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凤仁 《汽车运输》1995,21(4):25-29
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形成制动器制动力和地面制动力等两个摩擦力。地面制动力随着制动器制动力的增大而增加,但有其一定的限值,其最大值受路面附着力制约。为获得良好的汽车制动效果,制动器制动力不宜将车轮制动抱死,而保持车轮的滑移率为15%-20%是最佳状态。因此,在车轮制动器中设置制动防抱死系统。  相似文献   

2.
闫莉 《汽车运用》2006,(6):43-43
ABS即防抱死制动系统。该系统可使汽车在任何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时,自动控制和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完全抱死,从而取得最佳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3.
当前,无论在军用汽车还是在民用车辆上,大量使用了ABS技术,可是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的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因不平路面动载荷而产生明显波动的轮速会导致车轮滑移率的跳变,进而会频繁触发以滑移率为控制目标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因此,须对不平路面进行识别并优化控制。针对沟坎路面,本文提出以滑移率和整车侧倾角变化为观测量,采用门限逻辑法实现路面识别。对于连续不平路面,结合穿越计次法与能量法进行路面不平状况判别,以滑移率与路面附着系数所包围的封闭面积作为特征值进行路面条件判定,根据识别结果,采用ASR阈值调整控制,减小车轮悬空导致的打滑现象及主动制动不均产生的非理想横摆。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快速准确识别不平路面特性,ASR主动制动时长缩短18.8%,减少了在不平路面行驶的动力损失。  相似文献   

5.
1,ABS概要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是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的英文缩写,是用来在急刹车或雨(雪)路面等易滑路面上刹车时,根据各车轮滑动量适当地调节各车轮的制动油压,防止车轮抱死,确保最佳制动力的装置。 在行车制动时车轮防抱死的目的在于:一是制动时防止车体向着首先被抱死的  相似文献   

6.
随机不平路面上的ABS制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俊  宋健 《汽车工程》2007,29(3):230-233,237
在ADAMS中建立整车和各种等级随机不平路面的模型,在MATLAB/simu link中建立逻辑门限值ABS控制方法,利用联合仿真技术研究随机不平路面对ABS的影响,得到随机不平路面上ABS制动过程中轮胎纵向力、角速度和制动距离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为ABS在随机不平路面上的抗干扰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冰雪路面行车特点遇有冰雪路面,车辆在行驶中最重要的是车辆制动问题。按照国家规定的正常标准,4个车轮的制动力要相等,如果制动力不等,车辆就很容易跑偏。而造成车辆侧滑、跑偏的致命因素就是制动力不均衡。因此,在对车辆进行换季保养时,应特别注重调整车轮的制动装置。  相似文献   

8.
久旱初雨雨水与路面上积聚的尘土、脏物搅在一起,形成一层薄薄的泥浆,覆盖在路面上,像涂了一层润滑剂,使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减小,制动效果差。制动时……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汽车的制动性能,分析了理想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概念“制动力利用率”作为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导出对应的制动力利用率算法.针对某轻型客车,详细地分析了其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同时改变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分析不同匹配关系下汽车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路面附着系数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增大,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降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升高;制动力利用率评价法能够有效地评价汽车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0.
ABS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即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是一种机电液一体化装置,它在传统制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控制技术,以实现制动力的自动调节,防止制动车轮抱死,以期获得最有效的制动效果,并大大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ABS能够利用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峰值附着性能,提高汽车抗侧滑性能,充分发挥制动效能,同时增加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1.
ABS系统是在制动期间监视和控制车辆速度的电子控制系统。它的功能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而出现车轮抱死现象(尤其是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在紧急制动时也保持了车辆方向的可操纵性;  相似文献   

12.
一、制动力检测的原理 反力滚筒式制动检验台制动力的检测原理如图1所示。这种制动检验台不是直接测量滚筒所受的制动力,而是测量电动机所受的反作用力。测量时,将被检车的车轮置于两个滚筒上,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滚筒,从而带动车轮旋转,当车轮制动时,车轮不再转动,车轮给滚筒一个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力,该  相似文献   

13.
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最优化。图1是ABS系统的主要零部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最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国辉 《汽车与配件》1990,(7):16-19,32
行驶中车辆制动时的理想工况是前、后各车轮能达到同步制动,即全部车轮同时抱死,使车辆的总制动力F_f和减速度a达到其最大值,制动距离最短,制动因数Z高.但F_f和a值系随轮胎——道路的附着系数Φ值而变,实际上无法找到一个能满足可在各种不同路面上,使全部车轮皆能实现同步抱死的理想方案.然而也确实存在着一种有一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摩托车在制动过程中地面对其前、后车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结合摩托车制动相关标准从理论上推导出摩托车最大制动速率或路面峰值制动力系数(PBC)公式以及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之间的关系式等,为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匹配、性能及相关标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况识别技术的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整车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制动压力进行道路自动识别,然后根据路况自动调整左右两侧车轮的制动力之差,以保证车辆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结合14自由度的虚拟样机整车模型,分别在对接路面和分离路面上进行基于ADAMS/Simulink的联合仿真制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识别路面状态,使车辆在兼顾其制动距离与时间的前提下提高其直线制动的方向稳定性,为一些基于路面状态的汽车主动控制策略提供了条件,因而基于滑移率和制动力矩的路况识别方法在汽车上的实际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商用车防抱制动系统(AB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简介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确保车辆在全制动时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结合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和停车距离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新型汽车,为了增强驾驶安全性能,普遍安装了制动防抱死装置(ABS),ABS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汽车在任何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时,能根据车轮的转速,通过自动调整制动管路内的制动液压力大小来控制和调节车轮制动力,使汽车的滑移率始终保持在15%~25%之间,即车轮边滚动、边滑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