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农村道路安全警示装置的硬件选型入手,对比为减少农村畜力车等因素对道路安全的不良影响而开发的农村道路安全预警装置的设计,论证基于雷达检测、影像识别和红外感知技术开发的农村道路安全预警装置适用性,从而为解决农村道路安全预警问题提出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道路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通过分析道路安全事故的主要起因,对易诱发道路安全事故段的警示路面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构建驾驶员"行驶、警觉、认知、操作"模型,设计了警示路面的设置位置,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中色彩视觉的应用研究及人们对色彩本身的认知,提出了警示路面的用色标准。  相似文献   

3.
《广东交通》2008,(1):4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日前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共8章124条。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7条规定:铁路与道路平面交义的道口,应当设置警示灯、警示标志或者安全防护设施。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应当在距道口一定距离处设置警示标志。  相似文献   

4.
问题提出 目前道路施工区和汽车抛锚维修区存在以下问题: 区域虽然有被动的安全警示标志,但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和不利环境的影响,使得警示效果不理想,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安全警示标志不规范,没有专门针对事故多发路段的车辆感应系统和预警系统; 目前的大多数车辆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数据采集和设备监视等方式,向监控系统中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单元提供各种交通参数,作为监控中心分析、判断、发出信息和提出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据,并没有一种车辆检测系统专门通过检测车辆来起到安全预警目的; 由于预警机制存在缺陷,在某些路段夜间交通事故频发; 国内目前还没有针对车辆抛锚区人员的主动报警系统,国外报警系统设施复杂、价钱昂贵、误报率高,不利于在国内推广.  相似文献   

5.
兰州公交     
正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筑牢交通安全防线为进一步规范公交车驾驶员文明交通行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7月15日上午,兰州公交第四客运公司组织驾驶员代表30余人前往兰州市公安局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进行参观,接受安全警示教育。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低头族"的过街安全,设计一种城市行人过街交通安全警示系统。该系统由地面凸起警示子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和声光警示子系统组成,利用地面颜色变化及爆闪灯、语音提示和地面凹凸变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方面引起"低头族"的警觉,从而提醒过街行人安全过街。建立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大幅度减少行人看手机过街行为,有效避免过街时由于看手机引起的分心,从而保证行人过街安全。  相似文献   

7.
《山西交通科技》2006,(6):I0006-I0006
彩色路面作为一种提供清晰的视觉警示、规范车辆行驶,并具有防滑减速功能的交通安全设施,近年来在高速公路、环城快速路等道路高安全警示路段逐步得到应用,进一步加强行车安全,并为司乘人员提供一种体验型的驾乘环境。青海省平安至阿岱高速公路在西部率先引入彩色路面,成为国内  相似文献   

8.
目前,江西省90%以上公路属于农村道路范畴。因此,做好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是做好当前全省交通管理工作的关键。笔者结合全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对全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粗浅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倪伟 《交通标准化》2010,(14):127-131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这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农村道路安全的管制。采取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改善“车”、“路”等硬件条件等措施,可以有效整治农村地区的道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围绕如何加强鹤岗市农村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对农村道路运输市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恶劣的气象和道路条件易引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很有必要提前向司乘人员发布前方路段的气象和路况信息,警示驾驶员提前绕道或做好防范措施.高速公路全路段气象检测与交通信息实时提示系统是为此目的而研制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可实现人、车、路互动的提高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新型设备.该设备近几年在多条高速公路使用,大大地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行车安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利用驾驶员对交警和路政监察人员的敬畏心理,将安全警示装备拟人化,使机动车驾驶员在安全驾驶时获得更多的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归纳介绍了几种自主研发的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性能,便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选型使用,并与国外相应产品做了比较,为提高我国交通安全警示装备的研发水平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状况和工作环境,提出了交通安全警示装备的发展方向是:在保证超强威慑力、警示人性化的前提下,实现多功能、免维修、信息量大、远程控制的智能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道路养护水平和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道路养护工人的安全问题更是不容乐观。通过对道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安全要素进行分析,揭示了道路养护工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安全压力。然后依据H.Wheinrich事故发生理论,构建了道路养护安全防护系统四个先后层次相连子系统,详细介绍了子系统相关的具体防护措施。最后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道路养护安全系统的综合评价,建立了道路养护安全系统的综合评价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14.
据悉,古人修身养性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如今广大驾驶员要能够把这种自律精神用到日常安全行车中,随时自我警示,及时消除麻痹思想,想必对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会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进,中央“三农”和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我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道路建设突飞猛进,农村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成倍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更加突出,人、车、路矛盾日趋尖锐,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上升。如何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道路四通八达,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受经费、管理、教育、重视程度、路况及安全设施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较多。因此,构建科学、高效、职责明确、奖惩分明、能充分发挥有关方面职能作用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客运是道路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群众出行依赖的主要方式,让广大农民群众坐上安全车,事关民生福祉,也是建设好"四好农村路"的重要内容。分析了农村客运安全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农村客运物防技防入手,提出保障农村客运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驾驶员疲劳驾驶或精神分散容易导致发生车道偏离以及追尾碰撞等恶性交通事故,利用机器视觉技术监测驾驶员的眼部、嘴部、头部等器官的运动特征,建立基于驾驶员面部视觉信息的疲劳与精神分散状态综合量化评价模型,实现实时有效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并系统研究了本车前方车辆探测方法和安全车距的评定准则,实现防追尾碰撞预警。初步试验表明:当驾驶员疲劳驾驶、无意识车道偏离以及行车安全车距过小时,该行车安全综合保障系统能有效地对驾驶员进行警示。此外,根据行车安全保障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还开展了道路上行人检测的技术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驾驶人的视觉惰性、视觉警示频率和感觉特性,分析了突起路标的视觉警示作用,确定了突起路标的闪现频率,计算与修正了突起路标的初始间隔。应用ADAMS/Car仿真软件模块,建立了道路、车辆和突起路标模型,将车型设置为大型车和小型车,大型车的车速设置为60、80、100km·h-1,小型车的车速设置为80、100、120km·h-1,大型车和小型车的方向盘转角均设置为1°、3°、5°。分别对提出的12m间隔与现行规范推荐的15m间隔各进行243次仿真,分析振动警示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12m间隔下,平均碾压率为93.1%,小型车和大型车对应的平均警示率分别为41.7%和5.6%;在15m间隔下,平均碾压率为93.7%,小型车和大型车对应的平均警示率分别为33.3%和28.9%;12、15m间隔对小型车都具有较好的振动警示效果,15m间隔对大型车的振动警示效果更好。当高速公路夜间交通流较大或需要加大交通设施的夜间安全效果时,可选12m间隔提供良好的视觉连续性和视觉警示效果;考虑施工维护的方便性和经济性或者大型车比例较大时,可选择15m间隔。  相似文献   

20.
从道路安全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目前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中对安全设计认识的片面性、局限性及滞后性,提出了结构安全、环境安全和交通安全更为广义、系统的安全设计理念,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基于道路安全理念的设计思路,从运行速度、安全设施、隧道出入口等方面介绍了道路安全理念,建立了基于广义安全设计理念的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