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动向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民  刘福生 《航海技术》2004,19(1):65-67
IMO即将召开外交大会讨论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此文主要介绍公约草案的动向和发展展望,并提出为满足公约要求目前需采取的对策和长期策略。重点介绍了目前阶段采用压载水交换法需做的具体工作以及船级社对安全评估的要求,并建议对压载水处理方法进行多学科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慧芳 《船舶工程》2021,43(10):62-68
针对国际航行海船在履行国际海事组织(IMO)压载水公约关于压载水置换(D-1)和压载水处理(D-2)标准方面遇到的各种船舶设计、营运及检验发证等方面的问题及挑战,通过对压载水公约适用船舶及相关技术性要求的解析,探讨了这些挑战和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基于船舶检验发证实践及港口国监督信息反馈,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的潜在可行解决方案,为在压载水公约经验积累阶段的船舶设计及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船舶压载水管理的有关要求和在设计中一般可以采用的置换压载水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船舶压载水携带外来生物及病原体造成的环保、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2004年2月在伦敦召开的外交大会上,国际海事组织各成员国一致通过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该公约旨在通过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来降低生物入侵的风险。本文将在对《压载水公约》及现今压载水处理技术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各相关行业,特别是主管机关履约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船舶压载水导致外来生物入侵之立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压载水的非法排放引发的严重海洋外来生物入侵,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压载水公约》中压载水的排放规定和美国、澳大利亚的相关国内法,提出对中国在防治船舶压载水导致外来生物入侵方面的法律体制进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张晓慧 《中国海事》2007,(10):52-55
通过船舶压载水将外来水生物引入到新环境已经被认定为世界海洋四大威胁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海事组织制定并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该公约将于两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在达到世界海事组织规定的公约加入情况要求后正式生效。本文提供了世界范围内压载水管理方面的信息以及压载水公约的进程。根据对其他国家压载水管理实践以及中国压载水管理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应制定前瞻性战略,在压载水公约生效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本文着重分析了压载水处理技术相关问题,包括其市场前景。认为我国应及早加入压载水公约,建议主管机关采取更积极措施,促进压载水处理技术研发的投入,增加研发成果转变为目标产品的可能性,以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文综述了国外船舶压载水的处理技术,介绍了国内所进行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230000DWT矿砂船压载水系统满足IMO《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淀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压载水更换     
伯方 《海运情报》2000,(5):22-22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介绍了《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中规定的压栽水管理标准,以及各类压载水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并以一种Venturi脱氧方法为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和其在实船运用中的特点。结果表明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海水满足公约规定的压栽水排放标准,而且节能环保、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2.
压载水管理     
叶爱君 《船舶》2005,(6):39-42
压载水管理是为了减少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通过压载水和沉淀物传播的可能性.作者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实船设计,就压载水管理的三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船舶压载水管理与安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载水在保证船舶在港口间安全航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域间的水生物物种入侵问题,为港口国带来巨大的损失。论文回顾了压载水管理相关公约法规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压载水管理方法及现行管理标准,给出了压载水管理计划包含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如何选择压载水交换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为实际编制压载水管理计划工作给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美国防止船舶压载水转移外来生物的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社会和各国纷纷制定公约和法律控制和管理含外来生物和病原体的船舶压载水。美国从联邦到地方都就船舶压载水管理进行了相关立法。介绍联邦和各有关州的压载水立法现状及法规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文中全面介绍并比较分析了压载水公约和相关导则、文件对压载水管理系统/方法批准程序的要求,对制造商提高压载水管理系统的研发效率、加快申请批准的进程以及提高批准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主管机关完善和理顺相关法律文件、顺利开展型式认可等履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GEF(全球环境便利基金组织)、UNDP(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和IMO联合发起的全球压载水管理项目(GloBallast)已开始进入新的阶段。该新计划称为全球压载水管理伙伴(GloBallast Partnerships),从2005年4月1日起伴随来自GEF的约70万美元资金启动。其准备方案将由IMO经过18个月以上时期实施,并预计为全范围的全球压载水管理伙伴项目(全称为 Building Partnerships to Assist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Reduce the Transfer of Harmful Aquatic Organisms in Ships‘ Ballast Water,  相似文献   

18.
倪耀能 《航海技术》2007,(B03):27-29
为了控制和防止船舶压载水传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国际海事组织于1997年11月27日第20次大会通过了A868(20)号决议—《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使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降至最小程度指南》;2004年2月13日于伦敦签订《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hips’ballast water and sediments,2004)(以下简称公约)。  相似文献   

19.
按压载水管理公约第18条规定,本公约将自第30个国家(其合计商船吨位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5%)交存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件之日12个月后生效。截止2009年5月31日,只有18个国家(其合计商船吨位只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15.36%)交存了相关文件,故公约尚未生效,预计还需5至10年才能生效。但为了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免遭压载水的污染,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其生效的准备,并在适当时加入公约。公约规定,在通常情况下,压载水排放只能按照《船舶压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规则》(简称“规则”)的各项规定进行。  相似文献   

20.
环球动态     
《中国船检》2007,(7):24-25
IMO公布特别敏感区域名单;反对单边立法;设想提案融合;美国国会引入“2007年压载水管理法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