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前完全满足GMDSS(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最新要求的F77船站逐步在船舶上使用,本文针对培训教学中F船站真机的不足和通信费用极高的问题,阐述了F船站模拟器设计的必要性.根据INMARSAT-F系统通信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已研制完成的F77船站电话模拟系统的设计原理.按照STCW对GMDSS模拟器的规定,以VB为技术平台初步实现F77船站电话模拟系统的软件设计和部分程序流程图,最终设计了构建于LAN网的F船站话音模拟通信系统.本文还简要分析该模拟系统的特色和成果.  相似文献   

2.
华夏 《航海技术》2006,(1):35-37
此文介绍了如何正确使用Inmarsat F77船站及其相关终端设备的特点、功能、船站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参数设置和相应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SAILOR—F77船站一般都由技术人员安装调试后,在船上由兼职通信人员操作使用。由于操作人员对该设备不够熟悉,在操作过程中,有时会错误地把F77的MPDS和ISDN的安装和设置进行改动.造成F77的通信无法正常进行。本文介绍MPDS和ISDN的安装和设置被改动后,F77无法正常通信的情况下,如何恢复正确设置或如何进行重新安装的方法,供船员在船上能自行处理这类故障。  相似文献   

4.
何炳堂 《世界海运》2002,25(6):45-46
分析介绍了Inmarsat最近推出的Fleet F77通信业务,分析了F77移动地球站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对Inmarsat-A、B、C以及F77业务进行比较,指出F77业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海事卫星船站数据传输信道选择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对通过国际海事卫星系统实现船舶远距离海域数据传输中,信道选择的优化问题进行探讨,进而为远洋船舶数据传输和监控系统提供一个适合于任何Inmarsat船站配置的信道选择优化控制流程。首先,对目前船舶上安装的各类Inmarsat船站的数据信道、传输速率及费率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传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因素,提出了信道选择优化原则,并通过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网络现状,给出了F船站ISDN和MPDS信道选择的数据量临界点;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计算机控制的船端信道选择优化控制流程。对通过海事卫星船站实施数据传输实现通信费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船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悉对Inmarsat-F(以下称F站)的操作.同时又必须兼顾培训成本,介绍一种以PC和以太网作为硬件平台,以VC作为软件开发工具,并基于C/S和P2P方式的,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的F站手柄终端模拟器设计.整个系统完全以Fleet77为原型,最后实现了语音通信、紧急求救、短消息发送等功能.整套系统的最终测试完全满足IMO教学大纲(草案)中对F站手柄终端模拟器的培训要求.鉴于国内目前没有完整的F站模拟器产品,本系统能够填补F站模拟器培训的空白,并且兼有成本低、模块化设计升级方便等特点,满足了国内各个培训机构对F站培训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徐富权  任鸿翔  鹿馨云 《船舶工程》2021,43(3):105-109,150
针对在真机上进行Inmarsat-F船站培训存在干扰实际通信和易产生误报警等问题,以及传统PC端模拟器无法满足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训练需求这一情况,开发跨平台的Inmarsat-F船站仿真训练系统.采用墨卡托投影方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船位进行计算,通过数据结构中的堆栈将功能菜单组织起来,基于WebRTC标准对电话通信和遇险报警等主要功能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采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等前端开发技术,基于Hbuilder编译器实现跨平台的CapSat-Fleet-77型Inmarsat-F船站设备仿真.  相似文献   

8.
采用Visual C#.Net的开发工具,研制了卫星A、B、C、F船站、MH/HF DSC、NBDPT、SSB、VHFDSC、SART、EPIRB、NAVTEX等12种GMDSS设备的模拟软件。该软件具有仿真度高、界面友好、系统稳定、可扩展性强、在局域网环境使用中软件响应速度不受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黄竹筠 《世界海运》2004,27(4):47-48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于2002年4月推出了新的国际海上卫星船站系统。该系统为船—岸通信提供了新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和MPDS服务,该服务的按传输量计费使船舶能够始终在线连接到互联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潜能。虽然船站系统在推出初期似乎并未如预期的那样迅速赢得市场,经过两年多在一些船上的实际应用,人们对船站系统的模糊认识正逐渐变得清晰。本文介绍了船站系统及其提供的MPDS服务,探讨了船站系统将带来的许多新应用。  相似文献   

