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CATIA和ADAMS软件建立了某小型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6自由度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耦合特性和电动汽车在起步与制动工况下的瞬态特性.考虑橡胶悬置元件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以悬置刚度为设计变量,以能量解耦为优化目标,利用ADAMS/Insight对悬置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能量解耦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RQ11G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6自由度刚体振动微分方程基础上,分析比较了RQ11G动力总成系统悬置改进前后的固有频率、能量解耦度。通过在试车场进行的整车道路试验,比较分析了RQ11G动力总成系统悬置改进前后的隔振性能、存在的问题,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车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提高能量解耦度可有效降低车辆的振动与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探索了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一整套完整的设计、开发、试验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以其6自由度解耦率最大为优化目标,各悬置的垂向刚度为设计变量,总成激励频率及其固有频率为约束,采用能量解耦法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获得全局优化解。将优化解视为具有正态分布特征的随机变量,应用蒙特卡罗法对悬置系统进行稳健性分析,以考察设计值的变异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变量存在微小变化时,设计值能保证悬置系统的稳健性,提高了产品设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时培成  高立新 《汽车工程》2011,33(12):1057-1061
针对某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偏高和振动耦合严重的问题,建立了该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自由度模型,并对悬置元件的主刚度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分析找出的少量敏感参数为设计变量,结合振动解耦和固有频率匹配理论,对该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隔振能力有了...  相似文献   

5.
在6自由度(DOF)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车身、悬架和车轮的影响,建立整车16 DOF分析模型,并以某款车型搭载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6 DOF模型和16 DOF模型计算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和能量分布,并将两者的模态频率计算值与实车上的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6 DOF模型的振动频率计算值与试验值更加接近,相较于目前广泛使用的6 DOF模型,能够更好地评估悬置系统的设计状态。  相似文献   

6.
汽车动力总成三点式悬置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范让林  吕振华 《汽车工程》2005,27(3):304-308
首先分析汽车动力总成一悬置系统的振动激励、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各元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阐释了系统弹性解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性。然后根据动力总成一悬置系统刚度矩阵各元素的解析表达式,应用V形悬置组的弹性解耦原理,论述了目前普遍应用的三点式悬置系统在弹性解耦设计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悬置布置设计匹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EQ1030T轻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建立自由振动微分方程,进而得到了系统的惯性矩阵和网4度矩阵。应用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工具对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和频谱分析,由此分析了悬置系统各自由度之间相互耦合的关系,以及引起汽车剧烈振动的主要输入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车型的动力总成在粗糙路面抖动大的问题,通过采用四立柱道路振动试验台和悬置系统6自由度模型,研究了液压悬置阻尼频率与整车平顺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四立柱道路振动试验台上座椅导轨的振动峰值频率有两个,分别来源于轮心共振和动力总成垂向共振;基于6自由度模型计算的动力总成模态分布,与实际测试整车垂向模态有偏差,源于液压悬置的阻尼作用和整车悬置安装点不满足计算假设;通过优化液压悬置阻尼频率能够抑制动力总成垂向振动,同时降低轮心的垂向振动,有效改善了行驶在粗糙路面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能量法解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能量法解耦理论的推导,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某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改进中,结果表明,垂向和绕发动机曲轴转动方向的振动和其他自由度方向的振动基本实现解耦。  相似文献   

10.
建立某款中型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自由度模型;以系统固有频率的合理配置和解耦率为目标函数建立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并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动力总成施加发动机激振力的振动响应结果对比,表明对该悬置系统的优化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