速度台阶模式升级为目标距离模式的设计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介绍了设计开发过程中所考虑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2.
改建既有线时为满足更高的速度要求和适应新的设计标准,会引起轨道结构的变化。本文针对既有线铁路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起落道作业,分析三种工况条件下既有线改造前和改造后断面型式,对既有线起落道地段道砟补充量进行计算分析,使得在以后既有线改造中可以查询应用,从而提高设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套基于单绕组变压器隔离型多重化结构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系统,讨论了其多重化结构的主电路设计,同时介绍了双闭环控制以及多重化载波移相正弦脉宽调制技术。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装置系统设计合理、可移植性强、补偿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输出谐波含量低,完全满足工程化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耐碰撞车辆安全性设计思路和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以重庆跨坐式单轨车辆为对象,在给定初始速度下,进行了车体结构的碰撞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耐碰撞车体结构,能够满足在此速度下碰撞稳定有序变形的设计要求,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铺设减振型板式轨道试验段,测试了不同速度条件下新型轨道结构的动力性能。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列车通过试验段时脱轨系数、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均在限值范围内,可满足最高速度120 km/h的运营需要;未发现相邻轨道板间垂向相对位移影响列车的平稳运行;与配套采用DTⅥ2型扣件普通无砟轨道相比,减振型板式轨道在1~200 Hz范围内可实现9.2~15.7 d B的减振效果。现场试验结果为其工程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以其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轨道客车的各类结构部件。然而,高强度铝合金在室温下的成形性较差,阻碍了其在复杂结构部件中的进一步应用。文章以动车组前照灯结构的成形为例,采用热成形-淬火(HFQ)工艺进行了仿真分析、工艺参数优化及试验验证,并展望了HFQ工艺在动车组典型复杂结构件中的工程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的设计速度高达160 km/h,采用CRH6型市域列车,相较于传统的地铁线路,对轨道结构的力学稳定性要求更高。介绍了新机场线轨道设计方案及特点,认为应通过轨道结构动力学、车体动力学及行车安全性三大类指标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及平稳性进行预测;提出了相关车辆和轨道结构动力学参数的选取原则及具体限值要求,并通过建立车辆、轨道及下部基础的动力学耦合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桥梁和隧道及路基地段(列车速度在120~180 km/h情况下)钢轨与道床的纵横向加速度、位移,轮轨力、车辆的水平及垂向加速度,以及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数据。研究表明,采用了特殊设计后,轨道结构各动力学指标均位于安全限值之内且安全余量较大。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耐碰撞车辆安全性设计思路和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以天津津滨城市轨道车辆的头车为例,设计了不同碰撞速度下的多级吸能系统及其布置方案。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新设计的耐碰撞车体结构能够满足不同碰撞速度下稳定有序变形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高速动车组半主动悬挂系统进行研究,完成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理论分析、系统设计、控制策略设计、半主动减振器和控制器工程化样机的研制及系统的台架动力学性能试验等工作.台架试验采用实测不平顺轨道谱,对比了不同速度下半主动正常和半主动失效工况下车体的动力学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研制成功的半主动悬挂系统能较有效地改善高速动车组车体的横向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SS7E型电力机车轴箱拉杆为研究对象,为适应提速需要,在安装空间、接口不变的前提下,对老结构产品进行改进.刚度及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新结构完全满足主机厂纵向和横向刚度要求,具有更长的疲劳寿命.新结构保证了机车一系定位刚度,满足更高速度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