10.
赵长宏 《中国水运》2009,(9):147-148
以船岸卫星通信系统为载体,实现船岸数据共享为出发点,在对GIS地理信息系统、GPS船舶定位技术和Inmarsat通信卫星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nmarsat-Fleet77的船舶监控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INMARSAT-C船站误报警发生情况的日益严重,本文对C船站的报警途径、误报警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操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此文对INMARSAT-B使用的接续码/识别码、信道编码、几个特别信道(NCSC、SESRQ、SESRR)的工作特性、区域通信等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熟悉船站各种参数的正确设定,正确使用船站等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网络型GMDSS模拟器开发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Visual C#.Net的最新开发工具,研制了网络型GMDS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模拟器软件,包括INMARSAT卫星通信系统B、C、F船站,地面通信系统MH/HF DSC、NBDPT、SSB、VHFDSC,以及SART、EPIRB、NAVTEX共12种GMDSS设备的模拟。试验验证,该软件具有仿真度高、界面友好、系统稳定、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船是美国莫比公司的“TW纳尔逊”号,吃水77米,船宽14米。装有四台发动机,5700马力,巡航速度每小时15.2海里,巡航距离16756.8海里,可穿过14厘米厚的新结冰块。船上有船员17名,科技人员23名,拥有先进的导航、航海和通信设备,配有全计算机化的实验室,可通过宇宙空间的“海洋卫星”进行船与船、船与岸之间的通信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升船机控制系统中主机房站与船厢站的实时通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两站之间的数据检测、交换是必不可少的。而主机房与船厢之间的实时通讯直接影响着升船机的正常流程及其安全性。因此采用了有线通讯与无线通讯双热备冗余的方式。本文以亭子口升船机项目为例子详细介绍了无线通讯技术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及其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船电学组与船舶电气设备科技情报网于1991年11月4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联合举办了船电新技术应用暨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船舶、交通、水产、石化、船检、海军、高等院校等共47个单位的77名代表,他们中有船电界老一辈和年青一代的新同行。  相似文献   

17.
邢丹 《中国船检》2013,(9):15-18
在国内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下,内河LNG加注站的率先破局,为内河LNG动力船的未来发展点燃了激情。曾几何时,因缺乏内河天然气(LNG)加注站,硬生生地拖慢了LNG动力船前行的脚步。但随着国际海事界对LNG动力船的日益关注,以及国内政策和市场效应的驱动,国内各能源公司纷纷加快了内河LNG加注站的布局,为内河LNG动力船的未来发展点燃了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投入运营的INMARSAT~F标准系统电话业务、传真业务、数据业务,研究了该系统的安装调试技术,介绍了F站的启用功能测试方法。随着F站业务的推广和广泛应用,由于其功能完善、可靠性高的特点,F站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一、频率控制系统概述自动频率控制回路在海事卫星通讯系统中作频率补偿用。岸站或船站发射的频率若为固定的,则在传输中会有很大的频率偏移,使接收困难。造成频率偏移的主要因素为卫星中继站频率不稳定性和船舶的运动等。岸站到船站的信号通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舰船科学技术》2015,(9):132-136
介绍Inmarsat BGAN系统的基本组成、终端形式及业务特点;叙述某远洋船海事FB站通信系统结构;针对该船海事FB站通信系统存在的传输时延及时延抖动偏大问题,进行机理分析;查找时延主要因素,重点对链路中的传播时延进行计算,提出更改海事卫星业务接续站(POP)注册、采用北京卫星地面关口站(SAS)等链路结构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链路优化后时延值明显减少,提高岸船通信链路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