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定性于分析了影响RV减速机运动精度误差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在常规生产条件下为保证新型RV减速机高运动精度要求而采取的诸项加工工艺与装配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2.
RV减速器样机研制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机器人用RV减速器对运动精度、回差及则镀有极严格的要求,提出了样机研制过程中所采取的关键措施,建立了静态与动态试验台,并对样机分别进行了静态与动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试验台是先进与可靠。  相似文献   

3.
RV传动刚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应用对RV传动装置中各弹性因素,如摆线针齿啮合、渐开线齿轮啮合和滚动轴承等的弹性变形位移的成熟的计算方法,算出相应零(构)件间的相对弹性转有然后根据RV国的运动原理建立起马它们刚性地传输到输出轴的传输公式,把各项相对弹性转角分别2地传输至输出轴而迭加起来,这样就得到计算RV传动刚度指标的输出轴转角之值。  相似文献   

4.
RV传动输出机构的刚性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RV传动中摆线轮与输出盘之间的输出机构是同三个双曲柄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的封闭式单自由度并联机构,由于构件长度制造偏差和铰链运动副中的径向间隙,摆线与输出盘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置误差,这一误差数值还与构件的弹性有关。作为基础。本仅在刚体这的范畴内研究这一的数据,提出了关于一般四杆铰接机构刚性误差的计算模型,然后应用于平行四边形机构和RV传动的输出机构,最后给出数值计算例证。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用高精度RV减速机几何回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并建立了机器人用高精度RV减速机几何回差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与生产实践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用RV传动中摆线轮受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考虑RV传动中摆线轮修形引起的初始问题的影响,建立了各接触齿受力与接触变形的函数关系的力分析模型,准确地计算出针轮的同时受力齿数,各针齿的受力大小和弹性变形数值。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开发RV传动系列产品的志科软件所采用的方法和所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章就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功能参数先导驱动的参数化设计系统的结构模型、用窗口遮盖和装配因子实现等价匠拼装技术以及设计参数的正确组织与管理等作了较深扩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RV传动太阳轮浮动位移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高精度RV传动输出机构因构件杆长偏差和铰链运行副间隙而使与渐开线行星齿轮相固联的3个曲柄不能保持平行的状态下,太阳轮中心产生浮动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的计算模型。在这一位移状态下,太阳轮的3个啮合法向力趋于自相平衡,提出了3个啮合作用力的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数值计算例证。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RV减速器中摆线轮齿形的优化修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让机器人用RV减速器能够可靠地实现运动精度高,传动效率高、回差小,刚度大和承载能力大等主要技术指标,提出了摆线轮齿形的优化修形数学 一在国内外均属创新的摆线轮齿形的优化设计,经样机试验证明是正确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0.
机器人用高精度RV传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机器人用RV传动是在摆线针轮传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动,它具传动比范围大、结构紧凑体积小、运动精度高、刚度大、回差小、传动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是目前机器人用高精度传动的最佳选择,因而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已被列为我国机械工业“九五”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简述其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的基础上,着重论述该传动达到二大、二高、二小的主要机理及所研制样机性能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新结构高轮齿接触率RV传动装置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轮齿接触率RV传动装置的基本构成、传动原理和主要特点,提出了高轮齿接触率RV传动装置的新结构;根据封闭行星齿轮传动原理,求出新结构高轮齿接触率RV传动装置的传动比;根据动平衡原理对新结构高轮齿接触率RV传动装置的进行了动平衡分析,理论分析表明新结构RV传动装置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轮齿接触率RV传动装置的基本构成、传动原理和主要特点,提出了高轮齿接触率RV传动装置的新结构;根据封闭行星齿轮传动原理,求出新结构高轮齿接触率RV传动装置的传动比;根据动平衡原理对新结构高轮齿接触率RV传动装置的进行了动平衡分析,理论分析表明新结构RV传动装置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3T3荧光表达细胞的数量来确定病毒的浓度;使用RV载体感染SK-N-SH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学荧光检测明确RV在SK-N-SH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转移载体RV/EGFP,确定重组病毒的浓度为8.3×106病毒颗粒/mL。在SK-N-SH细胞RV/EGFP稳定转染并有效表达。在SK-N-SH细胞EGFP的荧光表达显示RV的转移并且表达的效率达到30%以上。结论SK-N-SH细胞能被RV病毒载体有效感染,在转基因细胞株外源基因的表达长期稳定并且显示RV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基因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取平面齿内齿轮一次包络鼓形蜗杆传动副(以下简称鼓形蜗杆传动副)的传动性能参数,以鼓形蜗杆传动副的啮合几何学和啮合性能为基础,搭建电封闭式传动性能试验台,对鼓形蜗杆传动副样机在多工况下进行传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为:由于存在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鼓形蜗杆传动副样机的实际接触区为理论接触区的2/3;鼓形蜗杆传动副样机的传动效率随着转速的提高而增加,在低转速时,传动效率随着负载的增大明显降低;在高转速时,传动效率随着负载的增大而略有升高;鼓形蜗杆传动副样机在各测试工况下的最高传动效率为69.05%,最高油池温升为89.8 ℃;该鼓形蜗杆传动副具有优良的传动性能,适用于重载动力传动.   相似文献   

15.
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是一种高承载能力和高传动效率的新型传动装置,它有多种结构型式.为了对各种结构型式的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技术性能和优缺点有符合实际的深入了解,从中选择了三种主要结构型式,研制出优化设计的样机进行性能试验.着重介绍这三种结构样机性能试验的方法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RV传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V传动是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动。本文分析了RV传动的原理、特点、效率及结构,较深入地研究了RV传动在运转的不同位置的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17.
RV传动的效率及其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 RV 传动的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受力分析方法和效率计算公式,为我国研制 RV 减速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SYS Workbench传动轴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传动轴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运用试验模态技术对传动轴进行模态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传动轴总成进行约束模态有限元分析,可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