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白改黑"道路路面的特点、"白改黑"道路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以及"白改黑"道路路面早期病害的改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详细的论述了我国城市"白改黑"道路路面早期通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道路路面的平整与否是检验一项道路工程建筑水平的最直接因素,对于道路路面而言,其平整度也就是指路面相对于与几何平面而言是否平整,即路面的凹凸程度。公路和市政道路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路面平整度是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品质的重要指标,在道路工程中,平整度虽是众多道路技术指标的一项,但对于道路的使用情况来讲,平整度是影响道路使用功能较大的一项。重点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作一些简要分析,希望在同类型路面的施工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何炜 《交通标准化》2006,(9):164-166
路面裂缝是沥青混凝土道路的主要病害之一,故应针对裂缝产生的类型及原因,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和道路材料应用上,以及在道路施工、养护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而防止、延缓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路面垫层是连接路面与路基、防水层、隔水层以及道路面荷载的纽带,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道路施工中路面垫层施工流程、施工质量基本要求、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并提出路面垫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路面垫层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5.
冰冻期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是寒冷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冰冻期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可分为路面低温开裂、路基冻胀及路基反射开裂、路面基层反射开裂等。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道路材料、道路结构和道路排水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路面抗滑表层的早期破坏,对道路行驶质量和路面抗滑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路面安全角度考虑,进行道路路面抗滑性能技术分析、实行有效的防滑技术措施以及对路面抗滑性能进行定期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维数字路面系统不仅有利于高效直观地观察路面的各种病灶,准确地掌握路面三维数字信息,还可通过摄像机将采集的道路环境视频信息进行回放,从而可以观看公路周围真实环境。由此管理工作者可以全面了解道路信息,掌握路面实时使用状况,快速展现路面完整的三维数字信息,生动的将道路检测信息体现出来,运用于实际道路路面的质量评价和日常养护维修中。  相似文献   

8.
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的修建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作为陆地重要的运输方式,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建设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建设在我国的发展,不同的地质情况也为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修建带来了多方面问题,软土路基,泥岩路基和黄土路基等多种不同路基情况向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修技术建提出了挑战。而在我国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修建技术的发展与推动下,多种路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也进一步拓宽了我国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的施工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可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模拟若干年内实际交通荷载对路面的破坏情况,检测路面状态和试验参数,为优化道路性能指标提供依据。因此,在深入研究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原理、结构、控制方式、驱动方式等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高效、可靠、节能的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为道路的设计、建设、维护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提供依据,提高了道路建设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提高道路工程质量,促进道桥事业可持续发展。分析当前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并研究了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路面在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策略。结果有效的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加强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是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沥青作为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材料,在其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加热.用重燃油加热沥青是一项新技术,它不仅设备简单,热效率高.而且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笔者着重论述了重燃油加热沥青的加热机理、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中国道路货运量、燃油价格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动态规律,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及道路运输业的发展问题,本文选取我国1978-2007年的实际数据,并利用计量经济学中Econometric Views软件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和Johansen检验等方法,对我国道路货运量、燃油价格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寻求这三者之间的短期动态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 分析结果表明:道路货运量、燃油价格和国民经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已形成长期稳定均衡关系;道路货运量是国民经济GDP的Granger原因,道路货运量的变化将引起国民经济的同方向变动;燃油价格的变化与道路货运量呈现反方向变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中国道路货运量、燃油价格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动态规律,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及道路运输业的发展问题,本文选取我国1978-2007年的实际数据,并利用计量经济学中Econometric Views软件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和Johansen检验等方法,对我国道路货运量、燃油价格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寻求这三者之间的短期动态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 分析结果表明:道路货运量、燃油价格和国民经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已形成长期稳定均衡关系;道路货运量是国民经济GDP的Granger原因,道路货运量的变化将引起国民经济的同方向变动;燃油价格的变化与道路货运量呈现反方向变动.  相似文献   

14.
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是道路运输的主力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强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培训与管理,探讨教育培训模式,完善长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全行业教育培训的评价体系,将有利于适应现代道路运输发展对职业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沥再生在油田道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几年"沥再生"在大庆油田专用道路上的应用,以工程实例及试验数据对涂涮前后沥青路面的3大指标进行对比,指出了"沥再生"这一产品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沥再生"对旧沥青路面具有明显的再生作用,能较大程度的恢复沥青性能,具有较好的弥合沥青路面细小裂缝和空隙的能力,从而改变旧沥青路面的老化程度和脆性,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沥青路面面层普遍存在的反射裂缝问题,设计了3cm厚度的ARAC-10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并在石家庄南三环辅道上进行了成功的应用,得出ARAC-10橡胶沥青混合料作为应力吸收层具有很好的强度、抗水损害性能、高温抗车辙性能和疲劳性能,应用方面具有很好的拌合、储存运输、摊铺等性能,路面设计上有效地降低了路面厚度,节省了材料成本。在对比中发现,若适当添加纤维,会使路用性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ARAC-10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层间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设施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对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入C—D生产函数,建立了包含城市道路设施这一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模型,将城市道路设施的各种效益最终体现在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并以此来测算城市道路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为规范道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减少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北京市为试点进行道路养护工程平安工地体系建设工作.针对北京市道路养护工程的特点,以养护作业单位、监理单位、管理单位或经营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对北京市养护工程从业单位职责进行明确定位划分,提出养护安全技术要求,建立养护工程平安工地标准体系.通过现场座谈、实地调查的方法,根据养护作业的不同类型和特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等级,进一步提出安全防护措施,最终通过考核评价的方式进行安全管理,为养护从业单位进行安全管理提供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为养护工程管理机构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罐车道路运输占据了货物运输市场相当大的一部分,在运输过程中危险性强、危害性大,且发生的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油罐车道路运输的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6年6月3日1时40分,京殊高速从化棋杆路段上,由于车辆碰撞导致甲醇泄漏,发生燃烧事故为例,运用事故树的方法分析出火源和甲醇泄漏是这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对燃烧危险性进行定量的分析,得出人员避难和消防队员灭火的安全距离,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有规律性的结论,为有关危险品道路运输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使危险品道路运输企业的事故概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公路管理工作正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随着大规模公路建设高潮的逐渐消退,公路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管理工作。特别是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延续了数十年的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筹资方式和资金渠道将发生重大变革。在这种形势下,改革公路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公路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构筑一个高效、科学、合理的公路管理体系,将是一项紧迫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