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国内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成熟,将再生制动电能逆变至更高电压等级的回馈方案已成为轨道交通列车再生制动电能吸收技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轨道交通列车再生能量吸收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优、缺点;通过仿真分析,定性分析了能量回收效率与行车密度、相邻列车之间的关系。这为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20年12月22日上午,由中国电池联盟网、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电池专委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委会、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峰会暨梯次利用电池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陶然大厦召开.会上,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电池产品一致性差、回收成本高等问题,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一度引发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3.
据悉,在瑞典能源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沃尔沃正在开发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该车核心技术与目前的沃尔沃混合动力客车基本相同,即对制动能量进行回收并用于电机供电。不同之处在于该车使用了一种新型电池和充电装置,从而能够通过电网给电池充  相似文献   

4.
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是将破损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现场再生或者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地节约资源。通过对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的工艺及其优缺点的分析,可为该技术的改进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于公路项目旧沥青路面回收试验,提出了沥青混合料路面再生技术的特点和施工方法,并结合具体项目现场情况,阐述了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就地热再生技术作为我国道路材料回收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够将废旧沥青经简单处理后用于损伤路面的修复。基于泉州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实例,首先通过实地调研研判原有道路工程路面性能,结合混合料回收评价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进行组成设计;其次对施工所涉及到的各类质量控制要点展开分析;最后对热再生的质量做出检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的环境效益,有必要量化厂拌热再生技术的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基于国内外典型的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工艺,以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为基础,根据边界条件,建立评价指标,分别计算厂拌热再生养护技术与铣刨重铺技术从旧路面铣刨、原材料生产、材料运输到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与传统铣刨重铺相比,当回收料掺量为30%~50%时,厂拌热再生技术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能源消耗量可节省7.6%~18.5%,温室气体排放量可降低11.9%~21.5%。  相似文献   

8.
海母(HiRM)再生技术采用旧路面回收材料,冷拌工艺施工,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特点,在日兰高速路面大修工程中进行海母(HiRM)再生技术的试验段验证,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汽车制动时能量的回收与利用技术,提出了利用飞轮来储存汽车制动的能量,当汽车制动时,把汽车制动的能量转变为液压能,并将液压能转变为飞轮的机械能储存起来,在汽车起步或加速时再利用。建立了汽车定压源能量回收系统(以下简称CPS)模型,在给定制动工况的条件下,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车辆"长安之星"SC6350的CPS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汽车CPS定压源能量回收系统的节能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就地热再生试验路段的实施,对沥青路面回收材料(RAP)进行评价。确定了矿料级配设计、再生剂用量、最佳新沥青用量、新混合掺料量、工艺控制和质量要点,为沥青混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沥青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车辆载荷或自然因素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产生老化、裂缝、车辙之类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合相关人员的工作经验,对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探讨,分析可知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包括回收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拌和、再生沥青混合料运输以及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再生混合料拌和温度的控制及摊铺、压实工艺参数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电池SOC估算和均衡电路开展研究工作。利用安时积分法设计SOC估算电路,采集电池电压进行数据分析,达到实时精确监测反馈电池SOC的功能;采用基于电感的非耗散型均衡电路控制策略,实现电池间能量均衡。在Matlab中完成了电路的仿真,通过硬件设计及电路制作验证SOC及均衡效果。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实现精确测定电池残电量和单体电池间的能量均衡,能量损耗小、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本项目分别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和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对现有道路进行改造扩建,针对废旧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材料铣刨工艺、回收路面材料性能、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编制了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规范和沥青路面再生施工技术指南,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正多能源游览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研发成功由集美大学承担的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主干学科)研究项目"多能源船舶电力系统能量动态规划及控制策略研究"通过验收。项目采用太阳能、锂电池组及柴油发电机,结合电力推进技术,对三种不同应用环境下多能源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多重冗余技术和电压均衡技术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设计了基于逻辑门限值的能量分配控制和动态规划调度策略,开发能量动态管理和控制系统,采用工业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研发了太阳能船舶综合监视与报警系统,以及多能源游览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集成技术。项目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纯电动汽车存在的制动能量耗损及续航里程不足等问题,通过对行车能量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制动能量回收及储能策略,并利用ADVISOR软件建立整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仿真模型。选取UDDS城市道路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可以对制动能量进行回收和储存,对于提高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办公楼、大型商场等区域都以中央空调作为供暖和制冷的主要设备。而中央空调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冷凝热,其中有一部分能量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浪费掉,基于此,本文就中央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原理和对给排水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此提高中央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是目前养护工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依托于江西省景鹰高速公路2019年沥青路面提升改造工程中对30%高掺量回收沥青混合料(RAP)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特点、施工关键参数,并揭示了再生沥青路面质量可能面临的质量风险以应对措施,讨论了施工质量检测的基本方法,以期为同类型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多元化的工业产品制造商伊顿公司近日宣布多项改进方案,以全面提升其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以及系统投资回报率。这些改进方案包括采用新型的高容量电池、新型单相115伏交流辅助发电机(Auxiliary Power Generator,以下简称APG)、将扭矩扩展到1165Nm的高性能离合器以及面向售后市场的新型再生蓄电池。新型高容量锂电池的核心是采用了最新技术的电池单体结构设计。新的设计将伊顿混合动力系统的节油率再次提高了  相似文献   

19.
<正>"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通过验收近日,由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及设备的推广应用"通过验收。该项目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与典型示范工程应用,开展了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改性沥青混合料与SMA再生技术、温拌再生技术等深化研究,提出了多步法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分层加热、分层铣刨及间歇式强制拌和等成套技术,完善了现场热再生机组,研制了现场热再生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广西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离心分离法对旧沥青路面SAM-13、KH-13进行抽提试验,对回收沥青添加0%、3%、5%、7%再生剂后的再生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了评价,旧SAM-13的RAP与新拌沥青混合料按70%:30%的比例设计,旧KH-13的RAP与新拌沥青混合料按80%:20%的比例设计。结果表明:再生剂掺量为5%时,再生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得到较好的改善,在再生SMA-13(KH-13)中4.75 mm、2.36 mm、0.075 mm的通过率分别约为33%、25%、10%(42.5%、32%、7%),再生SMA-13(KH-13)的最佳油石比为6.1%(5.0%),其高温稳定性检验均6 000次/mm、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均90%,就地热再生SMA-13(KH-13)的现场空隙率≤6%,沥青路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