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沥青路面非荷载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的破坏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沉陷、纵裂、龟裂、车辙、推移、收缩破裂和老化开裂等。我们知道路面设计不周或施工原因会造成结构层强度不足,进而在轴载作用下造成路面开裂,其最初表现为纵向开裂,然后发展为网裂,这一类由荷载产生的裂缝在我国中低等级道路,以及一些超载严重的高等级公路行车道中常见。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用半刚性基层,因其具有足够的强度所以荷载性裂缝不常见,相反另一类裂缝即非荷载性裂缝则普遍存在。现就沥青路面非荷载性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抑制半刚性和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常采用抗裂贴对基层裂缝进行处治.本文选择4种抗裂贴进行室内试验研究,通过行车荷载型疲劳试验和温度荷载型疲劳试验,评价抗裂贴对防治2种基层反射裂缝的效果,分析了抗裂贴自身性能对防治反射裂缝的影响,明确了抗裂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抗裂贴对于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扩展具有明显的延...  相似文献   

3.
董万军 《交通标准化》2010,(15):122-125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罩面和半刚性路面的常见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极大.故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包括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然后在分析国内外道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多种路面裂缝的预防及治理方法,对道路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伟聪 《湖南交通科技》2020,46(2):54-56,128
反射裂缝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针对反射裂缝处治后易损坏的现状,依托汕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专项工程,对坡度、交通量等影响反射裂缝处治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4种不同反射裂缝处治措施的处治效果进行跟踪观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坡、下坡路段裂缝修补后的二次损坏率高于平缓路段的,但上坡、下坡路段却无明显差异;白加黑路段裂缝修补后的二次损坏率明显高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荷载等级对修补后的二次损坏率有很大影响,荷载等级越高,二次损坏率越大;处治后效果的优劣排序为:措施4措施1措施2措施3。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扬泰地区已建高等级公路和地方公路的早期裂缝调查及钻芯取样,结合江平公路的施工分析了沥青路面两类早期非荷载疲劳裂缝的产生原因和开展方式,并介绍了几种常用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裂缝破坏按几何形状头分为龟裂、块裂、纵裂、横向裂缝、反射裂缝、滑移裂缝;按裂缝列成分为荷载型缝与非荷载型裂缝.沥青面层出现裂缝如得不到及时治理,路面裂缝造成的沥青路面损坏,已成为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主要类型,本文对沥青裂缝的类型,裂缝原因分析、裂缝对路道的损坏,以及如何防止出现沥青路面裂缝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砼路面上沥青罩面和半刚性路面的常见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极大.笔者通过多个方面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并从断裂力学的角度综述了反射裂缝在纵向、横向扩展的模式及其对路面的破坏.提出了多种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有限元素法对含有裂缝的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不同参数情形下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结果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省干线的路面基本上都是沥青路面。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由于超载车辆的荷载作用、季节温度的变化、风霜雨雪的侵蚀以及公路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等原因的综合影响,致使国、省干线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病害。如果不及时进行养护处治,就会加速、加深、加重对公路沥青路面和路基的损害,给交通出行造成困难,给资金上造成更大损失。公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原因裂缝。裂缝是公路沥青路面的常见损坏病害形式之一,它包括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裂、龟裂、弯曲裂缝等等。虽然裂缝本身对路面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有限元素法对含有裂缝的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不同参数情形下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结果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是行业的难题。随着通车年限的增长,自上而下的疲劳裂缝逐渐产生。文章依托宁沪高速公路江苏段实体工程,基于SCB试验,采用弯拉强度、断裂能指标评价各结构层芯样的抗裂性能,研究交通量、裂缝密集程度、裂缝形态与沥青路面各层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半圆弯曲试验可有效评价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受沥青胶结料性能和交通荷载的影响较大。虽然不同裂缝形态路段裂缝度与抗裂性能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性,但可以通过上面层的断裂能指标对自上而下疲劳裂缝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提供一定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破路面上沥青罩面和半刚性路面的常见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极大.笔者通过多个方面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并从断裂力学的角度综述了反射裂缝在纵向、横向扩展的模式及其对路面的破坏。提出了多种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上常见的损坏现象主要有裂缝(横向、纵向及网状裂缝)、车辙、松散剥落和表面磨光等。裂缝沥青路面上出现的裂缝,按其成因不同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类型。裂缝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最主要的一种破损形式。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其种类、铺筑工艺、使用性能不断地被拓展和改善.已成为目前世界高等级公路中的主要路面结构。然而沥青路面是在大自然中工作.除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外.还受到雨雪、温度、阳光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经过一定年限的使用.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及化学变化,出现裂缝、沉陷、松散、车辙、拥包.泛油等各种病害并逐步扩展.严重影响行车。  相似文献   

15.
动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车辙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沥青路面纵坡路段的车辙问题,采用矩形波动荷载加载,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法对重载,慢速及高温条件下路面各结构层竖向位移和竖向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荷载越大、车速越慢、温度越高,沥青路面结构的竖向位移及竖向应力越大.沥青路面纵坡路段车辙越容易形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近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一些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建成后不久就不能适应交通的需求,相继出现一些病害,主要包括高温车辙及变形问题,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沥青路面裂缝问题等等。重点阐述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相关问题,从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裂缝病害普遍现象入手,通过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科学防...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在使用期内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另一种主要是沥青面层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破坏裂缝,  相似文献   

18.
为了避免德都公路改扩建路段基层裂缝和拼接缝反射到路面,对其性能造成损害,选取了常见的五种抗反射裂缝材料进行室内试验,通过物理性能初选、拉拔试验、剪切实验、水稳定、和疲劳试验以及综合成本优选等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全面考虑,推荐依托工程采用抗裂贴或高应力吸收膜作为基层拼缝的抗裂材料;从性价比方面考虑,首选抗裂贴;从耐久性方面考虑,首选高应力吸收膜。研究结论为青海海西州的沥青路面拼接技术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对沥青路面拼接施工质量技术的提高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林  刘平 《交通标准化》2010,(17):154-157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路面在高等级公路建设当中成为首选的路面类型,但沥青路面的裂缝病害也呈早发和愈演愈烈之势。由于沥青路面裂缝与行车安全、行车舒适性以及路面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关联,因此研究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模型,改进沥青路面抗裂设计方法,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含裂缝沥青路面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含贯通裂缝沥青路面结构的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和裂缝扩展过程中,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随路面结构和荷载特性的变化情况,得到了含裂缝沥青路面结构不同于完整路面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为路面体动态破坏研究,以及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